徐锡钦
摘 要:朗读是学生感受文章韵律和节奏的主要手段,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朗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语文教师必须探究出培养和提升其朗读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引导他们通过朗读深入了解文章思想内涵,切实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铺设基石。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析了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方法,希望能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朗读能力;培养
小学是学生接触和学习中国汉字的启蒙阶段和重要时期,但许多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课堂过多地提倡默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良好习惯。小学高年级语文学段的朗读要求是,能够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培养朗读能力能有效促进其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他们对文章深层次内涵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对语文词汇的积累。因此教师应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突出主体作用,满足学生朗读需求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如何思维和怎样组织自己的知识,所以教师更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对不同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与认知水平的学生推荐不同类型与层次的读物,让他们充分感受文本的精彩,以满足不同个体对朗读“书源”的需求,这样才能将朗读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对于活泼好动、乐观开朗的男生,教师可以推荐《东周列国志故事》、《上下五千年》等历史类的书目;对于文静内敛、性格敏感的女生,教师可以推荐《城南旧事》、《小王子》等成长类的书目;而对于那些喜爱文学名著的学生,可以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等书目。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还应引导他们借助读物中的图画朗读,充分利用小学高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方面的优势,激发他们更多的阅读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产生朗读的欲望。教师通过推荐这些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主观意识,也能使学生开展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朗读活动,从而营造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二、提供有效指导,加强朗读技巧训练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一味地要求学生在何处应重读、轻度、慢读或快读,但这不是真正有效的朗读指导。众所周知,语文朗读活动的技巧性很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才能真正提高朗读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为其提供有效的指导,并将指导方式融理解、感悟为一体,不断加强朗读技巧训练,逐步纠正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七律·长征》的朗读教学中,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流利朗读就是一气呵成,快速地将课文读完,这就使得他们的朗读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对此,教师不应将朗读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去完成,而应先创设朗读的情境,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语感,用音乐或图片烘托气氛,创设情境,然后从汉语朗读的音韵节奏感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感,通过语调、语速等的变换品味朗读之魅力,进而提升其朗读水平和能力。还比如,利用范读进行更现实、直接的指导,给予学生熏陶和启发,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掌握朗读方法和技巧。或者采用齐读的方式增加朗读的鼓动性与感染性,引领学生在齐读中迅速走入文本,引起共鸣。
三、丰富朗读活动,提升学生思维深度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还应丰富朗读活动的形式,重视课内朗读活动和课外朗读活动,让朗读变为深层次理解文章的手段,也让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变为逐步提高的过程,从能够正确朗读发展为流利朗读,进而发展为全新的深度阅读模式,要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朗读活动的充盈逐渐深化,最终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增强朗读体验。
教师可以在班内实施朗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拓展他们的语文学习空间,活跃他们的课余生活,粗语文素养稳步提高。例如,开展“每日一诗文”活动,提供《牧童》、《浣溪沙》、《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课外古诗,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诗意,并掌握朗读节奏,最终熟读成诵。还比如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朗读以《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诗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结合时代精神,将信息化融入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內涵。与此同时,还应组织诵读成果交流分享会,让学生合作品读好书,在思想碰撞中掌握朗读规律,大大提高朗读质量。
综上所述,朗读能力是学生最为基本的语言能力,对学生语文课程学习乃至全面发展的作用的却不容小觑。所以,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而作为新时期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发展,立足实际,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并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将朗读更好地融入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55+57.
[2]张志明.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