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互动共生的关系以及与乡村振兴现实需求存在的矛盾,结合职业教育的学科特点,从办学体系、专业建设、课程模式、师资保障四个层面进行探索,为对接乡村振兴需求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需求;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适应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8JWZ11)
[作者简介] 崔志莉(1985—),女,山西阳泉人,教育学硕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5-0001-02 [收稿日期] 2020-04-13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强调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及要求[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乡村振兴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贡献最为直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对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需求的职业教育[3]。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还存在矛盾,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
二、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互动共生的关系分析
(一)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国家工程,职业教育在其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一,提供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大量新型职业农民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其二,提供智力支持。乡村振兴所需的智力因素离不开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既能促进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又是促使其快速掌握生产所需的技术技能,为就业及脱贫致富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其三,提供技术支撑。乡村产业的知识化、科技化、信息化均需借助职业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力量,职业教育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乡村振兴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职业教育内涵式、融合式、跨越式发展。其一,推动职业教育扩大规模。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使得职业教育的生源更加多元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群体正是乡村振兴发展所需的人才;其二,推动职业教育提升质量。对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实用,办学功能与培养能力得以内涵式提升;其三,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基于精准脱贫的需求,乡村振兴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了新境界。
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现实需求存在的矛盾分析
(一)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匹配度较低
职业教育应培育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然而,职业教育本身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及农村实用人才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在城镇化进程下,大量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导致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供应不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农业劳动力结构不够优化,总体素质偏低,导致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匹配度较低。
(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乡村振兴产业结构对接不紧密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的互动协调性不够,在专业建设上未充分关注区域发展实际需求,而是多开设一些热门专业。种植、养殖类专业与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对接不紧密,与现代化大农业生产需求匹配度不高。又如高职院校开设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趋势不够协调。智慧服务型农业领域以及诸如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与管理类专业开设不足。
四、基于乡村振兴需求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分析
(一)办学体系层面
乡村振兴战略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其提出了改革需求。职业教育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下智慧农业发展要求,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政府主导作用尤为关键。表现在:其一,地方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教育、人力资源、农业等多部门联合出台政策规划,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保障,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建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效形成二者互动发展;其二,地方政府要发挥桥梁作用,为高职院校与乡村牵线搭桥,指导职业院校结对帮扶,包片帮扶,送教下乡、进村办班;其三,地方政府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紧密结合农村建设与发展需求,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学习实践活动;其四,地方政府要整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引导和支持部门联合、创新培育形式,逐步完善集学习、研究、实践于一体的与乡村发展需求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二)专业建设层面
高职院校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化校地联动、校农融合,围绕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尤其是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求,探索开设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农民学习规律的专业,注重专业的实用性,促使乡村人才快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术。如围绕绿色智能的农业生产方式开设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确保农业从业人员能將所学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三)课程模式层面
其一,系统性的学历教育与经常性非学历培训并举。一方面,抓住高职扩招的契机,继续做好传统的系统的学历教育培养,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另一方面,经常性组织开展应用导向的短期教育培训和服务,开办职业农民定向培养班,开展农业实用新科技培训等,增强其在农村致富或进城务工的技能;其二、要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为适应乡村发展需要,除了传统的工厂、车间、实训基地外,职业教育的实施场所还应结合乡村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将教学搬到田间地头,将教育办到生产一线,依托村委会及乡镇企业等实践基地开设田间课堂,搭建了农民职业教育培养平台,增进专家教师与农民之间的互动教学,保障农民不离地便能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在产业链上培养人才;其三、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搭建乡村网络教学平台,推动网络教学和远程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服务进程,不断改善职业教育供给。规范数字化职业教育建设标准,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四)师资保障层面
职教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起着保障性作用。其一,要依托农业职业教育,组建种植、养殖等师资团队,聘请了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农业管理部门、涉农企业技术专家及农村技术能手等走进课堂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其二,提倡在线学习方式和远程培训模式,及时更新知识库,紧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其三,加大对乡村职教师资的政策支持,鼓励农业、园艺、养殖等专业学生回乡就业,充实基层职教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EB/OL].http://www.12371.cn/2018/09/27/ARTI1538000221034483.shtml,2018-9-2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04/c_1122366449.htm,2018-2-4.
[3]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s://finance.sina.cn/futuremarket/ncpzx/2019-02-20/detail-ihqfskcp6796484.d.html,20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