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庆
摘 要: 处于新时期的小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因素更加复杂。其自身由于没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及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会出现思想变化、价值观变化。作为学生的主要管理者、引导者,班主任一定要加强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可以在纷扰复杂的社会中健康成长,正向发展。并且,在新时期,班主任也需要调整自己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创新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手段,全方位对学生实施德育引导。
关键词: 小学教育;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7.232
前言: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影响,无论是在能力思维还是在认知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稚嫩感。并且,俗话说,三岁看老。小学阶段所养成的习惯,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很难改变。所以,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夯实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正确的方向。班主任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一个群体。班主任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教育的结果以及学生的发展。对此,在新时代班主任需要主动做出创新以及优化。
1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问题
当前,很多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都会过分看重理论方面的教育。并且,有一部分班主任会将德育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混淆,认为这是思品教师的责任,甚至会通过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德育状态。教育理念的片面以及教育手段的落后,导致小学生对于德育教育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2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措施
2.1 以身作则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并不高,所以会在生活以及学习中,无意识的模仿身边的人。班主任是整个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存在,同样也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所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贯彻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利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潜在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德育认识[1]。
首先,班主任应该提高自己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要求班主任要以过于严厉或者过于严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只会导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逐渐疏离,并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正确的方式是,班主任需要扮演学生的朋友,引导者,甚至是学生在校內的家长。小学生由于刚刚步入一个新的环境,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心理上,都会出现紧张状态。并且,他们会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持有模糊意识。班主任在这一阶段,需要加强引导,巩固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可以对自己形成正确的了解。例如,在刚刚接触到学生时,班主任需要保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让学生愿意相信自己,愿意接近自己。但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也要注意适度,不能让学生感觉自己“好欺负”,而是应该侧重发展学生尊重师长的意识,奠定学生的道德素养基础。
在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统一的位置上。例如,很多班主任会在班级中设定班规。针对于班规的内容,班主任也应该遵守。只有班主任能够以身作则,能够主动遵守规则,学生才会愿意信服班主任,听取班主任的建议以及教育指导。
2.2 树立榜样
相比于同班同学来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仍旧会具有一定的隔阂。所以,在新时期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时,班主任可发挥班级学生的榜样功能,让学生带动学生,增强整体的管理效果。
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时,班主任会发现班级中会有一些比较优秀,整体素质较高的学生。针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便可将其树立成典型,鼓励其他同学效仿这位同学,学习这位同学。或者班主任可通过选举的方式,选择一支班干部团队。班主任每天需要负责的工作比较繁杂,无法时时刻刻的管理班级学生。此时,便可借助班干部的力量,对班级实施潜在管理。以此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也能够降低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但针对于班干部这一团队,班主任一定要参考学生的意见,由学生民主选举,而不能自主评定[2]。并且,班干部的团队成员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班主任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对班干部的班级管理行为以及德育素养进行考核评价,也可通过轮流参与的方式,组织全班学生担负起德育学习的重任,以此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避免学生矛盾的产生,也有助于学生自我教育思维的形成。
2.3 转变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早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当代小学生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媒体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所以,相比于传统小学生而言,当代小学生会具有更加强烈的个人意识,也会具有较强的自主观念。在与这部分小学生接触,对其实施德育教育时,班主任不能把他们看作是没有思想的机器,而是需要将其视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利用引导而非管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德育认识,使之能够自主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德育观。比如,在与学生沟通时,班主任需要先了解学生自己的想法;在进行班级决策时,班主任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在平等的位置关系上,有效交流,有效互动,共同发展。
2.4 联系生活
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很多班主任会把德育教育看作是说教课,试图通过讲道理、讲案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德育认识。但显然这一教学方法所形成的效果并不理想。
德育是需要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认知中的。所以,班主任需要转化教育的主阵地。由课堂教育转化为生活教育。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犯下一些过错。在与学生交流,对其实施教育时,班主任就可渗透一些德育因素。或者班主任可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带领班级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性质的德育活动、公益活动,让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德育认识,感受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价值。
在实践中渗透德育,在生活中体现德育。只有学生感受到自己周围的德育,其自身的德育意识才能够有所提高。
结论:作为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造成直接影响的群体,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则,利用自身的言行带动学生的发展。并且,班主任需要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在班级内树立榜样,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将德育教育与生活整合到一起,全方位的向学生渗透德育引导,培养学生的德育认识与德育品质。
参考文献
[1] 武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J].文学教育(下),2019(08):178-179.
[2] 杨玉兰.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