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阶段,教师应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倡导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其它课程不同,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这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习兴趣;趣味知识;鼓励自信;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拓展一些趣味体育知识,让学生对不同的运动有初步的了解,从多项运动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娱乐活动,实现在运动中强身健体的目的。其次,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多鼓励学生,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程度不同,如果学生对某一项运动的兴趣较大,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最后,教师不能一直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需要将教学方式丰富化,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体育锻炼形式。
一、拓展趣味体育知识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授教材中的体育基本知识外,还应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知识,可以是一些运动的起源、发展过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一些体育赛事,介绍一些体育名将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或者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些关于体育运动的冷知识,在课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学到更多关于体育运动的知识,最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体育锻炼中。
例如,在教授“体操单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体操名将杨威的比赛视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对这一体育运动产生好奇心理,也想试一试自己是否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此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述杨威获得成功背后的训练故事以及体操如何成为世界体育比赛中的重要项目等趣味体育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项运动,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从简到繁的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支撑动作,使上肢、肩背肌肉韧带等都能够得到锻炼,挣钱力量素质,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二、多加鼓励激发自信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在教师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就能够进行锻炼,有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示范之后才能够明白动作的含义,对于一些接收知识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耐心的帮助其解答在动作技巧上的疑问,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动作不规范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这样学生在课下自己锻炼时才能让锻炼产生更大的作用,学生在锻炼中找到自信心,才会持之以恒的进行体育锻炼。
例如,在教授“花样跳绳”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多次尝试,注意摇绳和起跳相结合,选择恰当的起跳时机,在摇绳和起跳的过程中把握良好的节奏,做到上下肢协调配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及时鼓励多次尝试仍然不成功的学生,帮助其掌握正确的脚上和手上动作。如果學生已经全部学会跳绳的基本要领,此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大胆的创编绳操,可以分小组进行创编,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最后进行小组展示,不同小组之间互评,增强学生对跳绳的自信心。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水平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的是教师讲述理论知识,而后为学生示范体育动作的标准程度,最后学生进行模仿和训练,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课下了解体育动作的基本要求,课上由学生进行讲述示范,教师在旁边监督,对于一些细节的动作标准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表达和示范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会让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活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教学工具比如跳绳、足球、篮球等设计一些新的体育活动,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新奇的体验。
例如,在教授“健身长拳”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讲解了解健身长拳的发展历程,以及健身长拳具有的套路短小精悍、易教易学的特点,作为武术健身的一种,健身长拳可以采用室内教学或者室外教学两种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教学、PPT展示或者亲身示范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健身长拳的技术要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集中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加强锻炼,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一整套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很好的体现中学生精神风貌的体育运动,让学生体验健身长拳的魅力。
四、加强实践锻炼
想要培养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绝不可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体育而言更是如此,它相较于其他有考核标准的科目而言,本身对学生就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往往又因为有过多的训练项目,会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的,所以这时就更需要教师来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而体育项目绝对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只有在这些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它的乐趣。所以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一些不同的措施,帮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升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羽毛球”时,相信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对这一项体育活动并不陌生,这时教师就可以先询问学生,会不会打羽毛球?水平怎么样?然后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保证每一个小组,都有玩的比较好的学生,然后再展开教学。最后可以在整个班级内,开展体育比赛,要求每个小组选出最厉害的人,代表小组出赛,最后进行决赛,选出整个班级的冠军。相信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体育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强自己的羽毛球技术,锻炼了身体素质,增强了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同时也能激发出更多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总之,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策略,包括对趣味体育知识的拓展,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自信心,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等,这些策略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为学生设计出更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初中学生的文化课压力相对较大,家长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为重视,对体育锻炼要求不高,有的学生不注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课是浪费时间,此时体育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思想,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锻炼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黎雄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1)
[2]冯遵章.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9)
张小军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凤鸣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