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短视频对青少年群体的传播及引导

2020-09-10 07:22张瀚方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共青团中央短视频

摘要:文章以共青团中央B站账户在疫情期间发布的短视频为例,分析得出共青团中央在B站发布的短视频具有风格亲近化、主题年轻化以及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并且可以针对青少年群体受众的特点,对青少年群体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力地维护了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群体价值观的培育以及青少年群体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共青团中央;短视频;青少年群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1-0067-03

短视频是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诞生的新型媒介产品。短视频新闻通常是指长度以秒计算,总时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利用智能终端进行美化、编辑,并可在多种社交平台上实时分享的一种新型视频新闻产品[1]。短视频的快节奏、碎片化、渠道广泛、互动性强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其迅速成为被各个媒体所应用的新型媒介产品。目前,我国短视频生产逐渐从娱乐化主题向各个领域发展,也逐渐成为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之一,为专业新闻生产者所重视。2017年1月,共青团中央正式宣布入驻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简称“B站”)这是共青团中央在微博、微信和知乎之后又一入驻的新媒体平台,随着共青团中央在B站发布内容的增多,深受B站用户好评,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目前,共青团中央在B站拥有超过700万的粉丝,其视频总播放次数达到12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逐渐实行隔离政策,严格管控人员流动。在此期间,短视频作为一项重要的传播手段,在维持各地人民群众的稳定以及信息传播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共青团中央B站账户在2020年1月24日至4月15日发布的与疫情相关的133个短视频为例,浅要分析共青团中央短视频的传播特征及其对青少年群体的引导策略。

一、疫情期间的网络传播环境

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10~19岁、20~2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9.3%、21.5%,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7.31亿,占网民整体的80.9%。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民上网时长明显增长,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0.8小时[2]。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青少年正是我国网民的主体,网络则是当前我国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类信息也正是以网络为主要渠道进行传播,微博、微信、B站等各种APP客户端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路径。

(一)网络谣言的变化

学者胡钰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3]。在网络环境下,谣言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加迅速,影响范围更广,危害更大,谣言的内容也变得多种多样。

在疫情期间,网络谣言更是变得形式多样。例如,口罩类谣言:如果是普通口罩要多带几层才有用;有关消毒水的谣言:政府安排飞机洒消毒药水;武汉医院停尸谣言;针对新冠肺炎的“土方子”谣言;各种名人相关谣言。各类谣言的累积和扩散,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不但会给群众带来心理上的恐慌,更有可能误导群众采取错误的措施来应对疫情,降低网络的公信力,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在此期间谣言信息内容高度聚焦。自疫情发生以来,人们主要通过网络接收各种关于疫情的信息,关于新冠肺炎的信息成为全国人民集中关注的信息,这正是受众对于这个核心信息旺盛的需求致使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围绕疫情信息的各类谣言层出不穷,不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信息,不论是正面积极的还是負面消极的信息,大量围绕疫情的鱼龙混杂的信息在网络上纷纷涌现,受众整日被此类信息包围,一时难以判断真假是非。

(二)舆论引导的困境

在疫情期间,各地群众在不同程度被要求居家隔离,人民群众长期待在家里,每天都会从不同渠道接收各种信息。随着网络舆情的蔓延和发酵,这些负面情绪在短时间内激增,又难以及时得到合理宣泄,由此引发公众的心理失调和情绪失衡[4],在这种情况下,引导网络舆论自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另外,当面对的是这种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难免带来社会恐慌,群众无法准确辨别每个信息的真假,并且对于各种信息较为敏感且情绪容易被挑动,导致网民情绪不稳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舆论的引导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总体来说,疫情期间网络信息剧增,各种信息在网络空间中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网络环境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背景下变得十分不稳定。再加上青少年群体的心智不够成熟,鉴别各种信息的能力不足,导致谣言极易在人群中传播,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那么,如何在网络舆情不稳定的时期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合理引导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二、共青团中央短视频的特征

bilibili平台的使用人群中,90后与00后用户占比高达72.26%,其中24岁以下用户占比38.51%,是B站的主要受众群体。受众人群的特征决定了B站所生产的内容要契合青少年群体的喜好,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用户的关注及喜爱。在疫情期间,共青团中央B站账户发布多种形式的短视频,从音乐类、动画类、影视类以及资讯类等不同的角度来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抗疫报道与宣传。

(一)风格亲近化

亲近化的表达是加深与用户之间亲近感的重要方式,共青团中央常常用亲近化的表达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2017年1月2日,共青团中央的微信公众号以一篇《真当团中央不上B站?2017,在这里等你!》透露出共青团中央将要入驻B站的信息,在文中用可爱的语气自称“团团”,一时成为热门,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的关注。2020年1月24日,共青团中央发布短视频“【基建狂魔】不是游戏,是武汉版‘小汤山’建造瞬间”,虽然是在严峻的疫情期间,但是将武汉版“小汤山”的建造过程,通过年轻受众更熟悉的“基建狂魔”形象地表达出来,在表达风格亲近年轻受众的同时,更展现出了奋斗在前线的工作人员的艰辛和拼搏,十分鼓舞人心,仅仅14秒的视频就收获123万的播放量。

另一方面,共青团中央也会在评论区回复用户们的留言,与网友互动,从而凸显出与B站用户之间的亲近感。当疫情经历了一段时间后,2020年3月28日,共青团中央发布短视频“你看,武汉的樱花开了!”并在其评论中发表留言“待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你最想和谁去武汉看樱花?圈他出来”,不仅和粉丝打成一片,更是起到了为消沉的人们鼓舞打气的作用。

(二)主题年轻化

在内容上,为了更进一步凸显青年特色,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一系列主题为“青年”的专栏,包括“青年网络公开课”“出彩90后”“青春25小时”等系列视频,通过不同的青年人物,展现青年精神风貌,传达出积极、拼搏、奋斗的价值导向,展现出来的各行各业青年生活的状态也十分贴近受众。而“青年网络公开课”则是通过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受众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复杂的概念和知识,向青少年群体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和知识。

疫情期间,共青团中央更是向受众展现出青年群体在疫情前线守护家园的种种事迹。“96年女医生甘如意骑行四天三夜回武汉抗疫,蓝羽致敬90后最美逆行”“90后咖啡店主每天为医院送200杯咖啡,苏芒致敬武汉爱心咖啡人”等视频向受众传达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同龄人做出了榜样。有网友评论“作为00后大学生,看着前辈的背影长大,做为新世纪的一代,迟早会接起90后传下来的一棒,后人定不负前人之心!”,这同时也证明了青年主题在引导着受众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形式多样化

共青团中央在B站的投稿视频包括动画、音乐、游戏、娱乐、电视剧、电影、知识、鬼畜、舞蹈、时尚、生活、国创、纪录片、影视、数码和资讯,共16大类。因而可知,共青团中央发布的视频形式多样,涉及的题材范围也十分宽泛。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广泛保证了共青团中央的投稿视频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在疫情期间,共青团中央分别利用动画、音乐、知识、生活、纪录片、影视和资讯类视频向广大受众普及、宣传有关疫情的各类事项。例如动画视频“青春,能有多燃?”,通过青少年比较喜欢的动画形式,表达出医务人员身披战袍,冲向疫情最前线,挑起大梁,在全民战疫中逆行的青春剪影;音乐视频“【平旦|洛天依/乐正绫】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展现出公务人员、医务人员、患者、施工工人等人群在疫情期间的方方面面,从而引起受众的共情心理,纷纷用弹幕“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刷屏,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支持。

短视频的传播要针对受众群体的特征才能做到更有效的传递。共青团中央在B站发布的短视频能够根据青少年用户的特征,再结合短视频自身的优势,从而使短视频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有效传播。青少年群体在B站平台上相互点赞、评论和转发,在互动中分享自身的情感,逐渐把个人情感融入相似的情感共同体之中。这种情感在官方的正确引导之下,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培育出正确的价值观。

三、共青团中央短视频的引导策略

共青团中央B站账户作为共青团中央的官方账户,其社会职能主要是团结青年、凝聚青年、带领青年,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共青团中央发布的短视频,能够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挥巨大作用,承担着引导青年政治参与、教育青年政治思想的职责。

(一)政治立场鲜明,官方立场明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基础,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国的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以及坚持尊重新闻规律。

共青团中央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尊重新闻规律,结合新媒体技术,在B站利用青少年群体喜欢观看短视频的特点,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优点,话语方式接地气,从而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群体受众。短视频新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起到了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总体来说,共青团中央在B站发布的视频关于政治立场和宣扬爱党爱国的内容比较多,其他娱乐文化类的内容较少。共青团中央在B站发布的视频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正是在坚定的立场之下,其发布的短视频都能传播主流价值观,极力营建出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从而引导青年群体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二)联合知名UP主,扩大影响力

B站是国内知名的二次元社区,哔哩哔哩的受众群体平常更加关注的是动漫、游戏、鬼畜、娱乐资讯等信息,那么,如何在青少年群体中做到有效传播新闻信息成为一个难题。而共青团中央的做法就是与知名UP主联合出品,以达到吸引青少年群体的目标。疫情期间,共青团中央与知名UP主合作的短视频共有35个。例如在辟谣这种看似枯燥但是却十分关键的信息上,共青团中央选择和知名UP主合作。2020年1月29日,共青团中央与UP主“凉风Kaze”合作出品名为“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别再信谣传谣啦!”的短视频,此视频通过“凉风Kaze”轻松调侃的语气对流传较广的几类谣言进行了辟谣,共收获了384.5万的播放量、45.8万的点赞以及2万多的评论。在视频开头部分,海量弹幕刷屏“牌面”,这证明了粉丝们对于凉风能够和共青团中央合作而感到骄傲,也证明了受众对共青团中央的认可。通过与知名UP主合作,不仅提高了官方的公信力,更让辟谣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与扩散。

(三)设置议程,促进青年参与

作为一种媒介载体和新兴媒体技术,网络短视频为议程设置中大众媒体、个体议程和社群议程的融合发展搭建了坚实的桥梁[5]。共青团中央在面对引起热议的事件的重要时刻能够发挥出议程设置的功能,通过发布一系列视频作品从而引起受众对重大事件的眷注和熟悉,挑选网友对热门事件关注度较高的节点发布短视频,能够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从而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在此次疫情期间,共青团中央在B站发布的短视频从普及疫情相关知识到展现真实的情况再到鼓舞士气,在每个关键节点都会发出声音,多次引起青少年群体的政治参与。青少年群体通过网络聚集在了同一个场所,有着共同的焦点话题,能够在观看短视频的過程中在短视频新闻的弹幕区、评论区进行大量的评价与讨论,例如在短视频“厉害了!用歼20技术制成全自动口罩机”“爱不分国界!华人女孩东京街头发口罩”的视频中,“军民两用造福世界”“灾难无国界,这才是该有的大国风范”等评论引发热议。

用户在短视频新闻的弹幕区、评论区进行大量的评价与讨论,这不仅代表了青少年群体越来越认可官方,青少年群体更加关注国家大事,同时也证明了官方对青少年的引导是积极有效的。共青团中央发布的短视频通过设置议程引起青少年群体的积极参与,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群体的政治思想素养以及媒介使用素养,增强了青少年的公共参与意识,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主流媒体的传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青少年群体大部分都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这一点是新闻工作必须正视的问题。共青团中央利用B站平台,针对青少年受众的特点制作视频,传播信息,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为青少年群体的网络参与作出了正确的引导和宣傳,显示出了主流媒体强大的号召力和公信力。但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主流媒体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困境,比如自媒体信息生产主体的多元化给新闻的真实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后真相”时代的情感先行带来了用户的情绪化表达等。面对这种传播环境,迫切需要像共青团中央这样的主流媒体发挥好意见领袖的作用,在警惕青少年网络用户的非理性宣泄的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导,尊重新闻规律,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有策略的引导,加强对青少年群体价值观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常江,徐帅.短视频新闻:从事实导向到体验导向[J].青年记者,2017(21):20-22.

[2]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 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4/t20200428_ 70974.htm,2020-04-28.

[3] 胡钰,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14-115.

[4] 王贤卿,吴倩倩.全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03):102-106.

[5] 王长潇,张东寅,刘盼盼.网络短视频议程设置的发展形态及其影响下的舆论治理举措[J].教育传媒研究,2020(02):32-35.

作者简介:张瀚方(1994—),男,河南新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猜你喜欢
共青团中央短视频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针对性做好青年群体网络思政工作
政治思想传播中的新媒体应用
浅析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策略
新媒体在政府机构中的有效应用
本轮共青团改革有哪些亮点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