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娇
摘 要:阅读不论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对学生的综合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力的基础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力,让学生在阅读的浸润下获得多样的能力与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小學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方式
阅读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虽说阅读只是听、说、读、写四项内容之一,但论其重要性,却占据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因为阅读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能对听、说、写这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教师需要注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阅读力的培养。然阅读力的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多角度、长时间的培养,所以,教师需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设计多种策略来锻炼学生的阅读力。故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力进行探究。
一、激发阅读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是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往往来源于兴趣,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很难对一件事保持专注力以及持久力。因此,在语文阅读中,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特点以及需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兴趣发生转移,教师也可以将阅读内容以不同的形势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进而自愿进行阅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学生的阅读力自然也能得到有效锻炼。
例如:在进行《观潮》的教学时,我给学生播放了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展开来说,对于潮起潮落,学生在以往通过不同的途径见过,但是对于声势浩大、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大潮,很多学生都不熟悉,而视频是学生喜欢的形势,又能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产生直观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就给学生播放了视频。在看过视频之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即:如果要将视频上的内容描写出来,同学们会怎么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之后,我让学生阅读课文,看看自己写得好,还是文中写得好?有了前面的视频铺垫和这样的语言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涨。因此,教师应当善用学生喜欢的事物以及语言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学习是学生阅读力提升的关键,合适的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在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具体来说,阅读方法包括分为多个方面,比如通用的阅读方法有略读、精读、对比阅读等,还有针对于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方法,这些方法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醒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体验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阅读方法的加持下,学生的阅读力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例如:在进行《和时间赛跑》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了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展开来说,要想快速读懂课文,首先要关注课文的标题,本文的标题是“和时间赛跑”,因此我问学生可以因此可以联想到什么。很多学生都注意到了“时间”和“赛跑”两个关键词,联想到了丰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文中的内容。在学生的阅读结束之后,我告诉学生快速阅读不需要一字一句的揣摩,只需要明白大致意思即可,深入理解可以放在速读之后。通过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的阅读力会得到优化。
三、扩展阅读范围
阅读范围的扩展是学生阅读力提升的重要方面,所以教师的教学目光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文中,而是应当适当的给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具体来说,阅读范围的扩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师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扩展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阅读到更多的内容,又能丰富课堂教学;另一个方面是教师在教学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的阅读扩展任务,相比于课堂阅读而言,课后的阅读环境更加宽松,学生的阅读也更加自由,这两个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衡量和选择,力求让学生的阅读力得到有效的强化。
例如:在进行《女娲补天》的教学时,学生对这类的神话故事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在课上给学生扩展了伏羲、夸父的故事,同时也给学生布置了课后阅读任务。展开来说,课上时间有限,而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明显兴趣未消,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后至少阅读五个神话故事,还要能讲出来。通过这样的约定扩展,学生的阅读力会不断得到加强。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很强的学习潜力,教师要想在语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力,就需要抓住这一关键阶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培养,让学生的阅读力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汪小燕.插上阅读的翅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89.
[2]李艳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