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角下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实践研究

2020-10-13 09:07许朝华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创新

摘 要:开展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实践育人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促使其践行的有效渠道,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观察的窗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广泛性、能动性可以分析和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组织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阅历和提高专业技能,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也可以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升华,以亲力亲为的方式加深了对课堂所学各种知识的认知。本课题在调查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实践要求,研究如何有效将专业课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有效结合运用于实践育人,探索高校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关键词: 实践育人;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

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由此将志愿服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多年来,高校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不少成绩,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数量、质量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持续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强化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瓶颈,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逐渐突破了“义务打扫、献爱心、送温暖”的常规范式,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发起进军。结合脱贫攻坚、城乡社区治理、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一带一路”等,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生态建设、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管理、文化建设、西部开发、海外服务等领域汇聚了一股强大的青春力量。[1]

(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程度不平衡,志愿服务积极性不能持久。

从志愿服务的工作日常来看,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较高,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部分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有价值观表达、学习与自我增强、社交以及职业生涯发展。但是不排除一些大学生存在一些消极思想。据了解,一些高校在志愿服务这一板块设有相对应的学分,必须修满一定学分才符合毕业条件。面对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把参与志愿服务像“执行任务”一样去机械完成,在活动中缺乏思考、缺少活力和激情。一些大学生将志愿服务作为获得各类评比评优、入党的加分手段,严重偏离了志愿服务的轨道,忘记了“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2]

从志愿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似乎是参与志愿服务的多为低年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高年级学生被称为 “领导者”的角色。随着一些高年级学生年级的进一步升高,迫于学业以及就业压力等原因,时间和精力逐渐不足,志愿活动无法频繁组织和参与,直至退出志愿服务的队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能长时间稳定,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范围窄,缺乏持续吸引力。

当前,虽然志愿服务涉及的内容广泛,但是具体到大学生志愿者所能从事的领域却非常有限。就目前大学生所进行的志愿服务来看,他们的服务内容主要有社区志愿服务、贫困帮扶、弱势群体慰问、红色文化宣传、普法援助服务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空闲时间较多,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参与活动比较积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在重复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逐渐丧失新鲜感,志愿服务也会使服务对象觉得“服务形式化”“服务意识不强”“业务水平不足”“服务成效不明显”。 [3]

(三)高校专业课实践育人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未有效结合

1.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目的单一,缺乏育人意识。

长久以来,高校在“三全育人”方面做得各有特点,但多数高校教师在专业课教学方面重视实际的教学效果,在育人方面考虑的不多,而在实践课教学方面涉及育人的手段少之更少。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针对教学方法做了很多改进和研究,但多是对教学手段和内容的优化,很少涉及从育人角度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改革。在专业课实践方面多半是围绕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专业理论展开,他们认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专业课实践育人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2. 学生对于专业实践与志愿服务实践划分过于清楚。

专业实践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日常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升华,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环节,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和专业课实践同样重要,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环节。但不少学生对于专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划分比较清楚,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了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育人过程的全部,学生参加专业实践也仅仅为了获得专业课成绩中实践环节的分数,对于志愿服务也是为了参与活动,难免出现专业实践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实践,志愿服务为了在同学老师中留下好影响而实践,获得感比较单一。

二、实践育人视角下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德育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与日常课堂教学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实践使学生更直接地接触社会活动,需要学生对遇到的社会问题作出直接的判断并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是课堂教育所不具备的。而以志愿服务为出发点的社会实践具有更强的育人功能,教师应该有效的将专业课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进而充分发挥育人潜能,帮助学生以切身经历的形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扬努力奋斗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成为新中国前进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一)规范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

学生是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开展实践教学、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主体。想要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就必须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了解志愿服务,正确地认识志愿服务,慢慢地潜移默化,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心里生根发芽,从而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志愿服务。要加强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教育中培养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更新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二) 加强高校专业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打造项目基地,使志愿服务有阵地依托,持续而有吸引性。

各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有效的将专业课实践与志愿服务将结合,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全面开展。

高校辅导员、党团干部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专业教师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策划者,要把握好学生在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中的正确方向。积极创建有利于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有效融合的项目基地,并结合学生实践育人的要求,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基地的建立,一是有利于激发全体师生投入志愿服务的热情和能量;二是有利于志愿者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通过交流和分享,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三)着力加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队伍建设,挖掘教师和教学团队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的潜力。

所有高校教师都负有实践育人的重要责任。各高校要制定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要鼓励教师增加实践经历,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积极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社会各部门进行挂职锻炼。要积极组织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交流,将专业课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结合,使之并行并轨。专业教师在将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有效结合,合理规划专业实践活动,将其作为持续的实践育人项目,有效保证活动的延续性,在培养学生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基础上,通过融入志愿服务以增强专业实践育人能力。

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目的和高校师生特点,将专业课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志愿服务与专业课在大学教育中的同等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树立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充分认识自己从事的学习和工作不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具有更高层面的意义;鼓励学生艰苦奋斗,不断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和能力去服務社会和人民,进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模式更加贴近大学专业教学,使之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变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2):35-37.

[2] 柏嫱.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1):87-88.

[3] 赵小辉,牛亚慧.比较视野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困境与突破[J].赤子2017,(15).63

作者简介:许朝华(1980-),男,籍贯:河北石家庄,民族:汉族,职称:政工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研究基地支持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创新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