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星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革新,需要分析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灌输与理解相结合以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维空间格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队伍建设;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评估机制;打造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平台;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软性制度”保障体系,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引领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7-0017-02
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1],积极主动探求变革创新之路径以解决意识形态局部危机是社会发展之重,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成为老一辈和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既然要承担起这一使命,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性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达成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人民,使人民群众接受、认同、信仰并自觉付诸实践的过程[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3]。迎接时代发展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提出了挑战,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新。
(一)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网络化、信息化是全球发展的新背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这一渠道将大众化的内容传达给群众直接提高工作成效。通过大数据可实现工作结果反馈,制定群众教育策略,并且,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西方价值观念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干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因此,当今必须顺应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伟大事业。
(二)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
就业困难、官僚腐败等问题的存和激化使群众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内耗。中国社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多元价值观的出现容易造成群众精神上的迷茫和空虚。新时代条件下,探索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合理路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的自身发展所需
理论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前辈对广大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会积累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宝贵经验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供应新的素材。革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一种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则
原则问题不可忽视,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先明确自身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使人民群众能自觉自主运用理论想问题、做事情,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实践教育的过程,因此必须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要做到实践的大众化,充分考虑受众的认知程度、思维能力,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使各个层次的群众都能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灌输和理解相结合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传统、单一的灌输渠道已经不能充分应对时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灌输为基,强调对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只强调灌输而忽视理解无异于做表面工作,过度强调灌输,会导致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厌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反而不利。
(三)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要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所处的不同层次选择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实效。还需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在教育环节结束后,广大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地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自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己身为教育对象,实现广大群众由外教向自修的转变。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合理路径
创新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实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思教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乡村地区还待推进;相匹配的基层宣传工作者队伍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评估机制有待加强;传统式媒体和新媒体存在矛盾不能够被统一利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软性制度保障体系作用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究出新思路,谋划出好途径,立足问题进行创新。
(一)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维空间格局
城市、农村和高校这三个区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空间格局。高校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教育工作有先天优势;城市社区有常规的社区管理机制,教育初具规模。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人口分布相对分散且成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等都是教育的最大短板。只有将农村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搞上去,补齐短板,才能形成合理的馬克思主义大众化空间布局。
首先,要占领农村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阵地。当前农村地区还存在诸多落后的思想观念,封建迷信和基督教广泛流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占领思想高地。其次,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知识素养,只有知识素养提高了,农村居民民才能从科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最后,要了解农村居民的现实需要,这是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中要求各级党委向贫困地区派遣驻村干部,帮助村民脱贫,这很好地加强了党组织和农村村民的联系。
(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队伍建设
理论工作者、宣传普及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思教工作的三支生力军,唯其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才能体现出来。目前,宣传工作者队伍与教育工作者队伍仍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漏洞:第一,宣传普及工作者存在基层短板。第二,高校教育工作者队伍编制存在空缺。
立足上述两个问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方式和思路上的创新。一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队作用,带头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工作。例如,同高校建立密切的联系,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教育资源,鼓励教授“下乡”,深入基层宣讲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保证高校拥有充足的思政课教师,保障充足思政课教师人员储备。
(三)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评估机制
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存在重理论考察而轻实践检测的缺陷。农村地区以及部分城市社区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则存在实效测评机制彻底缺失的现象。没有实效性的检测,就无法知道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建立测评机制非常重要。
新时代下,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测评不仅应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能够认可并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对于农村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而言,受制于农民知识水平情况,测评的重点应放在村民是否接受理论教育、农村风气是否好转以及村民思想修养是否提高这样的实际指标上。此外,也必须重视检测后的反馈工作,积累成功经验,加强和广大群众的互动交流,让检验结果成为指导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向导。
(四)打造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平台
构建大众化的传播平台和打造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是促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前提。新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导致传播媒介之间的矛盾,其一是传统媒体受现代媒体的市场挤兑,传播价值下降问题;其二是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的话语权问题。
在矛盾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抓住矛盾的关键点,分析利弊,综合应用。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党政机关要始终牢牢掌握在传统媒体中的话语权,要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预留一块“又红又专”的专门领地[4]。同时,重视对现代媒体的监督管理,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氛围。其次,要利用话语权空间提高党群之间的沟通。群众在新媒体环境拥有话语权,也就有了发声的机会,教育工作者更容易了解到群众所需,有更多空间和机会开展多角度的教育工作,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空间与群众进行思想交流,对群众的实践进行评价,直接发布视频实现行为教育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工作反饋提高了工作成效。
(五)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软性制度”保障体系
合理的制度建设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刚性制度表现为对机关单位制定的政策法规,软性制度表现为学习运动、典型示范等。软性制度的实施,能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更加主动地聆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诲。我国各级党组织和机关单位能够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执行刚性制度,而面对群众的软性制度则不够健全。
所以,完善软性制度体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做起:第一,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学习运动。通过组织培训班、讨论会、宣讲会和马克思主义实践事例宣传等活动,引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第二,开展以打击非法宗教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第三,树立典型,发挥积极分子的示范作用。发展农村党员,通过农村党员日常工作和活动直接向其他村民传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农村群众进行直观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时梦芳,肖芳.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2):40-44.
[2]卜叶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4.
[3]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1).
[4]李春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0):167.
(责任编辑: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