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参加教育部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执教“生物多样性”获得部级“优课”。本文从课题的选题、教学目标、教学线索、课堂实录等方面对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反思,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教学线索;框架问题
教育部从2014年度开始推出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该活动与传统的评优课、公开课相似,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能力、教学风采;但是与传统的评优课、公开课又相异,主要在于“一师一优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班级、主题等的限制,更自由地发挥。
“一师一优课”活动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热烈响应,截止2019年9月5日,仅上海市就有1393所学校参与、65205名教师参与活动,55724名教师在国家平台“晒课”,432节课被评为部级“优课”,部级优课率仅为0.775%。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出广大教师参与此次活动的热情很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全国人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想要获得部级“优课”难度越来越大。
本文结合笔者2019年度部级“优课”《生物多样性》,总结成功经验,凝聚奋进力量。
1.课题的选择要有新意和价值
“一师一优课”活动很大一个特点:自主选择。建议教师在选题前先去“一师一优课”官方平台看一看,哪些课题关注度不高、甚至还没有部级优课,冷门的选题既可以避免与其他老师“撞衫”,又可以避免已有优课的思维定势而更利于老师自由发挥。此外,教师也可以向相关领域专家请教哪些主题更容易出彩。当然,选题时还需要充分挖掘课堂本身的学科意义和社会意义,不仅关注知识的建构,更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以上考虑,笔者选择的课题是沪教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册第十章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由于课时四十分钟的限制,最终割舍了“价值”部分,专注于《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命科学在21世纪面临的五大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学完本主题之后学生应当“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为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
学习的最终目标指向学习者具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成为主动、积极的终身学习者,教与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或提高相关技能,提升学生沟通互助力、社会参与力和自主行动力。
上述关于学习最终目标的说法与我国现行“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教学目标应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含有高中生命科学唯一的野外调查实验——“样方法”对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既能习得科学方法,又能提升环保意识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本节核心知识——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掌握过程也是科学思维培养的过程。而通过校园生物多样性之我见问题的探讨,则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观念。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将教学目标分解如表1。
3.教学基本线索要清晰明朗
线索之于一节课,就好比脊索之于脊椎动物,线索是一节课的总抓手,体现了教师授课纵向推进的思路。清晰的教学线索可以统领整节课,引领教学活动,流畅教学过程。因此清晰的线索是统摄一堂课的思想灵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也强调“教育即生活”,他认为创造充分的条件让学习者去“经验”是教育的关键。
基于上述理念,笔者除了设置常规的知识逻辑线,还为本节课设计了情境素材线与学生活动线,情境素材多数基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学生活动线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框架问题线则通过提出一连串有坡度的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探究。具体线索见表2。
4.教学提问难度要层层递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并引导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切记: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问题的设置要有坡度、层层递进。几经打磨,本节课有三处比较明显体现了这一点。
4.1蒲公英两种叶形的提问
调查中发现,有的蒲公英叶缘是小锯齿状的;有的蒲公英叶缘具很深的锯齿状裂痕(图1)。乍一看,很多同学以为不是一种植物。后来经过查证,发现是蒲公英的不同叶形。笔者一开始在此处只设计了一个问题“请解释蒲公英叶形差异的原因”。以为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哪知道学生们鸦雀无声,完全不知道如何回答。笔者寻思:为什么不能引起学生共鸣?为什么学生无法联系到“基因型与环境决定生物的表现型”这个知识点呢。后来笔者尝试在前面加了一个问题“生物的表现型由什么决定?”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学生的响应,后一个问题也迎刃而解,“最近发展区”设定成功。
4.2三个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低的比较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小范围的一个层次,实际上也是分子水平的一个概念,因此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因此概念构建完后,教师可以举例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此处笔者给出案例1:
已知V基因有三种等位基因,V、V、V。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
此处问题“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旨在检查学生是否理解遗传多样性是基因与基因型的多样性,让学生学会用头脑中的概念去判断,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问题“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则是培养学生系统地、富有逻辑地表达出思维过程,也是目前上海等级考地热点。
4.3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提问
辛普森指数公式属于一个现成的数学模型,教师无需多说,学生自己看例题就能学会公式的运用。但是此处如果仅仅让学生运用此公式,那么知识的深度有点不够;另外,物种多样性的两个层次一直是一个难点,如果此处能提出几个深入的问题,将化解掉该难点。鉴于此,笔者设计了案例2:
甲群落中A、B两个物种的个体数分别为99和1,
乙群落中A、B两个物种的个体数均为50,
丙群落中A、B、C三个物种的个体数分别为2、88、10
丁群落中A、B、C三个物种的个体数分别为33、33、34,
则D甲=_________D乙=___________D丙=___________D丁=___________。
(1)对四个群落多样性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据公式,解释造成甲和乙、丙和丁群落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和丁两个群落物种分布均匀度非常接近,为什么辛普森指数差异还这么大?。
问题(1)属于最基础性的问题,只要直接套公式计算、排序即可。问题(2)将难度向前推进,学生比较容易得出原因是:乙两个物种的数量比较接近,所以高于甲。此处,教师顺水推舟,给出“物种分布均匀度”这一概念。问题(3)将难度继续向前推进,乙和丁两个群落物种分布均匀度非常接近,为什么丁的辛普森指数高,学生很快发现:丁物种数比乙高。此处,教师适时给出“物种丰富度”这一概念。总之,此处三个梯度问题(框架问题)的设置是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层层递进的,因此基本上学生很快就能得到答案。笔者觉得,框架问题的设置不仅可以化解难度、引起兴趣,还有助于构建概念。
5.课堂教学实录要真实规范
一师一优课除了像普通公开课一样要关注上课的细节,比如教师的穿戴是否得体、学生着装是否统一规范等外,还要关注摄像机是否能及时捕捉课堂之美。因为一师一优课晒课需要将课堂录制成视频上传,视频也是评价该课的主要依据,因此录像过程必须规范、严苛,尽可能真实地还原课堂。如果录制过程不规范,可能前功尽弃。视频的录制需要几个摄像机、音频录制需要几个麦克风,摄像机的位置、麦克风的位置与学生座位表的安排等均需要统筹安排,容不得半点马虎。摄像前还需要与摄影人员沟通,以确保高保真地录制出精彩的课堂。
此外,还有一点要注意,虽然是录像课,但是不要为了评课获奖而把课堂录制地特别完美。其实哪里有完美的课堂?有些问题就是在课堂生成的,从教师解决课堂动态生成问题的过程可以看出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有的老师会拿同一个班级反复上这节课,然后将录制的“最完美”的课上传。笔者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如此一来,学生由于特别熟悉这节课内容,他们就会失去“探究”的眼神,整个课堂老师与学生都在“演”课而不是在上课,大家都会失去激情。这样的课很难得到好评。所以,笔者认为,录像课应该尽量真实地还原出课堂。
一师一优课平台为广大基层教师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我们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趙玥.校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户外调查实验.[J].生物学教学,2017,42( 7) : 55-56.
[3]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6,(2):13-23.
[6]曹丽娟.应用框架问题进行“伴性遗传”一节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6,41( 2) :29-30.
备注:本节课获得教育部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
作者简介:
曹丽娟,1978年3月生,女,硕士,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