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羽佳
摘要:物理实验能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准备实验时,为了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物理实验往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如果在着手准备之前,能以知识理论为指导,先动脑,再去动手准备,将大大地提高效率。本文以演示实验“电源的内阻”为例,先通过理论推导,然后选取合适的实验器材,给学生展示出较好的实验现象,为后续的继续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演示实验;理论推导;电源的内阻
“核心素养”于21世纪初被提出来,其在内容上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因此,物理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渗透到物理课堂中,但多媒体中的模拟实验展现出的是一个虚拟的状态,往往没有说服力。而演示实验借助实验仪器,对具体的物理现象进行展示,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在发展阶段,通过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物理规律的本质。
在某次市教研活动中,观摩了一节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课后各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讨论与点评。初中阶段学生对电源的认识是理想化的,其内阻是忽略不计的,而现实中理想化的电源是不存在的。其中,有位老师提出,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体会到电源具有内阻,可以增加一个演示实验。
1、实验介绍
分别用1节、2节、3节干电池给同一灯泡供电(图1),预设实验现象:小灯泡的亮度分别为亮、变亮、变暗。
通过理论分析,进而找到合适的实验器材,给学生展示的演示实验效果明显,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电源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后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学将水到渠成。
4、理論推导辅助物理实验的准备
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平时在备课时为了达到预设的实验效果,经常在在实验室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理论是关于实验的原理性知识,在准备实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先动脑,然后再动手去准备,将大大的节约时间。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知识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究,精心设计,才能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影.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9):65
[2]郭文恩,王佃彬.新旧电池串联搭配使用合理吗?[J].物理教学.2008(12):55
[3]高艳霞,郑卫峰.不同恒定温度情况下小灯泡电阻的探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8(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