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宁 刘建东 张一丹
摘要: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具有规则性、趣味性、创造性等特点,是学前幼儿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音乐兼具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对幼儿的艺术能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音乐元素融入传统民间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音乐元素;学前教育;传统游戏;行动研究
游戏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以传统游戏为基点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研究中发现,国内的研究文献主要从传统民间游戏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与活动的价值功能等进行研究,而缺少将音乐融入本国的传统游戏的教学以达到多元化教育。项目组根据在幼儿园中的调研与实践,依靠教育专业知识、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有利条件,对韵律化游戏的设计与开发进行实践与探究,将音乐元素与传统民间游戏融入韵律化教学,为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韵律化游戏教学策略。
一、当前以传统游戏为基点的幼儿音乐游戏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外对本国的幼儿音乐游戏、传统民间游戏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与研究,国内的研究文献主要从传统民间游戏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与活动的价值功能等进行研究。而国外一些幼儿园已经开始尝试将音乐融入本国的传统游戏的教学中,并逐渐融入幼儿生活,树立了科学的幼儿游戏观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大多数教师改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新的教学思想,重新正视了音乐游戏在课堂上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师在应用音乐游戏教学模式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
(一)游戏创新程度不足
就幼儿教学而言,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不长,易在教学过程中分心,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教学的设计要具有创新性趣味性,使幼儿参与到教学中。目前虽然部分教师已经建立了对音乐游戏教学的正确认知,但是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并未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韵律化游戏的内容形式等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沿用老一套的音乐游戏教材;一味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节拍律动;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及行为动作过多,缺少幼儿自主感受环节;幼儿难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二)游戏过程中传统元素不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优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民间传统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童年记忆,不仅满足了儿童在玩中学,玩中进步的天性,还渗透着民间地域特色,传承了本土文化。传统民间游戏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教育中通过对传统民间游戏的运用,不仅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更能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且幼儿在进行传统民间游戏时通常都要伴随与游戏相关的儿歌或童谣,这些随着游戏诵读的歌谣和古诗对于幼儿的感知艺术、表达艺术的能力起到了熏陶的作用[2]。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与整理访谈内容发现,当前幼儿园以传统游戏为基点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中并未过多的运用传统元素,实际教学与教学内容不符,如在某幼儿园一线教师大班韵律活动《穿起小竹编》中,因场地及材料限制,幼儿并未接触到竹编,只是通过视频观看来进行初步了解,导致课程达不到一定的效果。
(三)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个别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水平,且不具备专业素养,这就使得音乐游戏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缺乏创意,而且频率也难以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而导致音乐游戏教学模式的难以开展[3]。
个别教师持有的音乐教育观念较为单一,在音乐元素的融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使用误区。一些教师在上课时过多地使用文学化和语言性的内容解说听觉感受,导致幼儿大脑形成并被强化了音乐审美观念的误区,这种错误的授课方式不仅使音乐元素融入传统民间游戏无法达到既定效果,而且不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甚至对课程的正常开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以传统游戏为基点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实践的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以及对幼儿园中教学活动中的传统民间游戏、音乐元素的运用情况、户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有效观察记录并组织设计相关活动后,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以传统游戏为基点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实践的意义。
(一)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在当今倡导的融合教育背景下,针对学前儿童的学习现状,融入音乐与游戏元素,通过专业化、特色化的教育方法初步引导并逐步培养其对民间游戏活动的选择和自主参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韵律化游戏对幼儿情绪理解与控制、乐感、运动中的手眼协调以及规则意识的形成等多维度层面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帮助,其语言中枢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刺激,语言敏感度相较于只接受一般课程的孩子更高,这会使这些幼儿未来的语言完整度和协调度更加突出。此外,幼儿的大脑认知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在传统游戏中融入音乐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驻扎幼儿童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在大班韵律化游戏《跳皮筋》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得到发展,提高了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二)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发展与传承意义
就中华传统文化而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优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传统民间游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历代劳动人民的传承与完善,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广泛流传性和浓厚文化底蕴。对游戏进行韵律化改编,增加律动感,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多个方面融入音乐化元素,在促进传统游戏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三)对幼儿园教育提升的意义
探索将渗透音乐元素的传统民间游戏加深音乐元素与传统民间游戏融合的教学理解与应用,有利于学前课程设计及教学模式的调整与完善,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素养与社会认可。韵律化游戏课程分步细化目标,根据学情落实,多数幼儿园将其作为精品的课程发展,以打造幼儿园特色,从而使教学效率与幼儿园教育质量有所提高。
三、以传统游戏为基点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实践策略
根据项目组对以传统游戏为基点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调查研究以及相关实践的探索分析,将以传统游戏为基点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实践策略总结如下。
(一)发掘传统民间游戏育人作用
幼儿园常见的活动教学目标中,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多与中国传统游戏、传统节日相结合,以传统游戏为基点,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民间游戏的基础上,对游戏进行韵律化改编,增加律动感,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多个方面融入音乐化元素,在体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掘传统民间游戏育人作用。教师可基于趣味性游戏、歌词创编、故事讲述等展开音乐化游戏教学,使音乐元素与传统元素应用融合,进行“整合性”教学,在培养幼儿爱国情怀,体验成功感自豪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其想象力、注意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均有所培养。
(二)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教师在在韵律化游戏设计中,需要注意尽量营造一个丰富多彩地游戏环境。教师将授课内容与富有韵律、节奏的音乐艺术恰当、有机的结合,将教学效果扩大化的同时为幼儿带去良好的体验。当然,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环境创设时,也要精心考虑选材与呈现方式,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用幼儿喜爱的、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并恰到好处地与音乐游戏课程接轨。
(三)发挥幼儿主体性,鼓励幼儿进行游戏创新
就学前段儿童而言,音乐元素融入传统民间游戏对幼儿情绪理解与控制、乐感、运动中的手眼协调以及规则意识的形成等多维度层面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帮助,教师应利用幼儿“玩”的天性,激发儿童多方面潜能,在玩中成长,在音乐中发展,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此外,应该努力挖掘、利用、整合身边的资源,通过专业化、特色化的教育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初步引导并逐步培养其对民间游戏活动的选择和自主参与意识。
(四)注重艺术熏陶,培养艺术情操
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活动时,应综合运用游戏化方式,提供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幼儿养成较好的艺术修养,教师需在课程中逐步引导幼儿学会享受韵律化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自信,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重视教学趣味性,确保幼儿在此过程中接受良好的艺术熏陶,为幼儿的艺术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结语
综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在开展音乐活动时应当以传统民间游戏为出发点,注重传统与艺术的结合开发韵律化幼儿游戲活动。充分考虑传统游戏的独特性、韵律性、可塑性等特点,在传承中发扬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实现幼儿园音乐游戏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翠岩.浅谈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策略探究[J].文存阅刊,2019(6):86
[2]王淑萍,赵天俊.传统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价值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1):144-145.
[3]王琰.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1):
基金项目:2020年嘉兴学院创新训练项目“韵律化游戏:以音乐元素、传统游戏为基点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CD851720333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宁宁(1999-),男,浙江温州人,嘉兴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17级学生;
刘建东(1971-),男,浙江嘉兴人,嘉兴学院师范学院艺术教研部主任,教授;
张一丹(2001-),女,浙江绍兴人,嘉兴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19级学生。
(嘉兴学院师范学院 浙江嘉兴 3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