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贵
摘 要:高中是学生重要的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进行高中教育,教育体系也是不断进行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就逐渐引入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而思维导图具有着显著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生物学习规律的总结,下面,本文就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希望对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教育;生物教学;教学实践
前言:在高中教育阶段,生物是重要的学科类型,此学科具有着大量概念和图形,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而在高中生物的课堂通过思维导图教学,就能够有效的把零散化知识点实现系统性的划分和总结,从而促进学生高质高效的学习。为了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运用思维导图的价值,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不断进行思维导图的探索和创新,这也是新时期环境下教师需要具有的基本素质。
1.思维导图概述
所谓思维导图,主要是把学习过程中的步骤、主题、细节、知识点和认知的规律进行理清,进而通过图示结构的方式来进行呈现。通过思维导图,让人大脑进行各种学习规律的寻找,从而来对右脑以及左脑逻辑思维的能力进行调动,并促进右脑对图像以及色彩等进行记忆,这样就实现了左右脑的有效配合,提高人们记忆的效果。这种思维导图具有着显著的特点,其中最大特点就是对知识结构的体现,对知识点联系进行直观清晰的呈现,其把核心问题放在中心的位置,后从中心的主题朝四周进行发散,因此以点来带面进行层次化的知识结构表达。同时在思维导图中还具有着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特点,十分直观化和鲜明化,促进人们记忆。另外,思维导图还具有着节点表达的特点,通过思维导图节点来对人们学习思维的过程进行表达,其放射状的发散以及分支间隙能够实现对新知识的补充和满足,从而建立出丰富性和系统性的知识融合结构[1]。
2.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价值
高中生物具有着大量的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学生往往会出现学习情绪不高的情况,而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因为思维导图中对各种线条、颜色和图像等进行了运用,和传统的单一性文字学习资源相比,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因此,就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激发,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导向性,借助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明确,并对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进行掌握,这样就能够促进他们学习过程中按照思维导图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学习,提供学习的效果。另外,思维导图还能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提高,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学习思维,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就能够自觉的利用思维导图思维进行学习,来把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联系,从而促进他们快速的学习和掌握[2]。
3.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3.1课堂导入
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通过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为后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借助思维导图就为学生提供简洁明了的知识结构,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迅速、高效的进行课前导入的学习。比如,在进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这种方式进行课程的开启,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相应思维导图的展示,在思维导图中核心部分和中心部分是提问的问题,“生活中常见的糖类包括哪些类型?”,后从中心部分朝着四周进行分散,而四周的导图中也有相应的问题,“这些糖类的存在地方在哪里?”等,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问题来引导学生分级和分层的进行思考,便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结构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此过程还体现出了教师对学生思维学习的引导,使教学活动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3.2课堂活动
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学中,由于知识点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存在学习难度比较大的情况,同时很多知识点还存在一定的混淆性,这都造成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加,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呈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知识点的学习中,会涉及到诸多易混淆性的概念,染色体和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的单体等,对这些概念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把它们分别进行列出,并用关键词和线段来将它们进行连接和区分,这样就能够便于学生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清晰的辨识,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对这些概念的掌握[3]。
3.3课堂巩固
高中生物的知识量比较大,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存在知识点分散和不能有效联系等情况,这对他们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掌握,往往在课堂教学中会对章节知识进行小结。在此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对小结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关联,来为学生的课堂巩固提供直观化和系统化的参考,促进学生的巩固学习。比如,在进行《细胞的基本结构》章节的小结中,由于此章节中的知识点较为分散,且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则教师就借助思维导图先对知识主干部分进行呈现,把细胞基本结构当作思维导图的核心,进而对细胞基本结构各个知识点进行辐射,来对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的基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部分的知识进行呈现,从而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小结图,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全面巩固。
结语: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具有着显著的特点,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需求以及学科内容来不断进行思维导图的引进和探索,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高质高效学习,并且对生物学科教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丹丹,张伟栋.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6(21).00095-00095.
[2]韩国良.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22):134-134.
[3]韩蕾蕾.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存阅刊,2017(23):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