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优化和措施探讨

2020-09-10 16:40:45刘庆喜
高考·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优化措施高中物理

刘庆喜

摘 要:物理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生活中出现的自然现象,使用数字的方式计算事物的运转规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习题,提升学生的思维效率,加深学生对于习题的理解程度,掌握习题中用到的各种公式概念,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大幅进步。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优化措施

高中物理具有公式概念多、知识覆盖面光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采用习题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需要提升习题教学的针对性,采用多样化的习题教学办法,合理应用变式教学、对比教学等方式,在大量素材的帮助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严格拣选题目,提升习题的针对性

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拣选针对性的试题,提升题目的针对性,避免提出大量题目,影响学生的解题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题海战术,题目数量多,但针对性不足,过多的题目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让学生对于解题产生了厌倦感。教师需要严格选题,并详细讲解解题的要求,如使用的符号需要从题目中所给的符号,学会绘制运动示意图,罗列方程时需要写出原始公式等,让学生能够对针对性的试题进行深入剖析,能够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比如,在“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中,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试题。如“以下几种情境中,下列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A.火箭刚点火时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0。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答案排除,如火箭速度虽为0,但正在变化,具有加速度,A错误。轿车刹车时速度变化快,所以加速度大,B正确。列车速度虽大虽大,但变化很慢,所以加速度很小,C错误,提升学生对于加速度的理解程度。

2.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素材的多样性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结合丰富的素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明确习题教学的顺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学习[2]。教师还可以结合丰富的视频、图片素材,让学生摆脱单一的文字提问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提升学生的解题效果。教师可以从部分实际生活中的影像切入,让学生观察事物的瞬间运动,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事物的运动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力的合成”中,教师可以播放两块木块的运动视频。在视频中,学生能够看到实际操作的结果,在长方形木块上,有着一块体积较小的正方形木块,向长方形木块施加前拉的作用力,在正方形木块中施加较小的前拉作用力,让学生观察合力的作用。学生能够结合视频中的情况,绘制出简易的示意图,并使用数学计算办法,绘制出几何图形,明确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推算出合力数值。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形,对正方形木块施加反作用力,观察力的分解效果。

3.优化解题办法,提升解题的策略性

教师需要改变解题方式,结合变式训练、对比训练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解题策略性。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的方式,并进行解题,锻炼学生的出题能力和解题能力[3]。教师还可以加入变式练习,从针对性题目中进行衍生,创造出新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对比练习可以将相似的两道题目放在一起,讓学生研究问题的本质,理清概念上的区别。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新的解题办法,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比如,在“摩擦力”中,教师可以应用变式试题。如“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紧急刹车时,轮胎在水泥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刹车痕,下列关于刹车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B.后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C.前轮和后轮刹车痕的颜色一样深。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对于摩擦力的大小和惯性现象的理解,在变式教学中,可以将直线行驶改为曲线行驶,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

4.联系实际生活,提升题目的应用性

物理原理都是现实生活中总结而来,教师在开展习题教学时,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提升物理知识的应用性。教师在出题前,可以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并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举例,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举出例子的基础上,进行题目的创作。物理知识的应用,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物理知识无用的思想,能够让学生努力学习知识,解析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扔水瓶实验。学生需要用到塑料瓶一只,并在瓶中灌满自来水,并在瓶子下端刺出一个洞,让水能够从洞中流出。之后,学生可以将瓶子放在一定的高度,并让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看到在下落期间,瓶子里的水没有从瓶中渗出,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其涉及到的原理,并建立数据模型,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规律,提升学生的对于公式概念的理解效果。

5.结语

在高中物理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严格拣选题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解题办法、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肖淑琴.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策略及实施研究[J].学周刊,2019,3(14):56-57.

[2]梁志平.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J].创新教育,2019,6(22):232-233.

[3]杨华.探究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7(26):91-9.

[4]李庆国,帅厚梅.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问题对话体悟”策略[J].物理通报,2018,37(6):24-27.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优化措施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13:04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探究
初中英语习题课小组合作方式探究
如何提高和优化会计人员素质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29:46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5:48:40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
输油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