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摘要:幼儿园作为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教师一定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展开不同的教育和管理,以此来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儿园小班教育中,教师要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中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保障常规管理和教育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常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66
引言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指的是:针对幼儿在幼儿园内一天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行为规范和准则的管理,保证幼儿的一天生活都能够良好顺利地进行下去,让幼儿每天都能够开心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尤其针对幼儿园小班儿童,其由于年龄较小,刚刚进入幼儿园不久,更需要教师多加关注,给予其更多的耐心、爱心和细心。保证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质量,教师要明确常规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要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指教师要对幼儿展开行为上的约束,更加重要的是让幼儿能够树立规则意识,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共同来推动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的质量。
一、树立正确的常规教育理念
对于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的开展,首先教师作为幼儿成长启蒙时期的重要引导者,一定要先从自己身上实现进步和提升,这样才能给幼儿的教育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首先教师的常规教育一切要以幼儿为主,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针对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综合实力来开展常规教育,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比如说教师要全面观察幼儿在平时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从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幼儿的一些表现来进行总结归纳,从实际案例中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常规教育的效率,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第二教师对待班里的幼儿要一视同仁,对待任何幼儿要统一标准,要求其履行幼儿园的常规规定,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区别对待幼儿;第三教师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幼儿一起参与到班级常规的制定中,让幼儿有参与的意识,这样幼儿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班级常规也更会愿意主动遵守,更加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合理的幼儿园常规制度
对于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的开展,教师一定要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合理的幼儿园常规制度内容,内容要能够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并且能够让幼儿从内心予以接受,这种制度要比强制化的管理效果好得多。比如说当前幼儿园中有一些常规制度就不是很合理,比如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不允许幼儿去取水喝、吃东西等,这会严重影响幼儿注意力的集中,这样的常规教育制度无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针对幼儿园常规制度的建立,教师一定要先从过去的制度内容中挖掘出不合理的部分,将这些内容摒弃并填充进新的内容;再填充新的内容时需要教师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展开讨论,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总结之前在常规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常规教育的制度内容。幼儿园合理的常规教育应该要能够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让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并理解常规管理。
三、采用多元化的常规教育方式
对于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的开展,教师要变使用单一化的常规教育方式,要通过不断的研究,采取科学的策略实现常规教育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教師要改变传统的常规教育方式,摒弃命令、催促、批评、威胁等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与综合素养,而是要采取积极、趣味的教育方式,让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
首先,教师要采用正面、积极的方式展开常规教育,有的教师认为只有严格的管教,树立教师的威严,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管理秩序,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通过实验调查发现,积极、正面的教育形式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与幼儿成为朋友,教育效果也会更加让人惊喜。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针对幼儿一些好的表现要给予肯定和赞扬,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而且同时也能够影响周围的幼儿,让其知道表现好能够得到表扬和认可,以此来推进常规教育质量的提升;其次教师要采用趣味性的方式展开常规教育,教师可以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在常规教育中引入一些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故事,比如给幼儿讲《农民伯伯种粮食》的故事,让幼儿在吃饭时不要浪费;给幼儿播放《洗手歌》引导幼儿主动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趋势下,幼儿园作为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启蒙时期,在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要更新理念,创新方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金英. 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研究[D]. 河北大学.
[2]李秀芬. 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常规教育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 2015, 000(00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