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2020-09-10 08:23:50金文豪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3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农村小学生

金文豪

摘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使人自觉的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小学生受益终生。所以,加强对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其次研究了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習惯;养成策略

1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1.1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不乐观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存在着很大问题。大部分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对他们自身学习和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其实,这些不良行为从严重性上来讲,还算不上严重道德败坏,但这是品行不端的警钟,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改变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到整个小学生的品行养成与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小学生个人的人生之路。

1.2道德意志薄弱

大部分学生道德意志薄弱,许多学生虽然正确理解了道德认知,获得了与他人、事物的正确道德关系,有明辨善恶美丑的道德观念和能力,意识到正确和错误的行为模式,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够付诸于实践,转化为规范的行为模式。他们常常也会不由自主地犯错误,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如有些学生超过玩手机的规定时间再玩手机,他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但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2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2.1培养学生的忍耐力和自制力

忍耐力和自制力强的孩子能够迅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研究表明,能忍耐的孩子,他们以后的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许多孩子做事情虎头蛇尾,其实就是缺乏意志与耐性。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比如,学生迫切地想要一样东西时,不要立刻就满足他,可以让等待一会再给他,忍耐的时间会逐渐加长;对于那些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把零花钱加倍给你,这样你就可以攒起来买你喜欢的东西了。”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立刻就给他提供帮助,而是应该鼓励他坚持,只有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孩子才会更加努力地去争取成功。

2.2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例如: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周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活动,各个班级、轮流支持并选出代表做国旗下讲话,所演讲的内容可以多样化,不拘一格,但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可以用广播、走廊展板等文化设施,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可以通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使学生熟知并且能够按照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为,哪些不可为;可以在班级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班会,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给予学生耳濡目染的体会;可以建立合理的奖罚激励机制,设立学习榜样。通过在学校积极健康的教育氛围中,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3 培养学生高效能行为习惯

习惯一旦形成,会对我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主动积极”的态度是个人向上向善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积极主动并不是胆大妄为,而是充分开发自己的潜力,把积极主动付诸于实践上;“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原则,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清晰明白个人的愿景,做一个有规划的人,可以有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自己定下在每星期或每个月的某一天列出自己某一阶段的计划,比如下回月考我要前进十名,将在某个学科做几本练习册等;“要事第一”的选择原则,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的精髓,可以按照时间矩阵,,自己划定事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按照ABCD的顺序完成自己的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小学生的拖延现象。在组织效能提升上,“双赢思维”是首要的原则,只有大家共赢才算是真正的“赢”;“知彼解已”为有效的沟通手段,在和其他同学沟通的过程中,要先理解了解他人,再使他人了解自己;“统合综效”去合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合作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比如可以在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上帮助其他同学,在讲解的过程中也会加深自己的印象,或许还会有新的理解;最后,“不断更新”才能使得自己不断进步,持续发展,在身体、精神、智力、情感方面提升自己,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高效能积极的行为习惯。

2.4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他们的社会交际、办事有秩序的能力,善于和他们沟通商量。许多事情家长都愿意大包大揽,从而导致孩子的霸王脾气、过渡依赖和经不起挫折的心理。家校合作中,学校应布置一些实践活动的作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家庭事物中或走向社会完成一些基础的挑战,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锻炼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小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当然也包括生活技能的管理,是包含小学生道德行为、学习行为、日常行为等多方面的行为。

3结束语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小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注重小学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培养学生高效能行为习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紧密沟通等方式,加强对小学生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引导。

参考文献:

[1].余明山.优化育人环境 强化习惯养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11,21(03):124-125.

[2].毕长虹.三个改变植入核心素养——小学低段学生的习惯养成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

西华县黄桥乡肖横小学 河南省周口市 466600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农村小学生
自在活动 乐在分享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成才之路(2017年6期)2017-02-25 20:44:29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文教资料(2016年25期)2017-02-22 18:09:24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18:09:28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54:20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38:24
中职生数学习惯养成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18期)2016-04-14 0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