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
【摘要】素质教育已经全面展开,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那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的各种感官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积极地与教师达成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教师的独角戏,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创设情境,让课本上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此外。在课堂提问环节,学生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教师也要注重表扬,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也要注重与教师的合作。与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自己保持学习热情,并及时下一阶段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注重表扬;师生合作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让学生保持长久学习的热情, 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学生才能废寝忘食不断学习。特别是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对语文充满热爱,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善于思考,在生活中不断观察,乐于积累,在漫长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热爱语文学习的心,为语文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会结合自己实际教学经验,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几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他们爱说爱动,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不能盲目的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学会合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创设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也能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大胆发言,积极思考。在教师创设的一个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会有一种熟悉感,从而更加愿意把自己带入语文学习的课堂。此外,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生活帮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例如,在进行教授《观潮》这篇课文时,首先在上课之前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钱塘江涨潮时的壮观景象,以此来导入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视频见识到,钱塘江涨潮时的壮丽景观。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十分有帮助。视频播放结束后,我看准时机开始介绍钱塘江全长 605 公里,它格外受文人墨客的青睐,钱塘江涨潮, 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是天下奇观。接着我布置课堂任务,请学生打开课本通读全文,用笔画出描写“涨潮前”,“涨潮时” 和“涨潮后”的形容词,结合自己刚刚看到的涨潮时的景象, 说一说自己对钱塘江涨潮的整体印象,以及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誉为天下奇观。贴近生活实际的涨潮视频,可以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帮助学生增加代入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调动课堂气氛十分有帮助。
二、注重表扬,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的言语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模仿能力,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还不全面。教师的一句表扬和鼓励往往能够影响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科的认识和看法。如果一个教师善于表扬和鼓励学生,那他一定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努力得到教师的表扬,那么他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定会大大提升,对于下一阶段的学习也能抱以更大的热情。注重语言表达是一个教师的基本修养,关爱学生,呵护学生, 关注他们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是教师必须要完成的基本要求。唯有和学生打好关系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爱他们的成长。
例如,在进行教授《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上课之初我会请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有关描写大榕树外形特点的句子, 并深刻体会鸟的天堂的具体含义。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我会请几位学生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发言完毕后,我适时给予鼓励点出每一位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到他们的优点给每一位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表扬,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仅仅只会表扬学生。身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褒贬得当,既能点出学生的优点,又能找到学生的不足,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学生下次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这样既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满足,又可以给学生点出进步的空间,让学生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三、师生合作 ,保持学习兴趣
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合作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教师及时给学生解答不懂的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切实调整教学手段,给学生足够的关怀和帮助,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不斷语文方面的积累和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二者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反馈,最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例如,在进行教授《雅鲁藏布大峡谷》这部分内容时, 在上课之前我会布置预习作业,请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大峡谷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景观,从而对大峡谷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上课之初,我通过播放歌曲《喜马拉雅山》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跟着歌曲走进大峡谷深处,请学生感受一下大峡谷的好风光。情景导入结束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接着我会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小游戏,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加学生对大峡谷的整体了解,锻炼学生的语文遣词造句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一些风景图,要求学生自由创作导游词,适当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此来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或者我会请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风光并做出评比,写得最好的学生会得到教师的表扬。把语文学习变成一个竞技比赛的过程,通过适当的小游戏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程度,从而让学生时刻保持着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关注程度和感兴趣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教师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 培养合作和谐共赢的师生关系,创设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课堂导读,都可以极大的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之外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尹红 .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12(11)
[2]谭慧 .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J]. 科教文汇 ( 中旬刊 ),2011(1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