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教学设计中的三个一致性

2020-09-10 07:22盛仕英
高考·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教材高中政治

盛仕英

摘 要:设计更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更关注评价的诊断和调整作用而不是评价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建构和感悟而不是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这种设计通过目标的确定来设计达到目标的线路图,通过活动的设计和学生表现性的评价来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一致性: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一致,教-学-评一致,教学起点与学生实际水平一致。

关键词:逆向教学;高中政治;新教材

传统教学设计一般采用“教材——目标——教学”的设计思路,逆向教学设计不同,强调的是“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而不是从我们所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中导出。”它由美国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于1998年创立。它“强调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起点,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指向促进目标的达成”。

这种设計更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更关注评价的诊断和调整作用而不是评价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建构和感悟而不是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这种设计通过目标的确定来设计达到目标的线路图,通过活动的设计和学生表现性的评价来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一致性。本文以新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例。

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一致。

传统教学往往从教材或者背景资料出发,用教材来解释背景资料,或者用背景资料来印证教材,这两种方法都是从输出端考虑,而不是从学生这个输入端来考虑的,逆向教学设计把学生要达到的目标作为设计起点,而教材和背景资料都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这就要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这正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科逻辑是相对固定的,而实际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政治学科提倡议题式教学,议题的选取和分析都应该从生活逻辑出发,解决真实问题。

1.解决真实问题。鼠年伊始,一场始料未及的病毒把我们关在家里,但是我们从未为停电停网担忧,为物资缺乏担忧,疫情得到控制,我们的家人恢复就业,近期的地摊经济更是大国重启的生动注脚。大国战疫,是举国上下,通力合作的大篇章,既有一线抗疫的,也有生活保障,更有复工复产。所以本课的生活逻辑体现在三个篇章上:一线抗疫篇,生活保障篇,复工复产篇。每一个篇章都有不同性质的企业参与,在选材时选取了既有代表性,又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企业,由此统领三个子议题: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统一起来。

2.激发真实情感。对这次疫情的全方位分析,无论什么角度,都要给学生传递正面的情感。本课的设计从选材到设问到活动设计,从设计内容到课件展示都内含着对国家和家乡的认同。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多角度展示国家的政策和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担当,展示镇江本土资料。通过文字资料展示国家电网混改的过程,让学生在辨析中产生辩证思维,了解国企混改的历程和意义。呈现最新的关于国企混改的政策,让学生掌握国企混改的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把国家宏观政策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一定的政策把握能力。通过生动活泼的图片和视频,展示疫情下我们生活物品的丰富,并用国外视频来产生强烈对比,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补充养猪合作社等知识,让学生对集体经济有感性认识,一张关于合作社的企业登记信息,无需多说,就可以加强学生对市场主体的理解和法治意识。

“教——学——评”一致。

逆向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要达到的效果来组织教学和评价,这三者是一致的,不能割裂。而我们往往忽视评价的作用,多采用纸笔测试和终结性评价,不能发挥其诊断和调整作用。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表现性评价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

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与结果做出判断。”[1]为了判断学生在任务中的综合表现,本课教学设计了对应的评价量表。

围绕“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呈现了镇江市长推进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工作的材料,设计任务是:探究政府如何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量表不仅强调知识运用,也关注学生基本思维如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等,同时关注综合和逻辑等高阶思维能力,强调学生在情境中的情感体验。

2、评价设计的时间。逆向教学设计中,评价是为目标服务的,所以当目标确定之后就应该设计对应目标的评价,把评价嵌入教学之中,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调整作用,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上的任务设计是紧扣目标的:

目标3.通过阅读本土资料,了解集体经济的表现形式,探究相关材料,分析政府如何帮助集体经济发展,形成法治意识,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三、评价时间的设计。

传统教学的评价往往是在一节课的尾声或者一节课后,“要么把评价看成教学过程的总结或结尾,要么看成是教学过程之外的测验或考试”,甚至有评价与教学脱节的现象,因为评价功能的缺失导致目标的引领作用不能实现。逆向教学设计的评价是不断调整教学行为以接近目标的过程,因此评价的时间应该是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

教学起点与学生实际水平一致。

如前所说,传统教学往往从教材出发,或者从生活案例出发,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从学生的真实水平出发。逆向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要达到的效果,而对能够达到的效果的思考必须是建立在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上的

1.清楚为什么而教。以教材为出发点,往往教师只知道教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教。本课的教学如果只从教材出发,一步一步分解,那么教师需要讲清楚如何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和如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知识角度来说,本课体系非常清楚,只需要案例来印证即可。实际上,本课教学还应该紧扣“毫不动摇”,这几个字内涵丰富,既有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同和经济规律的把握等素养要求,也有对政治课一个核心概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理解。“两个毫不动摇”挂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的,也就是政治教学里一个重要的“大概念”。因此本课在设计时,更注重案例为大概念服务,更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实际上,在这个大概念的引领下,第一课的两个框题完全可以重新整合。第一课时讲公有制经济,第二课时讲非公有制经济,而不是拘泥于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一部分的内容理论性很强,给教学带来难度。其实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在历史课上,学生都已经部分学习过,所以教学要避免重复,把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更多地放在对大概念的理解上,对政策的理解和使用上。本课教学最后设计了一个回信的活动,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企业的生产、民营企业的担当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清楚学生不知道什么。学生的掌握程度往往与我们所想的有偏差。很典型的一个案例是,党和政府的宗旨等相关知识的考察,学生往往正确率不高,我们教师不断地去重复这个知识点,而实际上真正的难点是,他们不知道最高政府叫国务院,分不清纪委和监委,不知道主席和书记的区别。这是由学生的脱离生活的经历造成的。一个学生,如果连自己身边的政治现象都认识不清,何谈政治素养的提高呢。所以本课的设计,运用了大量本土案例,出现了镇江市委书记和镇江市长,以及镇江本土的行政机构名称。尤其是在集体经济那里,呈现了镇江的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信息:句容市白兔镇双丰家庭农场—种养;丹阳市陵口镇晶晶家庭农场—粮食;镇江市丹徒区锦绣果品专业合作社等,呈现了专业合作社的企业注册信息登记图,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合作社,直观感受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感受政府的监管。

逆向教学设计,以终为始,给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和建构的过程,在收获和感悟中培育学科素养,这种教学设计方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3.

猜你喜欢
新教材高中政治
简论新教材下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