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核心素养进行习题讲解

2020-09-10 07:22黄春兴
高考·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考题物理核心素养

黄春兴

摘 要:高考试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对学生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我们的物理课堂也要这一评价体系为依据,紧紧围绕四个维度开展教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我们一线的物理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实实在在的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习题讲解;高考题

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核心素养从学习的最终结果判定了未来的人才形象,“意见”明确提出所有的学校要从学生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各自学科的教学工作中。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相应的物理知识,物理技能、思想与方法逐步内化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具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格。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意见指出,高考物理对学生各种相应能力的考查,实质上就是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例如对推理能力的考查,就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考察;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就是对物理观念的考查;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就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的考查;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就是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考查;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就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考查。在平时的习题讲解中,我们也要以意见为指导,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紧扣核心进行授课,下面笔者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测试1卷中的第18题为例进行剖析。

题目:如图所示,abc是一个固定的竖直面光滑轨道,ab段水平放置,其长度为2R;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段相切于b点。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一直受到一个大小等于其重力的水平外力,从a点由静止出发,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过程中的机械能的增量,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2mgR B.42mgR C.52mgR D.6mgR

这道题目以新课标“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方案为依据,惯切执行考试大纲,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聚焦高中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提高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取加工关键信息的能力、建构模型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考察,进一步提高物理命题质量,突出素质教育的鲜明导向,引导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助推发展素质教育。本题考查动能定理、机械能等力学的基本规律,考生要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并结合所学到的物理规律作出进一步的推理判断,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彰显了高考命题的凸显学科特点,强化关键能力这一个特点。下面笔者以此题为例,探究如何在讲解中紧扣核心素养。

一、物理解题要注重对物理观念的培养

题目中轨迹的最高点,很多学生认为是C点,一出手就掉进题目设置的陷阱。之所以容易掉进陷阱,就是没有理解物理概念所造成。轨迹的最高点,应该是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的位置,即图中的d点,而C点只是图像中的最高点。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物理概念的剖析。主要有几种方法:1、用多种方法,形成物理概念,比如类比、演绎、温故等等。例如,在复习结合能和比结合能时,我们把这两个概念和和班级总分和平均分相比较,学生就会豁然大悟。2、讲解法,对出现的物理概念,要注意从物理普遍现象中抽取出共同相关的东西,所谓某个概念的关键意义就是指这个。例如抛体运动的最高点有什么共同的特性呢?就是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理解了这点,学生对本题就不会一出手跑错方向了。3、对概念定义中的关键“字”、“词”要咬文嚼字,对概念的定义要进行一个个字的讲解,有必要的话要抽取字词讲解,特别是关键的“字”、“词语”。例如学习判断楞次定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就要和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楞次定律。4、阶段法,物理概念是发展的、进化的,某个特定的概念可能只在某个时间段或者在某个空间适用,而且学生的认知也有阶段性,所以概念不必一次讲清,注意物理概念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只要突出其本质的一面就可以了。不苛求概念的严密性,与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不是矛盾的。5、了解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先入为主概念”,学生在学习某一物理概念之前,脑子里已对这一概念形成的错误认知。学生在学习某一物理概念之前头脑中不可能是一片空白的。比如讲解加速度这个物理概念,可以和学生剖析生活中的“爆发力”这个先验概念。

二、物理解题教学要注重对物理思维的培养

本题考察了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物理情景的建构模型的能力,综合了受力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功能关系等知识,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所以平时在习题讲解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通过一题多解来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把题目进行延伸,一题多解。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的思维途径,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一题多借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借,提炼解题技巧,把思维引向深入。同时能够加深对出现的相关概念、相关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诱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

此外还有等效重力法等等。

如此课堂,通过一题多解,多方面拓展思维,既能使得學生的注意力不断得到集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三、物理解题教学要注重对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在平时的习题讲解中,教师还可以主动改题目或者让学生动手改题目,一题多变,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多维度发散思维。

一题多变是题目本身的构造发生变化的变式,一般是变换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或者将某项条件与结论交换,变换题目的情景等,而题目所考查的实质不变,变化的目的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剖析题目的本质。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就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通过与原题比较关联,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变化中领会并总结出一套解题方法,在变化中发现规律,从变化中发现“不变”,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一题多变”的常用变换方法有:1.变换命题的某个条件;2.保留条件,深化结论;3.讨论命题的特征;4.生根延枝,图形变换;5.接力赛,一变再变等等。

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较长或很长时间,有了变式题,学生的注意力就能不断的集中,效率自然提升,通过这种师生一起进行的多维度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态度。

比如教师可以问:此题还可以求什么?从开始到最到点的过程中,最大速度的位置在哪里?最大速度是多少?这样修改题目,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比如教师提出:结合我们学习的最高点模型(轻绳和轻杠),这道题目可以怎么改呢?有些学生就想到了如右上图的模型进行探究,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发散,实验探究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和提高,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就得到了培养。

高考试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对学生多层次的评价系统。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https://wenku.baidu.com/view/1ba9a61f964bcf84b9d57bee.html

猜你喜欢
高考题物理核心素养
留言板
一道2017年高考题的解法与推广
等差数列各项绝对值的前n项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