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以来,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在小学数学阶段,应用题是数学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是数学计算和应用问题相结合的科目。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学的难度。目前,小学生仍然缺乏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便他们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技巧。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措施
一、 引言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教材中没有设置独立的教学单元,但是它分布在各个知识点中,而且每个学段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另外,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为主,而解答应用题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尤其是要求他们对题目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因此,应用题也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因不能正确解答应用题而失分.不管是出于教学需要,还是出于考试要求,或者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把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把握不准确
不同的题型设计都有一定的目的和作用。教师想要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根据不同题目设置的目的,来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然而,在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应用题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于是,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将应用题当作教学引入的题目,并没有让学生养成对问题进行及时判定和整合的习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则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在进行数量相关问题的讲解时,教师就应该联系身边的实际例子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二)教学方式单一及教学内容陈旧
首先,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设置,大多数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仍以文字为主,缺少其他的直观元素,如图像等。这使学生无法对应用题产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其次,当前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以及答案设置也较为简单和枯燥。这不利于學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最后,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学方式仍然较为陈旧与落后,大多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这不能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兴趣。
三、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注重数学知识点的教学及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数学应用题是综合类型的练习。除了测试学生的能力之外,数学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对于解决能力的发展和解题的正确性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解答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数学基本知识的接受程度,通过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点,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须先细划分本课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层增加难度。然后,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特别是关键点和难点,应着重讲解,使所有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如小学五年级的《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课,就可以将其按照不同的难度分成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及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等内容,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应用题列方程上。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所谓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楚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明确目的要求。审题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一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生对题目的感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反复读题、符号标记、复述要点、深思题意等方法,使感知准确无误。通过复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将认识进一步深化,同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及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教师还要经常鼓励学生尝试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
在解答完应用题后,对答案进行检验,既可以对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进行反思,也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检验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检验习惯,以便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检验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查列式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二是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通常采用代入法进行检验,即把解出的结果作为原题中的未知量,检查它是否符合应用题里给出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看得出的结果是否相同。例如,原来应用题是用连减计算的,检验时可以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去减,看两次算得的结果是否相同。此外,解答应用题不能丢掉“单位名称”和“答”,这是固定的解题模式,丢掉某一部分,就会扣除相应的分数。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检验答案的习惯,这也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表现。
(四)反复练习并训练学生解题思路
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增进技能,需要运用迁移的方法,在存有学习的氛围中一定存有知识内容的迁移。相对应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学生的知识构架与认知程度作为基础,研究数学知识点的迁移情况,从难到易,巩固所学知识点,使固定的知识点得到升华,变为新的能力与知识点。例如,教师在教授“解方程式”这一内容时,可以自拟题目来进行解答思路的教授,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在一个大型超市中有172名员工,其中男性是女性的3倍,在这个超市中男性和女性员工分别是多少人?为了使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答题的技巧,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解析此类题目的数字关联:我们把女员工的数假设成1,男员工假设成3,女性员工数量为x。经过这种形式的解析,学生们了解了应用题中的数字关联,然后提出3x+x=172的方程式,最后得出的女性职员数量是43人,男性职员的数量是172-43=129人。学生掌握了这个题目后,再遇到相似的题目,就会快速想到解题的方法。
四、 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解题错误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实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彦琴.试论提高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J].成才之路,2018(13):37.
[2]王利勇,潘金花.试论做好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7):91-92.
作者简介:
王飞鸿,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