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合作办学专业重新审视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

2020-09-10 07:22胡亚楠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合作办学汽车专业双元制

胡亚楠

摘要:汽车行业是德国“双元制”应用最成功的的领域,中国学习德国“双元制”也是从汽车合作开始的,德国“双元制”提了很多年,却始终没有很好的本土化。伴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力价格的提高等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汽车外资企业寻求和高校的一种新形势下的“双元制”合作,本文从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角度重新审视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发现企业这“一元”已经在很多方面与学校找到了契合点,绽放出了新的生机。

关键词:汽车专业;合作办学;双元制;校企合作

0  引言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享誉全球,很多国家包括一些欧洲发达国家都在学习“双元制”。由于文化的差异和国情的不同,“双元制”在不同的国家结出了不同的果实。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德国汽车合作开始,就尝试着引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从将近三十年的实践结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有点水土不服,效果没有那么明显。甚至有人说“在中国搞“双元制”是行不通的”,的确,从人力、物力、财力上花费了很多。但我们可喜的发现“双元制”的本土化是朝好的方向发展的,尤其是近五年,还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1  “双元制”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

1.1 尝试双元制的本土化

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双元制的本土化提供了经济支持。教育部门有了一定的支持,部分人员开始到德国的企业和学校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双元制模式,也开始思索在中国如何實施,如何为我们所用。当时的企业主要以低成本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加工为主,粗放型经济,让他们参与到双元制中不现实,企业也没有那么多的财力去支撑双元制培训。因此就有一些理论研究的人认为双元制在中国行不通,水土不服,其实他们忽略了当时的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由于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处于金字塔的底端,利润有限,竞争优势就是低成本。在社会上随便招点农民工和学历不高的人都可以完成,薪水不高,这样就为企业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中国地域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东强西弱,同样的政策,东部和西部地区执行起来效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就以双元制为例,双元制需要企业高度参与,东部相对来说企业较多,并且有大量很优秀的企业,这样可能做起双元制就会容易些,动力也会足些。而西部,本身企业就少,对人才的需求也小,没有双元制存活的土壤,本身对双元制这种模式就没有需求。而德国地域不大,整体协调性好,人才的流动会更有效率[1]。

1.2 全面学习双元制,初见成效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网络信息得到了极速的发展,为全世界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中国经济的转型随之而来,由原来只能生产一些低技术含量产品,到已经在很多“高、精、尖”技术领域打上中国烙印,提供中国方案,采用中国标准。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需要大量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这些都为双元制的本土化提供了土壤和可能,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和学校合作,那么双元制中最重要的“一元”——企业就有可能发挥它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来算一笔开支。2015年在德国通过“双元制”培养一个学生大概需要18000欧元,该学生所产生的效益大概为8500欧元,企业需要净支出9500欧元,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无利可图,对于追求最大利益的企业来说肯定是不愿意出这笔支出的。

1.3 “职教二十条”颁布,双元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要求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经过5-10年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保障,政策的颁布为双元制真正的本土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低附加值的产业已逐步淘汰,高新科技企业已成为主流,传统的通过几天培训就可上岗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低的劳动力已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2]。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认识到这个问题,通过应届毕业生招聘后期再去培训所产生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和职业院校合作在校期间就进行培训的成本。下面就以瑞典商用车巨头斯堪尼亚与我校的合作为例,谈下双元制取得的成果。

2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对双元制本土化的重新审视

2.1 学生校外实习场地得到解决,同时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

企业在双元制落实过程中不愿意承担太多责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培养的人才去了别的企业,这是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还是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足。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优秀的企业很少,大家以能进外资企业或者合资品牌企业为荣。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大批世界知名的国产品牌应运而生。比如华为、比亚迪、联想等,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想到这些企业工作,整体对国产品牌企业有了很高的认同感,这就为国产企业参与到双元制提供了思想准备。而外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已经很成熟[3]。所用的教材、实训的工具都由企业提供,上课的工单,上课的内容全部来自于企业一线。教师必须得到企业颁发的合格证书才可上岗,教师的实操教学水平得到保障。以斯堪尼亚合作办学为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理论知识,每学期都会到斯堪尼亚全国的经销商进行顶岗实习,把在学校学到理论用到实践中,与企业无缝对接。在实习期间,对企业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加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会从事和斯堪尼亚品牌相关的工作,企业为此节省了大量的开支,解决了企业本土化需要大量人才的困境,因为企业得到了利润,更会加大设备和资源的投入力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一种本土化的双元制合作模式应运而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法律法规的健全,为校企双方公平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国内的特殊国情,企业不愿意参与到双元制中,更不愿意大规模的投入。通常,学校方是弱势,企业方是制订规则方。而在德国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法规的制约,对企业的多个方面都有硬性规定,这样,校企双方可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随着国内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职教二十条”的颁布,为校企双方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一般情况下,校方希望企业可以投入先进的设备,这样既可以解决学校资金问题,又可以使实训室得到建设,这就需要双方签订合同,法律的约束[4]。而以和斯堪尼亚合作为例,企业除投入资金建造厂房外还投入大量实训设备(包括最新款整车),这些在合同中都有体现。实训设备条件得到很大提高,为企业输送人才质量得到保证,由于企业投入的都是最新的设备,学生学到的都是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企业为什么愿意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和设备,其实他们算了一笔账,给学校投入先进设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不用太多后期的培训直接就可上岗,节省了大量培训成本,提高了效率。如果投入过时的设备,前期学校投入这块节省了成本,但是学生学到的都是过时的技术,对于具有新技术的车型无法维修,后期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培训,既浪費资金又浪费时间,这都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对用工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要考虑在哪个阶段培养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是最划算的,而不是随便招个人就可以胜任。

2.3 中小企业也积极的参与到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来

大企业基本都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完善。中小企业由于体量小,资金薄弱,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职工素养无法得到保障。在德国,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跨企业培训、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的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并且中小企业、学校、受委托企业都要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德国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各方利益,所以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培养自己的员工。而在中国,双元制起步晚,中小企业和学校还有其他企业没有成熟的合作经验,也没有法律的规定和约束,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委托企业培训员工,委托企业内不仅要有相应的生产岗位,还要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计划,还要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师傅,还要有相应的培训措施。这是一整套合作的机制,在中国这种委托式培训方案还不太成熟,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对成本的控制,参与双元制积极性不高,因此,员工的整体素质得不到保证,始终处于食物链的中低端,相应的订单以加工初级产品为主,上升空间不大,生存状况堪忧,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由于企业本身性质造成参与双元制积极性不高,因此没有高素质的员工,没有好的员工,技术得不到提升,产品落后过时,利润微薄,这样就又拿不出太多的利润参与员工的培训[5]。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大量的优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人才决定企业的高度,一个没有人才储备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以与武汉金石兴公司合作办学为例。金石兴就是中小企业的代表,随着国外机器人自动化制造企业对国内的冲击,他们意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优秀的员工加入,企业就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金石兴只是中国众多中小企业的缩影,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与职业院校双元制的合作当中来[6]。

总之,新形势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优秀企业的出现,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更重要随着大量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建厂本土化,企业会越来越多的思考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双元制”职业教育会迎来发展的一个高峰期,真正的做到本土化,适应中国的国情。

参考文献:

[1]李晓.引入德国“双元制”实施校企合作应厘清的几个问题[J].职教论坛,2017(6):43.

[2]汗克孜·伊布拉音.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双元制”模式分析和借鉴意义[J].成人教育,2013,33(3):127-128.

[3]谢莉花.德国职业教育的“教育职业标准”:职业教育条例的开发内容,路径与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8):28-40.

[4]祝士明.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4(27):10-13.

[5]崔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71-74.

[6]刘芳武.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21-122.

猜你喜欢
合作办学汽车专业双元制
基于合作办学的民航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