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梅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中,家国情怀是其中的信念系统,决定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应如何丰富家国情怀的内涵,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家国情怀;中国近代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5-0070-03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凝练了历史学科核心素養,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化。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信念系统,决定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刀光剑影的斗争史和光荣史,有许多家国情怀培育的生动素材。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主线。然而,我们不能将中国近代史的价值追求狭义理解为爱国主义,要注意运用历史素材扩充家国情怀的内涵,引导学生全面看待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一、渗透敬畏历史的意识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一路走来的全部历史,应该深怀敬畏,坦然面对。在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记忆中,必然既有辉煌与荣光,崛起与成功,也有劫难与耻辱,沉沦与失败,其中,正面与负面共存,美好与丑恶交织。然而,无论是非成败,无论盛衰荣辱,对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成熟的国家来说,只要正视与善待,不管何种历史记忆,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珍贵财富[3]。
我们对待中国近代史尤应如此。近些年来,中学历史教学越来越枯燥乏味。于是乎,把历史讲活、讲笑,让学生有兴趣成为一股潮流。但这也让我们反思:是不是所有的历史课都应把学生讲笑?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就一定是好的历史课?笔者曾听过一节大受好评的《鸦片战争》公开课,在探讨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时,授课教师对中英武器的优劣、指挥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并引用了如下材料:
杨芳(道光朝名将)到广州后,终日唯购钟表洋货为事,夜则买俏童取乐,甚而姚巡捕等将女子?发,装跟班送进……杨侯初来,实无经济,惟知购买马桶御炮,纸扎草人,建道场,祷鬼神[4]。
本来该材料可以很好地说明当时中国在武器及思想方面的落后,进而探究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但遗憾的是,授课教师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解读这段材料的。不仅如此,授课教师还绘声绘色地补充了当时中国人很多荒唐可笑的做法,并对其进行冷嘲热讽,学生听后开怀大笑。表面上看,这节课气氛轻松活跃,是一节师生互动的“好课”。从知识掌握的角度来讲,由于教师引用的事例,使学生对中国为什么战败记忆深刻,不易遗忘。但这节课最大的硬伤就在于忽视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缺乏了对历史的一种敬畏。鸦片战争的失败,是近代我们这个伟大民族苦难的开端。战争的失败,是民族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有关中国人在战争中愚昧行为的材料当然可以引用,但绝对不该用这种戏说、嘲讽式的语言,更不应成为我们调动所谓课堂气氛的笑料。面对近代以来民族的愚昧落后,我们不应成为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而是要对历史怀深切之同情,怀悲悯之敬畏,让学生体会历史的厚重,培养家国情怀。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尊重自己的历史,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更加充实、更加智慧、更加理性[5]。
二、渗透民族危机的意识
近代中国的苦难,激起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危机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忧国忧民的精神,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觉醒、奋发图强。中国近代史中处处渗透着这种危机意识。在《甲午战争》一课的学习中,常规的情感教育一般会通过图片或影视资料让学生领略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但这种做法手段比较生硬,情感比较单一。笔者在教学中曾引用过如下材料:
李鸿章在1891年巡阅海军后向朝廷发出“豪语”:“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异月新,日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6]
当时,许多西方观察家都不约而同地得出了中国已经成为列强一员的结论:“中国已经完全摆脱了东方式的死气沉沉,大胆地利用了它那巨大的国家力量,按照现代科学方式把自己武装得非常强大,因此,它终于能在世界列强中拥有一席之地。”1887年的《亚洲季刊》还刊登了题为《中国:正在苏醒的雄狮》(亨利·诺曼著)的文章,这篇文章“把中国描述成一个谨慎前行的国家,但其强大起来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7]。
通过以上两段材料的引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经过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清政府陶醉在中兴的迷梦中,中国崛起的提法在国际上颇有市场。在补充了这个结论作为战争的背景之一后,笔者马上又引用了以下材料:
这个“杰出”的将军(北洋海军的提督丁汝昌)没有受过任何水兵的训练,……他此前是一个骑兵将军,……他对海军事务根本一窍不通,只不过是李鸿章大人安插在舰队里的一个中国官员而已。
(定远舰上的)大炮终于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发现,原来有人把它当成储藏狗肉的地方,里面还有米饭、腌菜,筷子则横七竖八地扔在那里。
中国军官……往往让他们的亲友与仆人都穿上制服滥竽充数,以后他们就可以为自己的亲友与仆人领饷了。当一个军官被派到一艘军舰上任职,通常都任命他的姐夫或者妹夫当水手长,安排他们的堂兄弟或者表兄弟当厨师。
中国离成为一个强国还非常遥远,它的陆军甚至不能抵挡外国军队哪怕一个星期,而它的海军,在外国舰队的第一次攻击下,就会全盘崩溃。……除非中国政府能够根本变革,否则世界上所有的坚船与利炮都无法挽救中国的命运[8]。
在引用上述材料后,笔者紧接着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中国真的崛起了吗?亨利·诺曼的预言会变成现实吗?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会带着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来看待洋务运动的弊端及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历史走向,从而深化了对近代中国自强道路的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了危机意识就会失去了奋斗精神,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在近代史教学中经常渗透危机意识,必将为我们的民族注入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三、渗透现代公民的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公民意识既强调现代国家组成的基本元素,又强调公民对国家、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国古代,只有臣民观念而没有公民观念。近代中国的变革也伴随着从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
在学习了近代前期的几次侵华战争后,笔者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当年鸦片战争中广州的老百姓,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多数学生回答会参加抗英斗争,也有少数学生选择逃避或者建议和谈。笔者告诉学生,很多史料证明在20世纪初以前的列强侵华过程中,除了有人民的英勇抵抗外,也有少数普通百姓麻木不仁,他们甚至为了蝇头小利,帮助外国军队运送物资、兜售商品。英军舰队在珠江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犹如端午看赛龙舟,兴高采烈地在远处观战。“三元里人民抗英”在历史教科书里,一直是作为中国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典范。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中却以详细的史料论证了“三元里等处民众进行的是一场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9]。出示这些材料后,笔者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当时有少数中国人麻木不仁,这么不爱国甚至“卖国”?这一设计的主旨就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在专制制度下,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的悲剧。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这种公民意识的教育,能使学生对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等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对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就有了更明确的结论,从而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
四、渗透理性反思的意识
鸦片战争后一百年中,中国受尽了外国的侵略和欺侮,这种经历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创伤。许多人把民族的苦难全都归于外部因素。历史应该是理性的,历史教学如果完全被这种情绪支配,反而会忽略历史给我们的启迪。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中国近代史多有反思之作。袁伟时先生在其《圆明园:苦难来自于落后与封闭》一文中,为我们重新解读了火烧圆明园、广州反入城斗争、僧格林沁扣押外交官等事件。袁先生沉痛地指出:苦难不仅来自外来侵略者,更来自自己的落后与封闭[10]。
在学习“义和团运动”时,揭露八国联军无恶不作的罪行,歌颂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意义是非常必要、不可缺少的。但如何理性全面地看待义和团运动?笔者补充了如下材料:
义和团在北京貼出的告示:杀一外国男人赏银100两,杀一外国女人赏银70两,杀一外国儿童赏银50两。最后总计杀外国人231名,其中儿童53人,杀中国基督徒数字更大。据不完全估计,庚子教难中天主教被杀害的有主教5人,教士48人,教徒18000人;新教被杀害的有教士188人(其中1/3是内地会的教士),教徒5000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中国人[11]。
“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
以上材料反映出了义和团的残忍、暴力,这跟所谓革命、爱国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要挽救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同时这个话题也让我们意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避免义和团式的爱国主义,实现理性地爱国,是历史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历史教学中适当补充史料,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才能使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彰显,才能丰富家国情怀的内涵。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的中心是人,人的灵魂是思想。克罗齐直言“历史就是思想”;李大钊则把历史思想、历史观与人生观等同,说“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夸美纽斯亦谓熟悉历史是人生“终身的眼目”;尼采把历史分为“纪念的、好古的、批判的”三种,认为只有批判的历史才对人生有益。这一切无不表明,历史教育以思想见境界[12]。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面对正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中学生,培养家国情怀的观念,丰富家国情怀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6-67.
[3]虞云国.敬畏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
[4][9]茅海建.天朝的崩溃[M].北京:三联书店,2014.
[5]李捷.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才能从中汲取足够的智慧[J].高校理论战线,2012(12):72.
[6]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2.
[7][8]亨利·诺曼.龙旗下的臣民:近代中国社会与习俗[M].邓海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10]袁伟时.昨天的中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1]杜春和,耿来金,张秀清.荣禄存扎(义和团资料丛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2]任鹏杰.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3):2.
(责任编辑 袁妮)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ZQJK03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