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言金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报告

2020-10-13 09:07梁伟岸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摘 要:因教材、教学、学生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思政课陷入困局,实际效果有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许多生动深刻的名言金句。借鉴和运用这些名言金句,可以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还可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从而对思政教育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关键词:名言金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许多经典形象的名言金句。这些名言金句,具备强烈的中国色彩,风格生动形象而又朴质深刻,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这些名言金句是极好的教辅材料,如果将其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果,更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意义非常重大。

一、当前思政课的困局

相较十几年前,思政课的整体效果有所提升。但仍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浓”,有抵触情绪甚至逃课现象;对思政课“不够满意或”“不满意”的仍占很大比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内容枯燥,与现实脱节”,“讲授空洞,缺乏创造力”;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近三成的学生认为上思政课,只是因为其是必修课而已。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教材、教师、学生等都有密切联系。

(一)思政课教材理论性过强,阅读和学习感觉差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日趋重视,“思政课”教材的更新幅度和速度也在加快。教育部每年都会组织专家修订教材,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增补入教材中。不过遗憾的是,虽然教材的理论性和时效性都有所增强,但阅读感和可学性仍存在明显不足,内容重复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教材重复率高是“思政课”教师的普遍认知。重复率过高会导致学生产生“思政课”内容贫乏的错觉,进而影响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觉得教材可读性差,则是受访学生中广泛存在的情况。原因之一是“思政课”教材偏重理论性,又没有配图和印证性的史料,导致内容显得抽象繁冗,不够直观有趣,致使受众陷入艰深晦涩的理论泥淖,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原因之二政治性内容比例过高,文化性的内容太少。由于对文化重视不够,传统文化当然不能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这种情况不仅使得思政教育内容空洞,思政教育也无法真正耕织于文化自信的土壤中。

(二)教师授课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乏味

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过于强调政治性和思想性,导致教学程序中的转圜空间被严重压缩。实际上,随着对思政课认知程度的持续提升,对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部分思政课教师仍处于“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留在旧时代”的状态,虽然在教学中也使用慕课、分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但仅具其形而不得其实,理解流于表面,不能准确透彻地解读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致使授课中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教学过程自然就沉闷乏味,不够“入地气”和“入人心”,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感到无法融入教学进程,走神、睡觉、看闲书等在所难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学生个性鲜明,更重视实用性课程

首先,他们思考问题的意识更强、对有利于自身提升的要求更直接。这种要求投射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上,就表现为认同实用性、应对性强的教学模式,厌恶空洞却无实际意义的传声筒式教学。其次,他们的思维更快速敏捷,行为更加直接干脆。课堂上,他们敢于提出质疑性的见解,如果疑问被简单甚至粗暴的处理时,他们感觉教师甚至整个课程索然无味,并以沉默和逃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对抗。第三,新生代大学生获取知识资源的能力很强,他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上丰富多样,因而在知识储备和眼界视野上非传统大学生所能比拟。如果课堂教学方法仍然照本宣科、食古不化,教学效果低下在所难免。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言金句的特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包含了基层生活中凝练生动鲜活的话语,并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吸收经典隽永的语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而形成了生动形象又富有哲理的讲话风格。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吸纳了许多历代中国的名言警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引用了很多古代贤哲的名言。如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创新,支持创新;借“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比喻中非坚持不懈的合作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论证民心与执政关系;引“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警醒党员筑牢自律防线。除了古代贤哲外,他还引用了革命先哲名言。如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表达敢于牺牲的精神;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激发对国家的情感。此外,外国名言谚语也有一定的涉及。如用爱尔兰谚语“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比喻空想不如实干;用《双城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表达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了大量的金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乏蕴含思想、智慧、人格魅力的“金句”,深入党心和民心。如用“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表达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又如用“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对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比喻;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说明要锲而不舍地继续推进作风建设;用“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表达反腐没有死角,绝无法外容情;用“带电的高压线”明确维护党纪国法的决心;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鼓励青年人提高自己,建设国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尽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新格局。此外,还有“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等,无不脍炙人口,发人深省。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形象的风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语言还有两个鲜明特点。其一是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道理,非常接地气。比如用“老虎、苍蝇”比喻掌握不同级别的两类贪官;用“玻璃门”、“弹簧门”形容职能部门设置的办事门槛;用“接地气”“充充电”比喻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其二是语言简单、质朴,贴近大众,可以使党员群众对理论入脑入心。比如用“舌尖上的安全”强调做好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来说明基层服务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借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用“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表达建立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这些语言口语化味道虽浓,但其中往往蕴含着大智慧大道理。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言金句对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因此,学习和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言金句,为高等院校做好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寻找到新的路径,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一)深入了解学生,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授课

许多演讲者在发表讲话前,会在对本次讲话的对象和语境进行深入分析,再选取最适合当前实际的方式发表讲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同样应该如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所处环境、能力水平进行细致调查,有目的性地组织贴近学生的语言和授课方案。如果教师能够汲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言金句的语言智慧和说话技巧,以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为案例,通过举实例讲故事拉近与彼此间距离,用他们更习惯的语言方式进行释疑解惑,实现理论与大学生生活的“零距离”接触,那么大学生就会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教学自然也就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从《百家讲坛》学者的讲演风格看,受到广泛欢迎的老师都能够做到对传统经典的旁征博引和信手拈来,都得益于腹有诗书,文化功底深厚。思政课教师要使教学语言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样也要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把握,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当然,单凭思政课教师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是不够的,接受知识传授的学生不具备对应的知识基础,必然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所以,需要通过设置传统文化课程等方式开启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学科门径;还可以开展由高校宣传部门主导文化专题、知识竞赛等,潜移默化的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根据课题组调研,大学生基本都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一定认知,愿意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是,学习程度不深,参与程度不够,主动学习愿望不强,群体性差异大等诸多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名言金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以平实的语言展现新思想的内容和精髓,使学生愿意听,愿意学。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名言金句摘录并归类,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就可以扬长避短,使两者相辅相成,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覆盖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结论

综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蕴含的名言金句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这些名言金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使大学生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因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玲.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存在之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2):17-22.

[2] 孙英.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意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刊,2018(01):90-93.

[3] 邢秀兰.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2):11-14.

[4] 孫芹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J].临沂大学学报,2019,41(01):122-129.

[5] 杨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要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9.

[6] 李雅丹. 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梁伟岸(1978— ),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呼伦贝尔学院马克思主义分院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名言金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NGJGH201902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