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注射器、矿泉水瓶、硬质玻璃管、透明塑料盒等常見仪器和物品,组合成一套能进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装置。改进装置具有制作简便、环保、实用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分子运动;滴酚酞溶液变红;实验创新
引言:本人2019年9月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江苏常州实验外国语学校作为公开课讲了沪教版第3章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节,在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1-2],
教材多个版本所用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发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危害较大,为此本着绿色化学的原则,利用注射器等对本实验进行了多种改进方案。
1、制作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材料
制作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材料主要是:2 个透明塑料盒;3 个25ml的烧杯;两支具支试管;2 个塑料矿泉水瓶;6个注射器;1个止水夹;1个热熔胶;3个橡皮塞(带注射器针头);5个橡皮塞2团棉花;2支具支试管;1个硬质玻璃管;绑有三朵用酚酞溶液浸湿棉花团的竹签;乳胶管(5cm);铁架台。
2、实验装置的原理
制作该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的化学原理是:经过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浓氨水比酚酞溶液容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属于碱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笔者的创新就是设法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实验。
3、装置的制作过程及操作步骤
按照下面的示意图进行组合,即可完成制作,实际上课五个方案可任选其一。
方案一:透明塑料盒中探究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制作过程:如图,取一透明塑料盒放入烧杯A,在烧杯A中已加入了20mL蒸馏水,盖上盖密封。
操作步骤:
(1)把注射器内的酚酞试液通过烧杯上方的小孔注入烧杯A中
(2)把另一注射器内的浓氨水通过烧杯上方的小孔注入烧杯A内
(3)观察烧杯A中液体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方案二:矿泉水瓶中探究氨分子的运动
制作过程:取两个塑料矿泉水瓶,分别在侧面长方形空(大约2cm*5cm),然后将两个塑料瓶上的孔对准,用热熔胶密封起来,分别贴上标签B、C,在C瓶中事先加入约10mL无色酚酞溶液,B瓶用橡皮塞(带注射器针头)塞紧塑料瓶口。
操作步骤:
(1)把注射器内的浓氨水通过B瓶上注射器针头注入到B塑料瓶中;
(2)观察塑料瓶C中液体颜色有何变化
方案三:硬质玻璃管中探究氨分子的运动
制作过程:取硬质玻璃管,在两端各塞一团棉花,其中在左端棉花团上滴加5~6滴酚酞溶液,并塞紧橡皮塞,右端也用橡皮塞(带注射器针头)塞紧。
操作步骤:
把注射器内的浓氨水通过右端橡皮塞上的针头注入到棉花团上,观察现象。
方案四:具支试管中探究分子的运动
制作过程:取两支具支试管,贴标签B、C,B试管用带有针头的橡皮塞塞紧,另取一橡皮塞,将绑有三朵用酚酞溶液浸湿棉花团的竹签(间隔1cm)插在其内侧,塞在C试管管口,再将两支具支试管用乳胶管(5cm)按如图方式连接,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用铁架台固定好。
操作步骤:
(1)用注射器将少量浓氨水注入到B试管中;
(2)打开止水夹,观察C试管中棉花团的变色情况。
方案五:透明塑料盒中探究分子的运动
制作过程:取一透明塑料盒,放入小烧杯B、C,其中烧杯C中放入约10mL蒸馏水,再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操作步骤:
(1)用注射器将少量浓氨水注入到B烧杯中;
(2)观察C烧杯中溶液变色情况。
4、实验注意事项
(1)取用浓氨水要少量。
(2)保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3)学生做此实验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改进实验装置的优点:
(1)废物利用,材料易得;制作方便,经久耐用;在密闭容器中探究燃烧的条件和分子的运动,减少污染;既方便,又环保。培养了学生的勤俭风尚和环保意识。
(2)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趣味性强,成功率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本改进实验通过“异类组合”思维达到了创新效果[3],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99.
[2]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31.
[3] 李德前.例谈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的思维方法[J].化学教学,2013(3):65-68.
作者简介:张春华,中小学高级教师,山东省临沂市蒙阴第三中学,27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