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巧贞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如果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把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很好地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对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读写结合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一、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及优美的语言,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锻炼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在写作中积累阅读的经验,所以,通过二者有效的结合,能够使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阅读和写作往往作为两个独立的环节来进行教学,教师或是重视阅读,或是重视写作,这種割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够在阅读课本内容时获取写作素材和写作手法。所以,教师要充分的意识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融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吸取到文章的精华,从而积累写作的素材和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写出有内容、有情感的作文。
二、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非常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并且急于表现自我。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开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并且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评价。通过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让学生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在通过写作把学生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写作“写出人物精神”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本单元文章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写作手法以及积累的写作素材来进行写作,例如在学习《邓稼先》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文章中学习到描写人物的写作手法,并且对文章中所描写的人物精神进行理解,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学习,能够使学生根更好的进行“写出人物精神”的写作,结合在课文学习中所积累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手法,让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表现的游刃有余。
(二)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的素材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借鉴,比如优美的语言、适当的写作手法、生动的故事情节等。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零散的内容进行积累,在不断的积累中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此外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本的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阅读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手法。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写作教学“怎样选材”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课本之外的优美文章,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写作中选取素材,并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用词、组句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所积累的写作素材能够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拓展学生的词汇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写作的布局
在初中生进行语文写作时,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写作的文章脉络清晰,结构有条理,这也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果说写作素材是一间房子的地基,那么文章的布局就是房间的结构,只有稳妥的结构才能够使房子更加的美观。初中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脉络不清晰,结构混乱的现象,往往使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清楚学生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中心内容不明显。所以,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教会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学作品的结构,让学生意识到文章拥有良好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的连贯、自然。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整理、了解,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写作的文章表达的内容更加的清晰、更具有条理性。通过对这篇文章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类似的作文写作,例如以母亲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布局的练习。
结束语:总而言之,读写结合的过程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将二者进行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阅读和写作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晨. 基于读写结合理论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裴慧莹. 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构建[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