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0-10-09 10:42孙琼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孙琼

【内容摘要】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高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爱国热情、道德感悟,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也具有极大地帮助。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内外双重运用,在辅助学生语文阅读、提高阅读思考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写作的创新实力的显著提升,更进一步的推动学生对于人类文化的感悟。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课内外材料的整合、小组间的沟通了解,以及对群文阅读的总结感悟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课内外整合  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指教师整理同一主题的课内外阅读材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后讨论分享感想,然后教师评价收尾,从而达成增强语文阅读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效果。群文阅读对于课内外阅读的贯通,阅读量的提升,逻辑思维、写作能力、语文阅读的提高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方式。因为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对于教师阅读教学观念、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就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来说,群文阅读想要完全实现还具有一些困难。因为教师的固有模式难以打破,从头制定教学方案、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是不易的。除此之外,高中学业压力大,教师难以改变的同时,学生尝试新方案,也需要一定时间,所以给群文阅读的实行也造成一定困难。

一、课内外整合阅读材料,提升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材一般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经典文章,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但同样的,由于教材的篇目有限,很多教材在选取的过程中都只能截取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段,这样单靠教材内容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也不能有效的加深对相应文章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要积极的借助教材,辅导学生在课外查找同类型阅读作品,对比课内外阅读资料,从而达到增加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就可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①。

比方说,《唐宋诗词选读》的教学,教师就能够带引学生以苏轼的《定风波》与李清照的《声声慢》来作对比阅读。学生可以提前搜索有关意象“雨”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对比阅读,再根据学生自身的思考以及阅读经验,这样结合之后,学生可以在追寻古诗词中“雨”这一意象的意境和意义后,明确主题,引发出对于“雨”的思想体会。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根据“雨”这一主题,进行诗词原创,提升表达水平。在本篇文章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苏轼的《定风波》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以及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等等诗词进行主题为“听雨”的群文阅读。在“听雨”的群文阅读中与单篇阅读的不同,不仅能够加强对“雨”的感悟体会,还可以活学活用的提升语文素养。这样,相比学生单独的学习每一篇古诗词来说,借助群文阅读的学习方式,学生就能将多篇诗词比对学习,就可以更好的把握這几篇诗词中的“雨”这一意象的理解,就能更好的领悟诗词的价值,理解诗词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布置任务,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后进行一定的写作练习,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群文阅读的积极作用。

二、加深沟通了解,提高思索水平

高中语文阅读单一的凭借“灌输式”的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需求和阅读方法与技能的学习。因此,对于学生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自身特点安排最适合学生自身的教学方案②。所以,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师开展的主题班会上,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在锻炼沟通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开拓思维和自主思考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引领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主动小组商讨,保证课堂质量。

例如,在以史铁生的作品集为中心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地准备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对资料进行搜集。随后,教师再开展主题交流会,学生可将自己查得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思考和大家分享。这种形式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的将自己搜集的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就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比如,在主题会进行前,给学生七天时间阅读,围绕《命若琴弦》和《我与地坛》为中心,研究史铁生文学作品的内涵。交流环节中,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要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发表看法,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小组讨论后,学生可以更生动地理解史铁生一生的起起伏伏,即使身体的不完整也不影响生命的魅力。更有学生从作品中读出了生与死的差别是自我救赎的努力,更是情感的跌宕。更有学生认为,即使史铁生的身体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他从别的方面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实现了自身生命的闪耀。如此的深层次讨论加强沟通了解以及提高思索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将学生定位为主演,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史铁生文章的内涵。借助这样的交流与学习,就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实现群文阅读的价值。

三、总结群文阅读,感悟人文情怀

教师在布置群文阅读的探索与游戏时,要完全相信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深度阅读。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合作、思索、创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展现所长,在开阔眼界中,感悟人文情怀。而传统教学体系下,教师讲解时长占比过大,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思考时间不足,相对比较被动,缺少总结环节。而群文阅读恰恰弥补了这种缺点,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泛读、精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总结的同时,感悟语文的美。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有效的感悟知识,对语文学科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

比如说,在进行杜甫、李白的诗歌主题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写颁奖词,对杜甫和李白的成就进行夸赞,从而感悟李白热闹中的冷清与杜甫悲寂中的大爱。再如《兵车行》《从军行》主题整合后,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战斗的感悟以及描绘英雄的形象,让学生借助作文的形式将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再次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作为学生的我们,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才算是实现了人生价值。又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后,学生就可以尝试去体会诗者的心态,以独特视角看世界,不断的拓宽自身的眼界,提升自身的能力。到了杜甫的群文阅读时,从《蜀相》《登高》《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客至》几首诗中,体味杜甫从忧国忧民、报国无门,到怀才不遇、漂泊无依,结尾的田园之乐。从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杜甫的受难,和其在受难后悲喜交加的心境。在这样的变化中,百感交集。学生可从中,感悟杜甫虽没有报效祖国,但也在文学中实现大志,这何尝不是自我的圆满。群文阅读助学生感悟人生。借助这样的群文阅读的方式,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拓宽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帮助学生对诗人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以他们的经历来进行反思,就可以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拥有充足的累积,便能在无意中提高语文素养。而群文阅读是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表达与写作能力,开拓阅读思维,加强语文素养的高效方法。于是,教师要做好领导作用,指引学生更好的体会群文阅读的魅力。在小组交流之中,锻炼合作能力,以自身坚实的创新和思考能力的基础下,提升自身内涵和综合文化素养。

【注释】

① 廖晓茹.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8.

② 丁艳秋. 高中语文苏轼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2019.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语文“群文共读,专题探究“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LKT19196。】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中学)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