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春阳
[摘要]在语文高考中,诗歌阅读的得分率一直较低。该题注重对艺术表达技巧的考查,所占分值较高。一般来说,学生难以读懂诗歌的内容,更别说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了。写景类的诗歌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概率较大要想读懂这类诗歌,学生必须先了解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再探究诗歌中的情景关系
[关键词]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情景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5-0017-03
诗歌鉴赏是学生的痛点,学生面对诗歌阅读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从而导致诗歌阅读得分率较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多含蓄内敛,作者往往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因此,解决高考诗歌阅读难题的重点就在于教会学生分析情景关系。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关系”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组最重要的关系。中国古代诗人喜欢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现今的读者要读懂诗歌必须充分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景物,通过分析景物描写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中国古典文论中有关诗歌的内容,也对情景关系多有提及,并对这些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论述。高考重点考查的是情景的结构关系。
我们可以将情和景的结构关系细化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境、情景交融)、以景结情。
一、觸景生情
触景生情,即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与“由景及情”“情因景生”同义,从结构上来讲是先出现景,再出现情。就像明代李贽在《焚书·杂说》中说的:“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人物的情绪因“景物”而变化,就是我们所谓的“触景生情”。
高考中属于触景生情的诗歌的出现频率很高,一些考题直接将这一关系作为考点,并且赋分较高。如2008年浙江高考语文卷中第16题的第2小问。内容如下: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该题目中的“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分析首联的写作技巧。首联中的“水国西风小摇落”描写了秋风瑟瑟,万物凋零,黄叶在秋风中回旋,最后还是落在了地上的场景;而“撩人羁绪乱如丝”则直接将诗人的“羁绪”抒写出来,“乱如丝”写出了“羁绪”之多,也写出了诗人的心烦意乱。我们再来仔细研究首联一、二两句的关系,可以发现第一句的景为萧瑟之景,这萧瑟之景正与诗人当时被贬官的处境相合,也正是因为眼前之景的萧瑟和凄凉,诗人才会产生联想,他心中种种情感才会喷薄而出。因此,要想回答好“简要分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这一小问,就应结合触景生情这一手法进行探究。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即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借景抒情又称“缘情写景”“由情及景”。从结构上讲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通过分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叫“借景抒情”。使用这一方法,能使情和景相互交融,正如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的:“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运用借景抒情这一手法能够比较直接地表达感情。读者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高考选用的多为情感表达较为明确且浓烈的诗歌。诗歌中的“景”能够强化诗人的“情”,因而“借景抒情”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查内容。如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卷中第12题的第1小问。其内容如下: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该题日中的“表现手法”这一概念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学生见到此题往往无从下手。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描写的是景物。再来观察它出现的语言环境,它跟在题目“送人”及“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之后。这样,我们可以明确作者要抒发的是惜别之情(词中还含有多种情感),他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中;再对照“借景抒情”的概念,便可以发现“浮天水送无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的表现手法就是借景抒情。
三、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即在景色描写中寄托情感。作者在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者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熔铸到了景色描写之中。寓情于景与“融情入景”“移情入景”等意义相似。
运用寓情于景这一手法的诗句中没有明显的表示情感的词语,仅仅就是在客观地对景物进行描写,但其整体给人的感觉又往往与作者的情感基调相一致。这就给学生的辨析增加了难度。对“寓情于景”的考查在高考中也很常见。如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读部分的第二大题。其内容如下: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三峡吟
(唐)李端
(南宋)徐照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本题目没有用含糊的“表现手法”这样的表述来为难学生,而是明确指出了考查内容为“抒情手法”,这样学生的思考范围就大大减小了。抒情手法主要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以分为托物言志、因事言情、寓情于景等。
通过阅读上面两首诗歌,我们发现这两首诗歌中都有涉及景物描写,那么就有可能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第一首《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中的“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一句,是景物描写,但其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表明人的情感指向的词语。不过细细品读,从“昏”“繁”等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出整体环境的阴暗和压抑,而这正与作者与朋友分别后,心情苦闷不爽的感情基调相吻合。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第一首诗所用的抒情手法为寓情于景。再来看,第二首《三峡吟》中的“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这句也是景物描写,但这一句中既没有表现情感的词语,又没有能够表现出景物状态的词语。学生通过联系注释可以明确,这首诗景不显愁,主要是借典故写愁。
四、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即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运用以景结情这一手法可以使诗歌给人“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感觉,显得意犹未尽,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可以使读者在赏析景物描写的过程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运用以景结情进行创作,能增加诗歌的韵味,使诗歌产生较强的艺术效果,因此中国古代诗人十分喜欢运用这一手法。对这一手法的考查在高考中也十分常见。如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卷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第二大题。其内容如下: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画线句的前句抒情,后句写景,写景句中没有明显表现情感的词语,但“深”字与上句的“情深”相照应。“一往情深深几许”问的是感情到底有多深厚,正常来讲,作者应在下一句中做出回应,并且将情感具体地表述出来。但是作者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以“深山夕照深秋雨”这样的写景句做结。“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凄冷悲凉,它们组合在一起,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浮想联翩,体现了以景结情的好处。
再如2006年上海春考卷中要求学生阅读《喜迁莺·端午泛湖》,并分析“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的写法好在哪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一句子处在结尾处,且是景物描写,应该是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若学生在答题时能够围绕“以景结情”展开,定能得出较完整的答案。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的古代诗歌阅读,考查了这样的内容: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數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该题较为明确地点出所考知识点为情景关系。
只要区分好情和景的结构关系,学生要答好此题并不难。第一句“荒郊一望欲消魂”,有表示情感的“销魂”出现,而之前还有“荒郊”出现,因此可以看出“销魂”之情是由“荒郊”引发的,故而这里是“触景生情”。接下来几句都是景物描写,且无明显具有情感指向的词语出现,故而这部分是“寓情于景”。通过情景结构关系的分析,学生便可得到较为完整的答案。
情景关系是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组关系。中国古典文论中有关情景关系的论述多如牛毛,很难一一列举。笔者根据一线教学经验以及对中国古典文论的一孔之见大致提出了上述四种情况,其中还有许多值得进行讨论辩证的内容。
想要读懂诗歌,品评诗歌就绕不开情景关系的分析。高考试题的命制也是如此,情景关系的分析不可回避。学生若想在诗歌阅读中获得较好的分数,就必须弄清楚诗歌中的情景关系。
参考文献
[1]南帆.论诗的情号关系的构成[J].文艺理论研究,1984(2):13-22+109.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3]崔向荣.心物的默会之境: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景关系 [J].船山学刊,2010(1):137-140.
[4]王德明.中国古代诗歌情景关系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 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