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0-09-10 21:23:52吴莉莎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低年段计算教学有效策略

吴莉莎

摘要:计算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小学生而言,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保证,同时也是学生生活中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就小学低段计算教学而言,科学、合理、有效的计算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并对学生的记忆力、逻辑思维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更积极努力探索创新,完善教学方法,以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水平,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段;计算教学;有效策略

前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将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发展,小学生的基础教育也受到广泛关注,而小学低年段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打好基础,有利于为日后更好的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创设不同的教学模式,以便于激发小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计算水平,使小学数学低段计算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一、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段的小学生爱玩儿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这就导致数学教师对低年段学生授课时,往往要利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专注于课堂学习。在学习计算时,数学理论知识是抽象的、枯燥无趣的,而计算也会让学生有疲劳和排斥感。这就需要教师把计算相关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爱上数学计算的同时提升计算水平。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计算方式和过程显得枯燥无趣,如果仅凭课堂形式教学,通过大量计算题让学生掌握和巩固计算能力,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乘法与除法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课堂小游戏,利用游戏融合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一边玩、一边学。比如,教师把不同的乘法和除法算式以及算式结果分别写在卡片上,如卡片上是0~9之间数字和乘法、除法、等于等,然后教师在板书上写下3*8=24;5*8=40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进行相互找朋友,让学生一起玩儿找朋友的课堂小游戏。在歌声和掌声中找寻可以匹配的正确算式和结果,并在小游戏结束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检查配对成功计算公式和结构,正确的一组,组员之间就是好朋友。开展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极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不但让小学生在玩中学习计算,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二、多样式教学,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口算作为一种计算方式,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工具,依靠的是记忆及思维,

直接把计算结果算出。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口算是学生掌握计算能力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占比非常重要。另外,口算同样也是笔算能力的基础,只有扎实的口算能力,才能使笔算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培养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低段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生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

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材内容,口算要求也完全不相同。而在小学低年段计算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将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以及表内的乘除法,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口算能力,如此背诵乘法口诀、口算接龙等方式;还可以针对学生较易出错的题型中,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多次反复练习,使小学生能达到准确记忆,避免错误。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拓展进位乘除法、退位加减法等计算方法,并结合学生不同思维模式和计算、思考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计算思维和解题思路。长此以往,不但使小学生口算能力加强,也为日后的计算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规范化教学,培养学生计算习惯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发现小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在习题计算的时候同样会出现错误。经总结发现不外乎以下几个情况:看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运算顺序错误。由此可见,粗心大意是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避免出现错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严格,首先,对小学生平时的作业书写情况进行严格规范,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横竖式作业时要注意对位;并要求小学生养成每次计算完成后认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经过教师的规范化教学方式,学生的计算水平逐步得到提升,同时也对学习计算充满了信心,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四、实践性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计算的正确率建立在对计算理论知识的理解基础上,掌握理论知识是培养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在不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的计算方式就无法熟练解题。教师需针对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故而,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采用实物来演示,并动手实践操作的方式,把问题立体化、简单化,使小学生逐步在思考中理解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小木棍,用小木棍来演示除法的计算过程,最后得出的结果简单明了。比如教师可以先做示范,以10÷3为例,教师先进行示范计算练习,让学生通过观看计算过程和余数1的产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然后再列出不同的有余数的除法,并鼓勵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来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实践性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先从教师示范操作过程中得到启发,降低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难度,并进行模仿学习巩固课堂知识内容,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水平。

总结:

总而言之,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从多方面着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口算能力,还需要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激发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的同时理解理论知识,并在兴趣和习惯驱使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水平,提升小学数学低段计算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俊琦.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学周刊,2020,(4):79.

[2]肖梅.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分析[J].亚太教育,2020,(6):98.

猜你喜欢
低年段计算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47:40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26:09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2:11:00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4:19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1:59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7:27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