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2017-02-22 18:09盛翠菊曹宁
文教资料 2016年25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人文素养阅读

盛翠菊+曹宁

摘    要: 基于提升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目的,我校实施的“读讲一本书”工程以课程教学融入、推荐书目发布、读书平台搭建、读书活动开展及考评体系建构为实施路径,以阅读经典作为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主要途径,发挥学生在“读讲一本书”工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书香校园,使阅读经典成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把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校园行为中,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文素养的养成目标。

关键词: 理工院校    阅读    人文素养    养成策略

人文素养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社会、家国、人生、自然等诸多层面的认知,涉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理念的培养,也是关乎他们心灵世界重新塑造的重要因素,更是他们在“成才”的同时“成人”的关键要素。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由“单向度”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我校是一所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注于高级应用型理工人才的培养。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新建本科院校,人们往往认为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但殊不知,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学校的目标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1]爱因斯坦此处所提倡的“和谐的人”就是通过人文素养养成来实现。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通常可以通过学习文、史、哲和艺术等领域的知识来获取。人文知识起着启发思维、丰富想象力、萌发创造力的功能,使人们信仰得以坚定、心灵得到充实、视野得到开阔、精神境界得到提升”[2]。阅读是获取人文知识的最重要途径,我校提出的“读讲一本书”工程就是从阅读入手,通过阅读人文学科的经典书籍帮助学生在获取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养。“读讲一本书”工程是我校“五个一”工程(读讲一本书,熟识乐理知识或掌握一种乐器、爱上一项体育运动、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一个科技创新团队)之一,由人文学院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我校江苏省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的示范作用和人文辐射功能,旨在通过此“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浓厚“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书香校园,使“阅读经典”成为大学生的日常自觉,通过阅读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人生。从具体养成策略而言,我校的“读讲一本书工程”以“阅读经典”为切入口,以课程教学融入、“读讲”书目推荐、专家“读讲”引领、“读讲”平台搭建、“读讲”活动开展及“读讲”考评体系建构为实施路径,以学生为主体,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终极旨归。为配合“读讲一本书”工程的实施,人文学院专门成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该“工程”的具体实施,包括课程教材的编写、读讲书目的发布、读讲专家的聘请、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考评体系的构建等,在制度层面上首先确保“读讲一本书”工程能顺利实施。为了确保“读讲一本书”工程的实施,学校专门安排活动经费,专款专用,定期下拨,保证相关各项活动的推进。在具体实施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其一,课程融入。根据我校理工科学生特点和“读讲一本书”工程要求,人文学院主要依托《大学语文》这一全校公共基础课实现其课程融入。编写了《大学人文读本》教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将“读讲一本书”工程融入课程教学。教材在设计中秉承人文视角,努力实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学目标,在体例上由“名篇品读”“名著读讲”“文体常识及读讲方法”三部分教学内容组成。“名篇品读”部分以主题贯穿,由“致青春”“惜亲情”“恋原乡”“观家国”“近自然”“品人生”六个主题组成,由教师主讲学生参与为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一单元的主题贯穿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并辅以相应的影视文学作品,在文学艺术经典的赏析中实施人文教育,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名著读讲”选取文学(10本)、历史(5本)哲学(5本)共20本书,在课程中专门设置“读讲一本书”的课时(8课时),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讲读”,使学生真正做到“读懂一本书,消化一本书”,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文素养提升的目的。“文体常识及读讲方法”部分是方法论的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教给学生各种文体常识及“读讲一本书”的方法。

其二,“读讲”书目推荐发布。课程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人文素养提升的目标,必须向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在推荐书目时,我们坚持文理互渗的原则,结合我校专业分布特点及大学生阅读现状,适当参照《教育部推荐大学生阅读书目100种》,采取专家荐书、教师荐书、学生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吸纳我校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于新生入校时发布。此推荐书目会根据每一年度的实际情况(新书出版、学生阅读反馈等),逐年调整。发布推荐书目的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好书”,从根本上解决全媒体时代下大學生阅读书目的选择“困境”,帮助大学生发现“好书”,读到“好书”,并爱上“好书”。

其三,专家“读讲”引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读书”对于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关系“读讲一本书工程”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阅读成为大学生读书的主要方式,如何教会学生真正“会读书”成为“读讲一本书”工程的关键。为了让学生真正“会读书、读好书”,学校针对当下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专家读讲”引领策略。具体做法是,学校定期邀请校外知名作家、专家学者、校内高层次教师(人文学院教授、博士为主体,校内的作家等)为学生开设讲座,以读书沙龙的形式定期为学生讲解“如何读书”“如何选书”等问题,在方法论层面上引领学生读书。

其四,“读讲”平台搭建。为了更好地推进“读讲一本书”工程,搭建“读讲”平台必不可少。平台建设可分为三个层面,校级平台建设(校级读书类社团)、二级学院平台建设(各二级学院可根据自身特色建立学生读书社团,如人文学院的东隅文学社、秀林读书社等)和班级读书兴趣组。结合学院、专业、班级的特点,以“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为指导,以构建书香校园为目标,分层次建立各种学生读书平台,引导大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在学院平台建设方面,人文学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营造书香文化氛围为旨归,做到“一指导、二结合、三实施”,即以“五个一工程”为指导,把学院引导和学生参与两个层面相结合,以载体为平台、以社团为组织、以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好读书、爱文学,通过阅读、品鉴得到思想启迪与道德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

其五,“读讲”活动开展。为了把“读讲一本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学院、班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积极举办多层次“读讲”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读书,力避流于形式的活动,防止学生对“读讲”产生负面情绪。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活动,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真正做到把活动还给学生,让“读讲”落地生根。以人文学院为例,学院先后开展了“悦读明道、书香致远”主题读书活动、“国难·人性·文学——张新科教授作品赏析会”,“丹青书韵”主题海报设计大赛、“结缘好书”知识大赛及“悦读明道”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发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通过“读讲一本书”等竞赛活动,把读书活动覆盖全校,让广大学生真正理解“书籍是承载文化的精髓,阅读是文化传承的过程”的深刻内涵,为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其六,“读讲”考评体系建构。任何一个活动的实施与开展都离不开考评体系的构建,“读讲一本书”工程也不例外。我校的“读讲一本书工程”考核涉及三个层面,图书馆的“必读书目考核”、《大学语文》“读讲”部分的考核课程及实践部分的考核。图书馆“必读书目”的考核主要是针对《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以客观题的形式,通过机考的形式进行,由图书馆作为实施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学生在校期間必须完成此部分的学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活动(讨论发言、出勤、回答问题)和课外作业(一篇读书报告,2000字)和一种文体写作(1000字,诗词除外)和学生的课堂读讲(选取第二部分“名著读讲”中的一本书做课题发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评价;终结性评价以期末小论文(针对读讲的一本书,写一篇3000字的小论文)为依据的评价。其中的“读讲”环节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的课堂讲读汇报,一是期末上交的读书报告,二者综合评定为本课程的“读讲”成绩。学生期末总评成绩=课堂学习(20%)+课外作业(30%)+课堂读讲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30%)。实践部分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日常参加“读讲”一本书的讲座、系列读书活动、读书社团、发表与读书相关的各类作品、读书类活动的获奖等。因其中涉及的环节较为繁琐,需要细化考核指标,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考核指标体系,这是一个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

在上述一系列策略实施的基础上,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单从可见的层面来看,通过“读讲一本书”工程的实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学生中达成共识,阅读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校园日常行为,“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的文化氛围日渐浓厚,“悦读”成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和日常校园习惯。

我校实施的“读讲一本书”工程,有力地践行了学校“大文化观”“大人文观”的办学理念,为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成人”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英]爱因斯坦,著.许良英,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10(1):146.

[2]郭建平.人文素养培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运行:基于理工科大学人才成长的视阈.武汉理工大学,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我校“读讲一本书”工程实施路径研究》(YGJ1506)阶段性成果。江苏省品牌专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C208。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人文素养阅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中职生数学习惯养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