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摘 要:开展幼小衔接工作,需了解幼小衔接工作重要性,熟悉幼小衔接的一般模式,制定合理策略,从而避免幼小衔接工作出现问题。本文针对幼小衔接展开研究:首先阐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然后基于儿童视角制定幼小衔接策略。保证幼小衔接与儿童实际思维变化相关联,彰显幼小衔接在儿童综合教育中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儿童视角;幼小衔接;自觉意识培养
引 言
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经常因外在因素干扰而出现问题。为降低幼小衔接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保证幼小衔接顺利开展,需在了解幼小衔接重要性的前提下,基于儿童的思维现状,规划并实施策略。同时,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策略要有全面的了解,让各项策略发挥实际作用。
1.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强化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关联性和契合度,避免儿童在上小学时因原有幼儿园思维干扰而出现学习能力低下和学习素养不足等问题。使得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的儿童及时适应学校教学氛围,从而逐步提升小学阶段各科目教学效果。
第二,儿童自身思维层次与成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教师需要考虑各项基础因素,借助幼小衔接缩小儿童与成人之间思维差距,使儿童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深入学习相关知识,避免学生因自身素质修养低下和实际学习能力不足而出现问题。
第三,幼小衔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儿童进入小学之后的适应感,避免儿童在学习小学知识时出现障碍,同时强化儿童在小学氛围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避免儿童在学习各项知识和参加团队活动时产生心理落差。
2.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策略
2.1建立幼小衔接观念
为保证儿童可以按照幼小衔接模式在短时间内融入小学教学氛围当中,在开展幼小衔接之前,必须考虑儿童素质修养和实际学习意识建立幼小衔接观念。确保儿童对幼小衔接的重视和掌握力度有所提高,避免儿童在接受幼小衔接培训和该项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使得幼小衔接优势和现实作用得以彰显。儿童教育本身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就应保证教师对儿童各个阶段实际教育内涵和具体任务要求有所了解,从而避免幼小衔接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当然在建立幼小衔接观念时,还应从儿童视角出发对其自身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展开辩证分析,并根据辩证分析结果对幼小衔接观念缺陷实施优化调整,在关注儿童身心发展和智商水平条件下,强化幼小衔接观念现实作用,进一步促使儿童后期教育顺利开展。
2.2提供重要知识资源
从儿童视角出发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保证教师对儿童现实状态和思维水平有所了解,还应为儿童提供重要知识资源,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儿童全身心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当中,严防儿童教育在开展时受到外在因素干扰。而且通过合理手段提供重要知识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参与力度,还能强化儿童与幼小衔接教师之间思维契合度,避免儿童在接受幼小衔接教育时出现思维混乱和师生结合力度低下等问题。彰显幼小衔接在儿童实际教育中作用效果,为儿童后期接受高层次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当然在各项教育资源支持下还可以对儿童幼小衔接教育问题实施优化调整,继而强化儿童幼小衔接教育效果。
2.3培养儿童自觉意识
通过幼小衔接对儿童开展相应教育时,不仅需要强化儿童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参与力度,还应在考虑各项基础因素条件下培养儿童自觉意识,确保儿童可以在各项实际要求支持下全身心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当中,继而将幼小衔接优势和现实作用表现出来。而且从儿童视角出发,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必须将儿童本体价值全面表现出来,或者在各项实际要求支持下引导儿童深入挖掘幼小衔接价值。加深儿童对幼小衔接的了解和掌握力度,使得幼小衔接在儿童身心健康培养中发挥自身最大作用。不仅如此在幼小衔接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应凸显儿童综合教育理念优势和现实作用,保证幼小衔接在儿童幼儿园升入小学教育中实用价值,降低儿童在接受幼小衔接教育时出现问题的可能。
2.4各项辅助手段刺激
为保证儿童可以全身心接受幼小衔接,可以采取多种辅助手段对儿童开展刺激性教育,加深儿童对幼小衔接的重视力度,使得幼小衔接在儿童终身教育和身心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一般来说,应用在儿童幼小衔接中的辅助手段有很多,其主要表现在绘画法、材料访谈法等,应在考虑儿童现实心理状态和各项基础因素条件下选择适当辅助手段,刺激儿童在短时间内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当中。发挥幼小衔接现实作用,为儿童后期小学教育良性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各项辅助手段实际应用时,必须保证幼小衔接教师对各项辅助手段实际表现和作用效果有所了解,避免各项辅助手段刺激儿童时出现问题。以此强化儿童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参与力度,强化儿童对幼小衔接重视力度,在发挥幼小衔接現实作用条件下,为儿童终生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结 语
保证幼小衔接的效果,不仅可以让儿童在短时间内过渡到小学思维层面上,对后期小学教学顺利开展也有重要作用。并且,上文还通过多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策略,提高儿童对幼小衔接的满意程度,严防幼小衔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确保幼小衔接现实作用得以表达。
参考文献
[1] 王景芝,王红飞.学前教育“儿童视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1):7-19.
[2] 李巧巧. 儿童视角下的大班幼儿与小学生对学习认识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 袁征. 关于儿童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C]. 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学会2018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学会,2018:295-298.
[4] 孙仲梅,吴玲.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课程[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27(03):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