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标准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策略

2020-09-10 15:23:40续勇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核心素养

续勇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理論体系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结合高三化学课程复习课教学实际,对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多种教学策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程复习与策略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已有人知的巩固强化,而且能够在学习积极性、思考问题速度和技巧方法上得到显著提升,这也印证了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思维与能力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内容型策略

1、知识板块化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化学复习课要求的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要以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分类标准,如此才能够对高中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板块划分,使之分别对应各核心素养,并能够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到各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不同板块知识的训练密度和强度,对于重点考点和解题方法进行模型建构,强调思维框架的建立,以化解复杂难度的化学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系统化培养。最后,在临近高考的阶段中要回归教材,见微知著,以感知化学核心素养在教材中渗透和体现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以深化,并思考考法的变式。

2、重视经典例题与错题

高三阶段的化学课复习,教师必须要注重在众多题目中的快速筛选,结合实际学情与核心素养来明确考察方向,在此基础上更要善于精选和组织编制典型例题,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出现茫然无措的情况,实现把厚“书”读“薄”。这里所指的快速筛选,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当时常提醒学生多回顾自己做过的题目,尤其是做错的,理解不透彻的,深刻分析其中错因所在,加以归纳,更正陋习,跳出思维的误区。例如,在“有机化学基础”专题中,该专题建议教师首先沿着知识线顺序开始复习,即“烷,烯,炔,醇,酚,酮,酸,酯”。其次,以有机反应类型作为纽带,结合有机物之间的转化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最后,以“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来渗透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整个专题下来,培养和渗透了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内的多项核心素养。再如,在“化学工艺流程”专题的二轮复习中,该专题首先可以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明确试题的类型,知晓试题考察的方向和具体的点,避免盲目,沉着应对。接着再从微观上来对各流程框题的环节、操作、目的进行分析梳理,理清思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理论体系,整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让学生自己完整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才能够达到发散其逻辑思维,建构知识体系的目标,如此即可内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素养。最后再以回归教材的复习为例,目前高考中表格形式的实验题几乎是常驻题,而且是选择题中的必考题之一,由于设计实验的范围广且思维陷阱较多,往往是学生极易出错的部分。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研究此类题目的应对策略,发现其本质,即教材中的实验变式,所以应对此类题型的关键就在于逐个回顾教材中的实验。如制备收集氨气;验证铁的吸氧腐蚀;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等等。

二、方法型策略

1、推理与探究

高考题型多新颖灵活,往往会通过创设陌生的情境来考察学生的一些基本功,如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步骤等等。因此教师在一轮复习中应当善于引领学生去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去推理未知,以内化形成能力。例如,在解决“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问题时,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从宏观现象入手,应用微观结构预知并探究其背后的微观本质。到了二轮复习当中,主要内容就是以练习为主的专题训练,教师为此也应当做好习题精选,鼓励学生多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比如在开设开智慧课堂,利用教学助手及时分析反馈学生的作答情况等等,使“教”与“学”真正做到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2、归纳与建模

高三阶段的化学复习其实完全就是对知识细化、系统化、专题化的理解和梳理。在复习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内容离不开习题训练,专题归纳总结,利用所归纳模型再次解决问题等过程。那么面对庞杂的知识体系,以及做过的一道道题,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与反思,训练学生学会从题目中多归纳方法和技巧,从而举一反三的能力。尤其对于同类题型要建构起模型,将解题思路和方法变为科学的思维框架,其中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错题集等方式来进行总结归纳,合理建模,真正将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升至更高的层次,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与标准。

三、形式型策略

1、个人、小组相融合

班级授课制虽然仍是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形式,但基于高三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尝试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来适当选取个人或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比如回顾教材就可以由个人完成,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初次接触“化学平衡”“水溶液离子平衡”等相关综合性题目时,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集思广益,从而在感受知识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同时,获得团结意识、探究能力与质疑精神的多层面提高。

2、竞争、合作共生

尽管是复习阶段,但也必须要注重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只有竞争与合作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令学生始终充满干劲,以最好地状态应对高考。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限时训练的方式来进行个人、小组的竞赛,以多元化的奖评机制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积极性,促成一个良好、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与此同时,竞争也必须要发挥合作的优势,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带动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汇聚起来的集体智慧是强大的,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与合作精神。

3、知识与方法并进

高三化学复习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落实知识、提炼方法,落实知识不必多解释,加强总结解题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省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比如当遇到设计反应方程式较多的计算类题目时,第一想到的应该是守恒发。再如,化学工艺流程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从而一起分析并总结出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模板。此外,还需要根据高考试题的比例排布进行编排,目前全国卷的化学试题是7道选择+3道大题和1道选做题,那么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来引导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得分最大化解题方法与技巧。

综上,高三化学复习课并非对所教所学内容的机械性重复,而是需要教师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各部分内容的难易度,学生的认知特点,高考的考试说明,由此以一个综合性的策略来融入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加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和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兰.发展核心素养 聚焦课堂效率——基于模型认知能力培养的高三化学复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8):29-32.

[2]颜建河,代景坤.基于学科“素养” 聚焦备考“智慧”——高三化学复习要重视打造教学过程的最优化[J].教学考试,2018(41):70-72.

[3]李爱玲.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以“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二轮复习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8):86-88.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第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三化学复习核心素养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学科知识逻辑的架构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0:42:52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21:23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20:1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