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国家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涉外烹饪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烹饪英语教学也无可厚非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专业。本论文主要是阐述烹饪英语教学应结合学生学习现状,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堅持以生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培养出优秀的实用型涉外烹饪工艺与营养的专业人员。
[关键词] 烹饪英语;以生文本;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 俞慧中(1988—),女,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5-0135-02 [收稿日期] 2019-10-16
在国家大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的助推下,烹饪及酒店管理因其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无可厚非的成为了重点专业。随着中国烹饪在世界饮食界的作用和地位不断上升以及中西方烹饪技术的日益融合,烹饪专业学生拥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一、烹饪英语的特点
1.专业词汇繁多且表达方式独特
大量的烹饪专业词汇及表达方式采用派生、转化、合成等构词法构成,这些生僻词汇专业性强,是学习的难点之一。
2.语法较多且句子结构复杂
烹饪英语涉及的句型往往叙述的是客观的过程,大量使用定语从句及被动语态,比对普通英语表达方式理解要求高。
二、烹饪英语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1.学生基础薄弱、重工艺技能,轻文化知识学习
高职院校的烹饪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还是停留在基础英语学习层面,与烹饪岗位的职业需要严重脱节。教学之余,发现烹饪专业的学生观点中,常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观念,比如“做的中国美食,厨房碰不到老外”,“英语基础差,更不要说复杂的专业英语了”,等等。
通过对学生思想深入了解和分析后不难发现,这些想法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点:首先,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目光短浅,与时代发展不符;其次,对自己的未来岗位不够熟悉,没有认识到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前景;最后,对烹饪专业英语课程不了解,盲目的认为专业英语学习方法和基础英语的学习方法都一样。
2.教师队伍专业知识缺乏、教学方法滞后,教学内容缺乏实践应用
目前很多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的模式,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忽略了语言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由于在实训课堂缺乏对所学的烹饪专业英语的运用,缺乏在实际语境中的操练,学生难以体会到烹饪英语的价值与乐趣,也难以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所以学习效果不理想。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职业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应该突出其实践性和专业性。在烹饪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做到内容科学,内容实用。
三、以生为本,探索烹饪英语教学新模式
学校教育的人本管理就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让教育回归本位,就是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人本管理。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尊重主体,通过人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激励型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达到师生互动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希望能够在烹饪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人本管理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培养兴趣和树立信心是首要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通过学习烹饪英语,希望能够吸收更多的烹饪专业知识,而对于英语本身的语法、词汇、句型等知识重视不够。另外,他们想多了解一些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融入烹饪英语的趣味性,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例如,观看国外烹饪视频,学生在学习地道表达方式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国外美食的制作方法。比起书本上相对生硬和刻板的表达方式,学生更希望多接触真实工作场景中会出现的英语对话和表达。烹饪英语包含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这需要老师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以兼顾课程的专业性与趣味性,也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成就感。
2.以生文本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应采用形式丰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英语教师拥有烹饪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烹饪英语的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而烹饪英语课则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在语音教室或者实训室,以培养学生将英语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沟通合作的能力。
例如,笔者将教学班级分为四个组,小组成员分担任务,从开采购单、采购原料、制作、装盘等各个环节。在授课宴席制作环节的课前,学生可以在网络搜集各类肉类制作的方法,在实训室尝试制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利用英语进行情境对话,最后将菜肴的准备与制作的过程以演讲的形式在语音教室向全班展示分享,老师则负责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词汇句型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性指令词汇。
在这过程中,学生对肉类原材料、采购、烹饪方法、出品效果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融合练习。整个过程,学生高度参与,既学习了词汇与句型,又模拟了实践操作流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达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效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3.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教学内容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引用,可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结合。由于烹饪行业的特殊性,例如不断出现的新式菜品名称,某些较难翻译的中餐名词等,对专业词汇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均要求较高。
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高效的烹饪英语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途径。烹饪专业英语教学应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将互联网资源与课本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丰富课程形式,重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出同时具有专业技能和英语能力的复合型职业人才。
四、结语
烹饪英语作为一门融合了英语与烹饪的复合型课程,其特点显著,对教学要求较高。而授课者在人本管理的视角下,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模拟情境法、小组讨论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将英语文化知识学习带到实践课堂,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涉外烹饪工艺与营养的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德胜.走向教育创新之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吴冬琦.结合学生需求反思高职高专烹饪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J].高教学刊,2015(15).
[4]李永芳.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教改创新[J].英语广场,2016(3).
[5]何雅丽.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