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法视角下中国形象呈现

2020-09-10 07:22戴亚红陈可欣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媒体报道多模态

戴亚红 陈可欣

摘要: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媒体针对疫情进行大量报道,成为中国形象塑造的重要语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本文基于视觉语法理论对媒体话语中的视觉模态进行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及价值取向上的研究,由此解码模态组合中的信息传达,剖析模态背后暗含的话语斗争,并在此基础上为世界舆论场的“中国发声”提供思考。

关键词:视觉语法;多模态;媒体报道;中国形象;新冠肺炎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063-04

一、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在疫情中的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褒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中国政府采取了非同寻常的措施来遏制疫情,这是值得称赞的。”[1]但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污名化中国不当、不实言论,以《华尔街邮报》“亚洲病夫论”为代表的媒体有节奏地抹黑中国,中国新冠疫情的负面舆论充斥海外一些媒体。国际信息流动决定了媒体国家形象,媒体作为大众认知的主要渠道,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中国行动及成果的评判,检视国际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是构建中国海外形象的重要环节;如何利用海内外媒体的信息流动,进行中国形象的“内外合塑”,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命题,更是国际传播的新挑战。

二、多模态报道话语与视觉语法

报道话语具有典型的多模态特征,正如索绪尔和韩礼德等学者对社会符号学的期望,新闻报道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社会符号,有极高的实践研究价值。具有高社会实践性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MDA)因而在媒体信息传播研究中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模态指交流的渠道与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2]。多模态话语是指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标等的复合话语,或者说任何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3]。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继承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观点——语言是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提出了纯文本外的符号系统意义,将过去的副语言作为视觉模态、听觉模态等来研究。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中,媒体运用文字、图像、漫画以及颜色、版面布局、报道篇幅等多种模态手段,诠释多模态的视觉话语意义。各模态之间相互协调,营造语境意义,从而在报道互动中构建中国的国际形象。克里斯和勒文在《阅读图像》一书中针对多模态话语中视觉模态提出的视觉语法(Visual Grammar,VG)对媒体话语分析更具针对性。本文拟通过视觉语法,研究意义表达与理解之间的差距,一方面通过多模态系统更大限度地传达中国声音,缩小表达差距,达到对外传播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提高海内外读者对携带有抹黑中国模态的媒体语篇的警惕性。

三、视觉语法视角下媒体涉华疫情报道话语分析

克瑞斯和勒文在视觉语法中探究了视觉模态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为以视觉模态为主的媒体报道话语分析提供了充分的指导,在他们看来,“视觉结构并不是只对‘现实’结构进行复制,恰恰相反,它们生成的现实世界的各种图像,是与那些生成、传播和阅读这些图像的社会机构和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4]这一表述为海内外媒体疫情报道分析提供了有效的理据。

(一)再现意义

克瑞斯和勒文将模态语义关系分为概念再现与叙事再现两大类。“概念再现”关注模态中的象征元素及象征性属性与暗示。“叙事再现”指对模态叙述内容在时空的再现,包括行动过程、反映过程、言语和心理过程。模态的再现是媒体叙事的重要手段,各象征模态在其中高度凝练地表达信息。

在China Daily(《中国日报》)发布的一组中国对外援助图中,采用中国与受助国的建筑物大图,中国的紫禁城角楼位于图片上方,下方有泰国曼谷大皇宫、希腊帕特农神庙、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等。这些名胜具有极强的国家象征意义,尺寸较大、色调显眼,且与图正中位置的医疗物资实拍小图形成对比。由此,图像象征就由文字和小图构建的捐助行为本身向文化暗示转向,紫禁城在文化层面的共振放大了中国责任与文化底蕴,是中国大国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这种象征性恰如日本在给中国捐助物资时使用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语,放大了中国民众心中日本的传统诗性形象。在媒体报道事件中,概念再现模态作为关键要素,概念越知名,代表越显著,新闻价值越大,形象塑造也愈发完整。

漫画是西方媒体报道的重要模态,在报纸、杂志上大量运用,而漫画中的符号暗示往往也成为西方媒体暗中污名化中国的惯用伎俩,包括龙、人民币等。疫情报道中,西方媒体通过大量的符号暗示,企图将污水泼在中国身上,塑造中国强势、不负责任的负面形象。因此,针对象征性模态,增强剥离能力是必然要求。

图像動作(imageact)是模态叙事的重要表现。《经济学人》在一组抹黑中国、名为“即将到来的撞击”的图片动作中,在中性的文字表述之外,企图通过动作向量引发“中国病毒论”联想,让受众被动接受模态下隐含的西方媒体恶意叙事。

(二)互动意义

“图像可以造成观看者和图像中的世界之间特定的关系。他们以此和观看者互动,并提示观看者对所再现的事物应持的态度。”[3]互动意义主要通过距离、接触、视点和情态实现。接触是指视觉模态与读者之间建立的联想性关系,包括索取行为和提供行为,多发生在模态中人物与读者的目光接触中。距离由社会关系决定,如特写、前景代表更亲密的近距离。视点有仰视、俯视、平视,象征参与者间平等或不平等的关系。情态主要关注色彩语法,包括饱和度、色调、深度等。在中国抗击新冠的战“疫”行动中,专家、医护,民众、领导者都在亲身讲述战“疫”故事,大量针对人物的报道涌现。

报道中,有一个特殊人群的战“疫”故事得到大量特写化处理:在华外籍人士。知名自媒体“歪果仁研究协会”通过以色列籍高佑丝、美籍李星悦等人士,向读者展示海外疫情新闻,驳斥外电污蔑中国的言论,充分肯定中国战“疫”效率;人民网刊登了来自也门共和国的法瑞斯撰写的特稿《中国与对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智能战争”》,总结中国疫情防控经验……海内外官方媒体、自媒体都大量报道了外国人在中国参与战“疫”的事迹。这些外国面孔有效地拉近了报道与海外受众的社会距离,肤色、神态、口音等诸多模态合力构建了客观性和接受度更高的接触关系,对信息内容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加强了中国故事的舆论渗透力,成为全球化时代中国故事的典型。

颜色是极具代表性的情态符号,在信息传达上具有高度“浓缩性”。瑞斯和勒文认为:“过高的色彩饱和度和过多的细节这类的高情态模态会带来夸大的不真实感;当饱和度较低时,我们易产生非世俗的虚假感。”[4]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读者对报道内容性质的判断——积极或是消极、真实或是虚构。《经济学人》在关于武汉封城报道所配漫画中,新冠肺炎、城内医护人员、城外戴口罩居民等都填充了鲜艳的红色,病毒、皮肤、防护服上一致的高饱和度红色渲染了中国疫情的“紧张感”和“严重感”,贬低武汉封城行动。这种颜色的高模态引导是刻意且不实的。诚如克里斯和勒文所言,过高的色彩饱和度,过多的细节这类高情态更具不真实性。

而在国际报道中,也存在值得学习的颜色视觉的报道,如意大利版Vogue杂志在4月10日发行了一期“纯白”的杂志封面,用以表达尊重、重生、静默、黑暗之后的光芒,更象征了以白衣制服为代表的一线医护人员,呼应“白衣执甲”的感人事迹。简单的颜色模态蕴含了大量超越文字层面的情感,不需要通过任何其他媒介、翻译就带来了强烈的全人类范围内的情感共振,一如Vogue在1945年发布的蓝天白云封面,简单的蓝白二色带来二战结束后世界久违的宁静感,发布人自身的情感感受与外界认知达到高度一致。关注并正确解读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色彩叙事”能够给中国当下媒体话语自身感知与对外表达中的形象错位带来启示。

(三)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包括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实现的,如置于上方的是“理想的”,而置于下方的是“真实的”。“理想的”指它是信息的理想化的或概括性的实质,因此也是信息的最显著的部分[3]。显著性是指视觉模态在尺寸、色彩、前景化、文化等元素作用下,对读者吸引力聚焦的不同程度。“取景”指是否有取景手段,用于变现图像元素的有无。

信息视觉传递的速度往往决定了报道的吸引力与效果。在媒体报道中,构图版面作为先于内容呈现给读者的信息,可以“胜千言”。China Daily网页中(图1),放置在第一阅读顺位——左上角的“Ten photos from across China”(来自中国的10张照片)持续报道了疫情期间的中国生活缩影。版面在根本上表达了一种话语态度,通过这样的头条,形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动态表现,戴着口罩的中国公民乐观生活的状态成为版面中的突出,读者在信息值模态中建立对国家的形象认知,因而中国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国际形象得以塑造。

在排版技术发展的现下,显著值的实现日益多样。传统的文字标题也可进行解码:《卫报》在报道标题“FACT CHECK:Is Chinakilling over 20,000 coronavirus patients?”中,将“FACT CHECK”全词大写,在同版面其他仅首字母大写的新闻标题中分外扎眼。结合“kill”一词不难解读出该标题蓄意对中国进行污名化的不争事实。这则报道中版面构图模态带来的负面话语立场,对中国疫情的国际认知造成损害。所以,版面构图在很大程度上隐藏了话语态度,表达了配合文字报道或正面或负面的话语立场。只有通过积极解读,甄别其中暗含的话语态度,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增强国家形象构建意识与能力。

(四)海内外媒体的报道取向

海内外媒体以多模态复合的涉华报道构建起各不相同的中国国际形象。通过视觉语法的分析,我们看到海内外媒体在报道取向上的差异。其中意识形态层面的深层斗争可见一斑。“图像和语言一样,对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既具有复制作用,又具有重新建构的作用。”[2]基于模态的具体分析,我们需要看到决定西方媒体报道取向的现实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关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的积极思考。

疫情期间,西方媒体公然发表中国“亚洲病夫论”、武汉封城“无人权论”,美国媒体更是自我陶醉于“blameshifting”(“甩锅”)的政治伎俩。这些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大规模流动,造成了诸多国家民众对中国疫情实际情况的误解。除这些直接的“脏水”外,还有大量媒体报道有节奏地抹黑中国,表面较为中立的文字层面下利用多模态承载信息,这种“春秋笔法”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信息流动的走势。综合看来,“中国病毒”的污名背后隐藏的就是从未停止的“中国威胁论”,是舆论操控下中西对立的“新谬论”。这种带有政治、经济、文化多重打击目的的报道取向是尊重生命与科学的全球公民应大力拒斥的。

中国媒体在全民战“疫”行动中,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防控宣传,实时辟谣,信息公开……同时积极向国际社会分享经验,相关部门积极应对,报道语篇中增加了更多高客观性模态,如直播、新闻发布会、第三方自媒体报道等。在真实性的保障下,中国负责、真实的形象重新得以塑造。综合看来,我们可以领会到中国民众战“疫”乐观、坚定的核心态度,更深地感受到“命运共同体”的昭示。我们期待通过海内外媒体将中国疫情防控的客观事实展现给国际社会,更期待中国媒体能够更积极地介入相关事件的报道,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

四、中国声音走向英文舆论场

“海外媒体对国内舆论阵地的穿透力正在增强,与海外媒体在国内的交锋越来越值得重视,这意味着对内、对外两个舆论场的互动会更加紧密。”[5]海内外媒体的价值取向差异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可以窥见其中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日益加强的国际双向信息流动要求我们,在中外媒体的报道取向之争中强化舆论能量,对内强化识别、评判、剥离报道模态的能力,对外提高模态传播效率,让中国声音走向英文舆论场。

(一)關注多模态话语发展,包括由静态走向动态,由二维走向三维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趋势是复杂程度的提高,如从二维话语分析走向三维话语分析,从静态研究走向动态研究等。”[2]用包括实时数据图表、视频、新闻发布会等技术新模态,协调各个模态的表达,加强更客观话语的介入,在报道互动中构建中国国际形象。如在4月4日全国哀悼日,百度搜索流量实时曲线图在默哀3分钟期间断坡式下降,该模态具有权威性与文化的复合性,其隐含意义令人动容,中国凝聚力在这一动态变化中得以有效表达。

(二)淡化过于严肃的官方色彩,让独特的、灵动的中国声音走向世界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式的防控标语显著性极强,令人忍俊不禁;村口“硬核”的大喇叭方言喊话和“铁面无私”的无人机赶人,在听觉模态上表现了中国落实到每一个人的防疫宣传;在大白话的另一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式的中国传统诗词浓缩了深厚的民族情感;武汉市民自发合唱《歌唱祖国》的报道……大量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语言和故事带来情感的共振,这种带着中国乡土气息的符号有极高的价值,应在多模态的互补下,更多地走向国际,通过多种模态,解决公式化、说教化的问题,塑造一个幸福、活力、积极的中国形象。

(三)通过媒体,发挥与强化民间舆论领袖的作用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传播其实是具有一定矛盾性的:一方面,社会对真实信息有很大诉求;另一方面,事实性报道也确实会造成公众恐慌情绪。“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不仅仅要面对世界上其他国家,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展示、在国际话语权的建立中呈现,而且也要面对本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构建人民对国家的信赖感、增加对国家信心的必要要素。”[6]在这一要求下,视觉语法与民间舆论领袖的结合运用,对于满足新闻真实性和拉进受众心理距离有很大的裨益,特别是考虑到模态互动意义。如张文宏医生用简单、直白的话语向公众说明疫情防控情况,能够在接触层面建立一个可信赖的信息提供关系。且在张文宏发出不少顺应民意的呼声后,他与民众的社会关系极大拉近,形成了一个较为平等与可靠的关系,其眼神、语调、姿势都能够较好地缓解紧张情绪,团结民众意志。钟南山院士多次哽咽与流泪以及在情况向好之后的笑容也掀起了民众的讨论,带来一致的社会情绪转向,这些表情在模态层面传达了具有高共情性的话语意义,包括对逝者的怀念,对战“疫”的信心,是缓解公众心理压力的利器,也是向外传播中国战“疫”形象的重要媒体话语。

(四)鼓励中国社交媒体的国际化发展

当下,媒介环境快速变化,媒体信息的视觉化加强、更新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渠道已基本由传统的纸媒和网页新闻转向社交媒体平台。“当今世界,占国际信息发布量80%以上的英文世界的传播载体正在发生巨变。四大社交媒体平台的格局已形成……四大社交媒体几乎可以代表境外涉华舆论环境的全部。而这几大媒体无一占据中国市场,自然对中国缺乏好感。在这种媒体舆论环境中,中国焦虑感经常产生现象级的共振。”[7]因此,要鼓励如抖音国际版TikTok类的转型,引导微博、微信、QQ的国际化发展,将割裂的中英文舆论场结合、叠加,在国际社会参与对华讨论,将中国故事在中国平台上推向世界。

五、结语

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在媒介发展的冲击下,模式愈发多样,报道语篇的多模态化突出可见。李战子指出:“由于人类社会活动所介入的物质手段日渐丰富,传统上主要通过语言表达意义的做法已逐渐被多种媒介共存的复合话语取代,多媒体化(Multimediality)体现社会实践的常态,而多模态化(Multimodality)也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系统的固有特性。”媒体信息不再局限于单一文本表达,而是趋向于选择文字、图像、颜色、音频等多种模态的协同表达,符号组合由此超越单一文字,成了语义传达的更完整单位。获取完整的媒体信息,尤其是评判媒体的价值取向,就要进行多种符号资源的组合与解码。本文基于海内外媒体针对中国抗疫的多模态报道语篇,结合视觉语法与批判性视觉阅读,解读各类报道模态系统下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揭示海内外媒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呼吁加强对模态系统内暗含的西方媒体霸权话语的辨识,从而增强在国际舆论话语体系中的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 谭德塞.世卫组织总干事:中国政府非常措施值得点赞[N].人民日报,2020-01-31.

[2]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05):82-86.

[3]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80.

[4] 冈瑟·克雷斯,范·勒文.阅读图像:视觉设计语法[M].伦敦:劳特里奇出版社,2006:47-48,159.

[5] 程云杰.“后院”里的舆论引导[J].对外传播,2015(03):65-67.

[6] 樊小玲.国家形象修辞中的核心话语和支持性话语——基于H7N9与SARS時期官方媒体报道的分析[J].当代修辞学,2013(04):10-18.

[7] 王文,等.后疫情时代,中国形象传播方式急需改革[J].对外传播,2020(03):23-25.

作者简介:戴亚红(1966—),女,浙江宁波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融媒体发展。

陈可欣(1998—),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媒翻译。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媒体报道多模态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超级平衡兔
陈水扁侵占机密公文逾千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