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环境对初中生道德教育的影响探讨

2020-10-14 12:16蒋伟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优化途径初中生德育教育

蒋伟

摘要: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德育教育逐渐受到教育界和公众社会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与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意识,将德育教育融入家庭生活中,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家庭德育环境;初中生;德育教育;影响;优化途径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对孩子教育更加重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行为意识、价值观念、道德理念和理想信念,会对孩子带来巨大影响,孩子的初始理念和启蒙思想都来源于家庭。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与社会接触较少,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中,需要发挥家庭德育的作用,促使学生在良好而和谐的家庭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熏陶和影响,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家庭德育环境的特点

1.动态性

家庭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场所,其环境相对稳定,但是会随着学生成长、家庭变迁而出现一定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尤其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个性,对成人依赖感逐渐减少,在家庭生活中希望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例如很多家长就经常抱怨孩子难以管理、不听话等,为家长开展家庭管理和德育教育带來一定难度。[1]

2.长期性

家庭环境处于动态发展中,初中学生随着自身心理与身体的发育和成长,对家庭环境的需求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家长在落实德育教育中,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对教育方法、文化环境以及沟通方式进行调整,进而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德育教育具有长期性。

3.渗透性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其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和依靠,家长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交流中,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同时,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存在一定的区别,没有教育计划、教育地点和教育时间,家长将德育灵活、分散以及长期的渗透到生活中。

4.独特性

每个家庭构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家庭德育也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孩子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其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也与家庭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孩子在学校中的为人处世和学习行为,都带有鲜明的家庭烙印,通过孩子的行为可以窥见其家庭文化氛围和德育氛围。

二、优化家庭德育环境的相关对策

1.树立德育观念

在开展家庭德育中,家长的德育观念十分重视,当前,很多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德育素质缺乏重视,甚至一些家长过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没有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首先,家长要认识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时代特点转变个人观念,给予家庭德育以高度重视,积极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其次,处理好学习成绩和德育素质的关系,不能片面的追求学习成绩,家长的错误观念也会诱导学生,促使学生认为学习是第一位的,而忽视了自身德育素质的提升。

2.发挥榜样作用

家长是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很多孩子都把家长是为自己的偶像,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在开展家庭德育中,家长要发挥榜样作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带给孩子良好的感染和熏陶。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当代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德育教育融入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中,例如家长带孩子去餐馆吃饭,对于提供服务的人员要说谢谢,家长的行为会感染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其次,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存在一定差异,父亲和母亲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且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例如父亲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务,促使孩子形成勤于劳动的品质,母亲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培养孩子形成他人考虑的品质;最后,家长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行灌输给孩子,要通过实际行动感染孩子,让学生在思考中明辨是非、懂礼知礼。

3.加强家庭沟通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在成长中对事物形成了自己的主观认知,与家长在某些方面的观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在逐渐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阻碍了家庭德育的有效实施,因此,父母要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首先,父母要根据青春期孩子的特点给予其正确引导,促使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拉近孩子和父母的心灵距离,鼓励孩子将心中的烦恼向家长倾诉;其次,中国父母普遍对孩子具有较强的控制欲,这也是导致父母和孩子发生矛盾的重要原因,在家庭沟通中,父母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正视他的独立思维和主观意识,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感,在平等的沟通中灌输德育知识;最后,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和情绪变化,初中学生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出现情绪波动,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沟通和疏导,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

4.开展家校合作

家庭和学校是初中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德育环境和学校德育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和家长要注重加强沟通,通过家校合作更好的发挥家庭德育的作用。首先,班主任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可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将孩子近期在学校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帮助家长发现孩子最近面临的问题和情绪波动,便于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开展针对性教育;其次,由于现代家长工作较为繁忙,鲜有时间来到学校中与班主任进行面对面沟通,班主任可利用信息技术,例如构建班级家长微信群组,在平时利用微信群组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最后,班主任要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德育教育学习,将更多关于德育的先进知识传递给家长,提升其德育教育水平,促使学生通过家庭德育获得素质和品质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德育教育可以从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习观,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发挥德育作用,将德育教育渗透和落实到家庭生活中,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提升其道德水平,为孩子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卉斌.家庭德育环境对初中生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J].文教资料,2017(18):173-174.

猜你喜欢
优化途径初中生德育教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