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视角下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方式研究

2020-09-22 09:39李静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教学改革

摘 要:行为习惯作为人进入社会的准则,也是主观判断个体是否具备素质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素质已然成为工作单位筛选用人的基础条件,在个人还处在幼龄阶段,教育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个阶段的儿童都处在看样学样的时期,幼儿教育将会很大程度助力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出了专业的幼儿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是孩童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教学改革视角下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方式为落脚点,重点论述家园共育的可实施性以及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教学改革

一、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对幼儿园教育能力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教师的工作更加细化,尤其是针对低龄段孩子综合素质的培育节奏。很多幼儿成长阶段都是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双重环境中下推进的,幼儿也在环境的反复变换中逐渐习得一种平衡感,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关系并不是单向性的契约,在幼儿教育中,两者都必须积极参与其中,由此才能有效地推动家园共育的落实。现阶段,随着教育的普及,很多幼儿家长本身也是高素质人才,接受过高等教育,对教育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具体到幼儿教育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其实和教师大都一致,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观点和家长就并无冲突。家园共育的要求即是让家长和教师双方共同商榷、共同提高、彼此信任、以沟通作为幼儿教育可行性的桥梁,共同助益幼儿的成长。

二、 家园共育两个模块的基本解读

(一)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氛围

班级是孩子参与的首个社会氛围的集团,在幼儿教育中,学习并不是主要的表象,教师往往采取渗透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抽象化知识的输入以及润化般的行为矫正。孩子在园内接触更多的是关于行为和认知的学习,都是借由教师的身体力行来引导,通过趣味性教学即动静结合的方式营造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氛围。因此,孩子的发展和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孩子显然更愿意在团结的班集体内进行学习。基于孩童的个体差异以及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其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都受到了环境的干预,尤其是在礼貌礼节具体到行为表现上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针对孩子间的行为差异需要拟定行为标准,参照行为标准去矫正孩子的行为,这是精力占用较大的工作环节,且这个工作环节往往是阶段性的,需要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周期有着足够的了解和研究。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生活与学习氛围绝不是书面表达可以概化,重要的还是教师的经验性总结以及持之以恒地付出。

(二)家庭生活与学习氛围

幼儿早期行为习惯的出现都是家庭环境下习得的,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疑说明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发挥了范本的作用,孩子通过看样学样,无形中对家长的行为举措进行了借鉴学习,进而落实到了个人的行为中。因此,家长如果想让孩子能够行为习惯健全,就应当积极地进行家庭教育,通过日常渗透的方式,让孩子正向的氛围中成长。形如,如果家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就尊老爱幼,尊敬教师,尊重他人个体意愿,能够热爱生活,孩子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熏陶,自然而然也就会对周围的以礼貌相待。

三、 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共育中两个关键环节的践行,两者都对孩子行为习惯的矫正起到了积极作用。家园配合能够给予孩子更为直观的学习范本,具体到幼儿园和家中都能得到关注,有效地减少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中人力因素的干预。这些培育工作需要家长和教师从孩子日常行为中进行细化剥离的,很多孩子下意识的行为就连家长都觉得是正常现象,因为也会出现在他们身上,所以家长应当积极联动教师,听取教师的观点,以身作则,跳脱出自己既定思维才能幫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发现个别孩子不能自主吃饭,需要教师在旁监督才能吃完饭,因为孩子说在家中吃饭的时候通常都会观看电视,没有电视的刺激就不想吃饭,教师应当积极和家长沟通,在家中吃饭时避免孩子看电视,以此矫正孩子的行为。

(二)让孩子充分理解家长和教师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和孩子拥有亲密的关系,因此,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也影响着孩子,片面的家园共育即家长对于孩子的在校表现呈现敷衍状态,不深入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不推敲孩子行为偏差的原因,推诿家庭教育工作,进而导致孩子也不重视幼儿园中的学习,在幼儿园参与度逐渐走低,实质上这都是家长的表现对孩子的直观映射。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在家园共育方式的调剂下朝着更加紧密和谐的方向发展,让孩子沐浴在家长和教师共同营造的关怀氛围中,充分理解家长和教师本着为他好的初衷。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成长期的优质教育决定着幼儿未来发展的高度,对其三观的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园共育的工作应当是肩负在教师和家长身上的共同任务。具体到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孩子充分关怀,避免用激进的方式纠正孩子的行为,家长也应当充分支持教师的教育工作,给予孩子舒适的家庭环境,用亲密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茹.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康晨妍.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探讨[J].新智慧,2017(28):69.

作者简介:

李静,山东省邹平市,山东省邹平市黛溪街道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幼儿教育教学改革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