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继超
【摘要】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为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巩固,我们针对农村初中生如何利用家校共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进行了研究。我们在研究时强调建立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注重与家长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邀请他们参与班级建设、活动设计、成长规划,充分利用家委会、家长学员培训会、学校开放日、家长进课堂等方式,增强家校联育的合力效应,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巩固提供保障。
【关键词】家庭教育、初中生家校共育、农村教育策略
为了更好的进行研究,我们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进行了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具体是面向2019-2020年在我校就读的七、八、九年级全体学生及家长下发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分析学生不良习惯的种类及形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我们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主要不良习惯分为不良学习习惯和不良生活习惯。
通过走访及谈话,我们了解到农村初中生不良习惯的主要形成原因是:1.家长疏于管教,农村家长工作繁忙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管教孩子,孩子假期大部分都是自己独自在家。2.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对于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大部分农村父母水化水平不高,素质偏低,对孩子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让孩子吃饱穿的认识上。3.孩子缺乏自控力。现在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过于强大。孩子在家,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现象尤为突出。4.家庭经济有了大的改善,学习动力不足,在学校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树立远大目标。5.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使得很多农村初中生从心理和生活、学习上形成了不良习惯。
怎样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习惯,我们采取了利用家校共育,同体验,共成长,结合我校德育品牌“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进行了研究。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地处大山深处,孩子大部分是寄宿制。平时不在家,周末回家。这样孩子们与父母的沟通比较少,假期在家习惯一般来说相对城区,就比较差,很多孩子就从小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我们课题组曾经对我校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学习习惯不好和生活文明习惯不好,这两个方面的不良习惯。针对次问题,我们开展了研究。我们研究主要通过家访和主题班会来实现家校联育,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
案例讲述:
小李同学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从小他的父母长期不在家,他主要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年纪比较大,但是特别溺爱这个孙子,以至于小李在家就是游手好闲,不做家务,不搞学习,爱打游戏,甚至熬夜玩,在学校里经常上课睡觉。
解决措施:
1.进行合理的家访。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与其奶奶进行沟通,一起寻找改变小李不良习惯的方式,包括如何使用零花钱,尝试让小李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等。也对小李做了思想工作,从思想上来感悟他。
2.有效利用班会开展家校联育。每次开家长会,小李的奶奶很早就做班车到学校,积极参与孩子的班会,通过班会,小李的奶奶学习其他家长的成功育儿经验,积极尝试教育小李。
而后路经小李家,我们不打招呼去看他时候,发现他正在家里打篮球,在家终于不再是沉迷于手机游戏,精神不振,视力模糊等,在视力筛查中,发现小李同学的视力恢复正常了。中考中,他的物理成绩再也不是曾经的低分了。
案例反思: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实现家校联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依托家访,深究根源,对阵下药。家访是最能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手段。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主要发生地就在家里。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我们通过家访,找出根源,然后商量出积极有效的对策。案例中的小李同学根源就是疏于管教,慢慢形成了懒散,不求上进的坏习惯,只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孩子一起共谋划,帮孩子做好规划,给出合理建议,相信孩子会有進步的。
积极的开展家校联育主题班会。这个是我们学校特色。不定期的举办这样的活动,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分享好的教育孩子经验,师生和家长都受益匪浅。
进村举办丰富的家校联育活动是促进农村初中生形成良好习惯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农村,很多孩子平时不怎么懂得去感恩父母,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定期的进村举办家校联育活动,比如我们可以搞一次内务整理比赛,提前邀请这具有这些不良习惯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而且比赛前给与指导,大多数孩子自尊心较强,都不服输,一定会在比赛前努力练习。通过比赛,让孩子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家校联育是个比较大的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方式不断转变,总之,无论如何,都是为了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鉴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请同行多多指正,本人不甚荣幸,谢谢。
参考文献:
[1]黄燕芝.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D].苏州大学,2010.
[2]程慧明.农村中学家校共育的新趋势、新策略[J].教书育人,2020(29):66-67.
[3]袁礼斌.家校联合实现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