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摘 要: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有效的缓解学生日常文化课程的紧张情绪,并与文化课学习形成“劳逸结合”的优化教育模式。但是当前中学体育课程中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互动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趣味田径教学法应运而生。本文针对趣味田径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进行分析,探索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趣味田径教学法;中学体育;教学中实践;运用策略
趣味田径教学法是近年来体育教学的全新理念,基于对学生兴趣的有效引导,采用情境化、趣味化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体能改观。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田径体育教学中对于趣味田径教学法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更好的将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在体育教学实践当中,需要针对其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化分析,并正视当前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短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策略调整。
一、趣味田径教学法的特点以及优势
(一)趣味性教学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年龄段,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发育有着重要而且深远的作用。趣味田径教学法,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学习思维拉回到课程本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教学活动中有更加愉悦的心情,同时趣味田径教学法还具有游戏性和竞争性,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整堂课学生都能始终保持着学习热情[1]。
(二)竞争性激发学生好胜心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首先是老师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其次是老师将动作要领通过实践进行信息传递,最后则是学生对老师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形式单调且乏味,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度。而趣味田径教学法则有效的在教学中融入了竞争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通过竞争比赛让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并形成了良性的课堂互动氛围,还有助于增长学生们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激情。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
体育教学包括多个方面和多个环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熟知相关体育知识理论,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趣味田径教学法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框架和局限性,既有单人性的竞技比赛,也有多人化的团队配合,因此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以及团队配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提供了优质保障[2]。
二、中学体育课堂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因素
(一)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生的主观意愿是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但是需要有足够新奇有趣的事物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时候,那么学生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索。根据学生这样的特点,体育老师的教学课程也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思想束缚,基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课程研发,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运动爱好。
(二)学生的学业负担
在传统观念当中,很多人认为学生应该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但是一味的强调文化课程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只有将文化课程与体育课程有效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学习效率优势,体育课程并不会影响学生其它课程的学习,相反还会以“劳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效率。但是目前中学生的学业任务非常重,学生的课外时间和业余时间常常被文化课程所占据,即便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选择休息,而不愿意耗费体力进行锻炼。因此科学有效的安排学生的课程时间也非常重要,注重学生的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3]。
(三)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正规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是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目前很多学校体育老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形式较为保守,按照理论讲解、动作演示、动作模仿三个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课程更像是“走马观花”,虽然理论基础已经全面的传达,但是没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对于学生的教学方式也不够科学合理。体育课程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体育内涵和体育精神,同时也要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快乐,并愉悦身心。
三、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一)趣味田径教学在热身环节的应用
热身环节是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于保护学生关节、激发学生运动细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学生运动加速过量而造成的肌肉和骨骼损伤。传统教学方式中,对于热身环节主要是跑跳以及一些简单的动作为主,内容较为枯燥单一,学生们很难提起积极性和主动性。趣味田径教学法可以在热身环节中增加趣味性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团体跳绳、蛇行跑、弯腰捡球往返跑等都可以增加热身的趣味性。另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趣味热身创新,例如采用“听口令做相反动作”等游戏,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热身环节的运动量要有一定的限度,老师不能让趣味田径教学方式过分的消耗体能,而导致后期的正常教学课程无法开展[4]。
(二)趣味田径教学在技能教学的应用
田径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消耗的能量也较大,因此老师要注重学生有氧体能以及无氧体能的综合训练,其中的技能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基础,老师将基础知识向学生进行传递,但是学生也需要自己的不断参透,才能理解运动的合理性和提高方法。采用趣味田径教学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项目进行分析和融合,趣味性主要以提升课堂氛围为主,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逐步掌握技能与技巧。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项目中,常常都是老师将技术要领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反复的练习同样动作,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情绪。趣味田径教学法则可以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老师可以将“多人跳远接力”、“跳格子”比赛等环节融入到教学当中,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在反复的运动中寻找到乐趣,增加课堂良好体验感。技能教学的重点就是单独动作反复练习,因此区域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良好的氛围中逐步掌握基础技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趣味田径教学在恢复教学的应用
运动后的拉伸与恢复对于学生保持身体状态,放松肌肉具重要作用。首先老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身体状态和能力特征,因为每一个学生具有不同的运动基础和生长环境,因此体育的教学不能将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而是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常常在异常运动消耗量较大的课堂后出現不适的症状。其次,老师要通过运动拉伸和运动恢复帮助学生调整身体状态,例如在中场跑的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双腿常常肌肉紧绷、血管暴增,课后的放松与拉伸可以有效缓解学生不适的症状,但是单独的个人拉伸,很多学生则应付了事,老师可以采用趣味田径教学法,让学生统一做一下拉伸操,围成一个圆圈,还能相互沟通和讨论,促进彼此的相互监督,也可以双人配合进行腿部拉伸,以确保学生足够的恢复运动。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教育更加强调对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体育教学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教学不应该“循规蹈矩”,而是要富有创新精神。趣味田径教学法基于学生的兴趣点,不断开发课程,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乐趣,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双重提升。体育教师应注重趣味田径教学法在热身环节、技能教学环节以及恢复教学环节的有效应用,将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为学生打造强壮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吕斌.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探讨[J].神州,2020(14):147.
[2]侯玉萍.新课改背景下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4(14):161-162.
[3]张建龙.新课标理念下开展趣味体育教学活动探究[J].才智,2020(11):171.
[4]盛欣.趣味教育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2020,17(1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