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波,李彦群
(1.衡水市桃城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2.邯郸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适度的交往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当前,互联网正在越来越强烈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以微信、QQ、微博等为主的即时通讯正在加速人们的交流频率,变革人们的交流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4月发布的数据,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9.04亿,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主流交往方式之一[1]。早在2005年,就有学者关注到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运用为聋生所带来的巨大便利[2]。聋生使用网络的最主要目的是打游戏和网聊,当然也会与网友约见,网络交往转变为现实交往[3]。调查发现,中学聋生普遍喜欢网络交往,网络交往对聋生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但聋生网络交往对象局限于聋人[4]。可以说,网络交往是听力障碍学生与外界进行沟通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听力障碍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5]。在“互联网+”时代,让网络成为聋生交往的舞台,对于增加其社会认知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网络交往弥补了聋生口语发展的不足,增加了聋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开拓了聋生的知识视野,但是同时也要看到,网络有形形色色的信息,同时也充斥着情色、暴力信息,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很容易污染聋生的思想。除此之外,由于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不同,过于沉溺于虚拟空间,会使他们脱离现实生活,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关注聋生交往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引导他们,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在邯郸市特殊教育中心选取高年级聋生70人,涉及该中心七、八、九三个年级,就其网络交往现状进行调查。共发放70份问卷,收回问卷65份,问卷回收率93%,去除3份未回答完整的无效问卷(未回答完整或随意作答,判定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62份,问卷有效率为95%。
(1)调查问卷的制定
采用自编《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状况调查问卷》,先后访谈了邯郸市特殊教育中心的多位教师和管理者,根据反馈意见,对问卷的问题进行了多轮修改,并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调整。调查问卷根据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目的、对象、时间、内容、媒介、安全意识以及高年级聋生对网络交往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设定。
(2)调查问卷的实施
利用聋生的课余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实施时,特殊教育中心的老师现场进行手语翻译,解答聋生的疑问,以帮助聋生更好地理解问卷内容;调查之前,向聋生说明了问卷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并且此数据只用作研究,不会泄露个人隐私,打消学生的顾虑,保证了数据调查信息的准确性。
(3)调查问卷的处理
运用SPSS21.0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1)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目的
聋生的语言能力发展远远落后于同龄普通儿童,因此,在编制问卷时,充分考虑到聋生的理解能力,将网络交往的目的简单分为情感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三类。调查显示(表1),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主要目的是情感的需要以及在学习上相互帮助,而在普通人的网络交往目的中比较突出的自我炒作、盲目跟帖、发泄情绪等负面目的,聋生并未涉及。这充分说明,高年级聋生的网络交往的目的主要局限于自身,其知识水平及视野所限,导致他们不能把网络当作一个纯粹的虚拟空间,而是作为现实空间的替代者。
表1 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目的
态度决定行为。大部分高年级聋生认为网络交往在他的生活中比较重要。在问及无所事事的情况下,聋生更愿意进行哪种活动时,40.3%的聋生表示会在网上与朋友聊天,表明网络交往已经成为聋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2)。
表2 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态度
(2)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对象
调查显示,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对象以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为主,与聋生日常交往密切相关(表3)。高年级聋生的网络交往沾有浓重的熟人社会的气息,他们一般与生活中有来往的人交往。然而,网络交往行为具有直接性,省去诸多环节,“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让人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的愿望”,因此,也有少部分聋生突破熟人社会的局限,通过同学和朋友在网上认识的朋友为交往对象。另外,调查显示,喜欢结交“品德高尚”的占27.4%,喜欢结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占66.1%,喜欢结交“成绩优秀”的占6.5%。可以认为,网络交往在帮助高年级聋生维系原有亲情友情的同时,还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表3 高年级聋生的网络交往的对象
(3)高年级聋生使用网络的时间
调查显示,高年级聋生每天上网时间合计5小时以上的占11.3%,3-5小时的占32.3%,1-3小时占43.5%,1小时以下占12.9%,上网时间在1-3小时的比例最高(表4)。虚拟的网络空间提供了无数的资源,也提供了无数的诱惑。高年级聋生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较小,每天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消耗时光的人不在少数。
表4 高年级聋生的上网时间
关于是否会控制上网时间,结果显示,33.9%的高年级聋生完全没有控制上网时间,12.9%想控制但没控制住,46.8%有时有控制,6.4%一直有控制。数据说明,大部分高年级聋生对网络交往的时间缺乏节制,自我约束能力差,只有少部分人比较自律,能控制网络交往时间。喜欢网络交往,无可厚非,这是当今时代的生活方式,但缺乏时间管理的概念,容易造成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导致荒废学业甚至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媒介
调查发现,有74.2%的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使用的主要媒介是手机,21%的聋生主要使用台式电脑,4.8%的聋生使用平板电脑。现如今,智能手机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其拓展功能和存储空间甚至超过电脑,是使用率较高的,也是最为方便的交往媒介,对高年级聋生来说,便携又方便使用的手机是他们开展网络交往的首选工具。部分聋生表示,他们仍然愿意使用台式机进行网络交往,因为敲击键盘更加方便快捷,手机只是紧急状况下的应急之用。
调查发现,高达71.0%的高年级聋生喜欢使用QQ或微信等即时通讯,与他人沟通交流。腾讯公司表示QQ可以注销的情况下,许多聋生仍然表示,他们会把大部分生活照片上传到QQ空间,以备留存。这是因为,QQ或微信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更重要的是,QQ和微信交流对严格的语法要求较低,只要达意即可被对方理解,另外,可以大量的使用表情,大大降低聋生交流的难度。一般来说,高年级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网络交往的操作能力基本能顺利完成网络交往,尽管聋生的语言能力远远达不到同龄普通儿童的水平。于聋生而言,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粗浅的语言能力也能让聋生畅通无阻地遨游于网络之中,另一方面,便利的网络交往又阻碍了聋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导致聋生的语言发展受到限制。调查显示,高年级聋生使用电子邮件的比率较少,这与电子邮件对语言的语法和格式要求更高有关,而不像QQ或微信等之类的聊天软件一般只需要用到“词”或“简单的句子”就可以让对方理解。
高年级聋生的网络交往内容大致分为爱好、情感、理想、生活、学习等类。数据显示,45.2%的高年级聋生网络交谈时,主要讨论各自的兴趣爱好,48.4%的聋生指出他们的网络交往无明确交流内容,45.5%的聋生主要交流内容是生活中的琐事。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主要内容是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中的事,更多的高年级聋生表示在交往过程中无明确内容,表现了网络交往的随意性和日常性。
调查显示,高年级聋生在网上看到与自己观点不同时,40.3%会选择不理睬,33.9%会选择用得体的语言提出。当别人在网上对你说脏话时,43.5%的高年级聋生会选择不理他,38.7%则表示会与他争辩讨回公道,少数人会选择大方得体的回话。37.1%的高年级聋生偶尔在网络交往中使用不文明语言,14.5%经常在网络交往中使用不文明语言。大部分高年级聋生认为有必要进行网络道德宣传教育,仅有少部分人认为没必要进行网络道德宣传教育。
网络交往突破了物质世界的种种限制,突破了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等,各色人等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合适的话题,开展深入交流。然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也使得看不见的危险分布其中。因此,网络交往时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
(1)高年级聋生会见网友行为
调查显示,在被问及是否会见陌生网友时,61.3%的高年级聋生表示一定不会去,33.9%表示看情况,4.8%表示一定会去。与陌生网友见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危害到聋生的人身安全,还会危害到聋生的身心发展。部分学生表示一定会去,说明他们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学校、家庭和媒体应对会见网友引起的不良后果加强宣传,增强聋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身份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以什么身份进行网络交往,可以反映聋生的安全意识。调查显示,64.5%的高年级聋生表示看情况而定,并不会拒绝把真实信息交给陌生人,完全视心情而定,这与10年前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多数聋生会对约见网友行为做出拒绝的行为反应,有了很大的变化;22.6%的高年级聋生表示会使用真实身份,只有12.9%的高年级聋生表示用虚拟身份(表5)。大部分聋生会选择看情况决定在网络中以什么身份出现,看似是比较理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相当危险的举动。由于聋生的鉴别能力和社会经验均比较少,在面对比自己社会经验丰富得多的网络友人时,极容易掉进对方的陷阱。
表5 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身份
网络世界提供了良莠不齐的芜杂信息,需要人们过滤信息,排除无关信息尤其是虚假信息的干扰。研究发现,51.6%的高年级聋生认为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不好说,在两可之间;25.8%的高年级聋生比较信任网络信息,11.3%不太信任网络信息(表6)。虽然多数人认为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不好判断,但仍有不少学生比较信任网络信息。当在网上见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事,51.6%的高年级聋生会认为这是谣言,关掉窗口。对于在网上散布个人信息的行为,51.6%的高年级聋生认为说不清楚、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35.5%的人坚决反对,12.9%的人持围观态度。网络交往方便快捷,在网络交往中会遇到各种虚假信息,聋生信息处理能力较差,在不良信息的诱导下容易导致聋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表6 高年级聋生对网络信息信任程度
41.9%的高年级聋生认为网络交往后与朋友的现实交往没有变化,27.4%认为现实交往减少但影响不大,11.3%认为现实交往减少产生了负面影响,19.4%的聋生网络交往后几乎不与朋友进行现实交往(表7)。关于“是否因为在网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忘了原计划”,43.5%的高年级聋生表示说不清,33.9%的高年级聋生表示偶尔如此。
表7 上网对聋生与朋友的现实交往产生的影响
由于聋生网络交往的对象主要就是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他们在空闲时间会与朋友进行网络交往,但是当见到朋友时依然可以正常交往,不会因为网络而变得生疏,所以网络交往不会对聋生与朋友的关系造成影响。网络交往给高年级聋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交往增长了高年级聋生的见识,给高年级聋生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使高年级聋生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而且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展现自己。另一方面,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高年级聋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陷,使高年级聋生能很好地与周围人进行交流。高年级聋生是使用网络交往的特殊群体,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变得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于是渴望与更多人进行交往,交往的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聋生容易处于心理封闭、社会退缩、缺乏亲密伙伴等不良境地,要加强对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教育引导。
关于“上网对聋生与父母的交流产生的影响”的调查,37.1%的聋生表示减少了和父母的交流时间,27.4%的聋生表示影响不大;24.2%的聋生表示增加了我和父母的冲突;11.3%的聋生表示增加了和父母的交往时间(表8)。
表8 上网对聋生与父母的交流产生的影响
高年级聋生的年龄大约在17-20岁,依然还比较叛逆,所以高年级聋生本来就与父母交流较少。再加上在网络交往上父母对高年级聋生有所限制,关于“父母对高年级聋生网络交往的态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45.5%的高年级聋生父母同意他们进行网络交往,但是限制网络交往时间。只有少部分家长同意进行网络交往。父母与聋生缺乏良好的沟通,这就导致了聋生因为网络交往而减少了与父母的交流时间。高年级聋生的心智发育虽然低于正常青少年,但是其生理各项指标非常接近,正是青春懵懂的时期。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却是心智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极易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和观念斗争。我们认为,网络交往的增多占据了亲子交流的时间,而且,家长与聋生之间“没有共同的规范的交往工具”,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的紧张局面加剧。如果青春期的聋生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情绪疏导,不仅会使他们容易产生多疑、敏感和嫉妒的过度防卫的心理和不良的交往认识和动机,而且会影响将来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和家长要有清醒的认识,正确认识高年级聋生的网络交往。必须看到,网络交往是一种大的历史趋势,谁也不能抗拒。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互联网在生活中占的分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需要良好的网络交往能力。尽管网络交往对涉世未深的高年级聋生有消极影响,如:网络交往中,网友可能会传播不良信息影响聋生的心理健康、网络交往存在虚拟性导致聋生上当受骗等,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与现实交往相比,网络交往以网络为媒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开放性、虚拟性、间接性,比现实交往更具普遍性,没有面对面交往的压力,使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对于聋生来说,网络交往克服了手语带来的不便,更重要的是,扩大了聋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等于说网络给高年级聋生的交往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虚拟场所。因此,要正确评价高年级聋生的网络交往,充分认识网络交往的积极意义。对高年级聋生而言,正面的积极评价能够增加其自我效能感,能获得更多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建立健康健全的自我认知,以一种更加自信的方式投入生活之中。通过正面积极的评价,降低高年级聋生在网络交往上的负面认识,减轻其经常性使用电子产品带来的心理压力。
高年级聋生恰处于青春期的转衔阶段,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在网络交往中应该让聋生学会保护自己。聋生是渴望与人交往的,但由于自身的情况,网络交往的对象以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为主,往往缺乏信心和技巧。因此,学校和家长不能单纯的限制聋生网络交往,而是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学校是聋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是引导聋生科学交往的最有效途径。应该针对高年级聋生的年龄特点,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教育原则,引导聋生开展网络交往。首先,回应聋生的请求,加强网络道德宣传教育,引导聋生上网时使用文明用语,用语得体大方,多使用尊称,诚实守信等,遵守网络交往的道德和法律规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交往氛围。其次,不定期举办网络安全讲座,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引导聋生防止网络虚假信息,使聋生意识到与陌生人网聊会被骗,与陌生网友见面会有一定的风险,增加安全防范意识,过滤网络信息,对陌生人保持警惕。总之,让聋生理解沟通的技巧、丰富聋生的生活、让聋生领会交往的重要性。学会交往是教育的关键,会直接影响到聋生一生的发展,老师和家长要真正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去趋利避害,让网络帮助聋生发展得更好。
高年级聋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网络交往环境,良好的网络交往环境是创造规范健康的网络平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通过建立积极健康安全的网络互动平台的同时,可以尝试建立多类型学校的活动,增加现实场景中的人际互动交流,如夏令营等活动,实现现实和网络有机结合,更好地帮助和促进听障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丰富聋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以微信为例,可以建设一定数量的微信群,微信群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普校学生,既能够增加学生建立和训练人际沟通,也能够让聋生和普校学生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增进他们的相互了解,跨出聋人圈,通过网络的便捷性建立积极的人际互动,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而且,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避免聋生形成网瘾。不管对谁来说,时间都是宝贵的。教育主管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清理、净化学校附近的网吧环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净化学校周围“环境”。同时也要净化网上环境,利用网络技术识别和屏蔽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