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旭霞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正在紧迫的进行中,怎样更好的贯彻新课改要求,以新课改观念为准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充分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后,提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变化,重点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不仅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还秉承着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优化学生三观的重要任务。新课改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调整了课程结构,还创新了教学手段,优化了教学理念,这对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一轮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以及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亟待引起重视。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变化
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学手段上来说其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而是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合作和探究的理念展开教学,将课堂的大部分主动权给予了学生,较大程度的促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并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刺激学生,使得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新课改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学习能力等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坚持的理念,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索
(一)以新课改要求为准,发挥高中语文魅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要求不断提升,其中不仅包含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包含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驾驭能力。为了使得语文教学更加深入人心,让讲解更为透彻,吸引学生。语文教师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语言素养和文学素养。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审美和朗诵能力。这也是新课改的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例如,语言内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行进行一些文章用词整理,并仔细品味其中内涵,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被广为流传,是非常具有审美价值和朗诵价值的,教师在教导学生朗读和品味的过程中必须有感情的进行,将这首诗的雄浑和壮美体现出来,当然简单的朗诵并不能满足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针对这首诗来说,教师还要在朗读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述诗中应用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心境等,深刻体会作者用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理解作者的感情世界,才能体会到诗句的意蕴,也只有体会过作者的情感才能表达出学生自己对诗句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使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得以加深和扩大。
(二)立足新课改,把握语文教学意境
新课改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越发提升,實际上这不仅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也是为了培育学生的三观,试图在语文教学中教导学生如何看待人生和世界。语文课程标准尤其重视学生对自然的关注度,教材设计也更为体现现代意识,特别是对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的引申。例如:《故都的秋》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仔细阅读作者的语言寓意,故都的秋色和南国的秋色对比,尤其在文章开头结尾的描写中作者进行了重点描述,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让学生学会鉴赏和审美,发挥想象力,也是文学的需要,是高中语文培养学生的重点内容。学生不仅要感受到作者的寓意,还要体会他们的想象方向。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李白的《将进酒》,意思是说“看!黄河的水犹如天上之水倾泄,不回头的向着东海这一烟波浩渺之地而来”这句诗是为了形容黄河水的浩瀚,利用了比喻和修辞的手法营造了直观的画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朗读后在脑海中生成这一意境,感受其中的审美价值。
(三)以新课改为基础,融合信息技术
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仅重新构建了课堂教学结构,还突出现实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充分的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拓展语文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当然,新课改也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灵活教学。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散文时,文章所涉及到到人物较多,且贾府非常之庞大,路线复杂,教师单纯的通过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到文中的意境,这时候便可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将贾府的平面图整理出来,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播放经典电视剧《红楼梦》的画面,配合语言讲解和音乐,凸显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画面,刺激学生多重感官,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较高,而新课改实施以来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根据新课改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素养,使得高中语文学习更有价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最大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永海.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浅析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