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品读在语文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做到在解读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拥有深刻的递进式性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高阶任务和要求。以肖培东老师执教的《一双手》为例,品析肖老师的课堂如何从朗读情境中激发学生深层的递进式思维。
关键词:朗读情境;《一双手》;解读文本;递进式思维
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不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语文课程是建立在文本语言上的一种教学,脱离了文本的框架、语言的组合,语文教学就像是脱离了躯壳的灵魂,摸不到实体,无根可寻。学生们都会说母语,但如果进入文本解读语言文字,光有语言运用理解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也是重要部分。肖老师的教学设计一直遵循“浅浅地教语文”原则,而“朗读教学”几乎是肖老师支撑课堂、品读语言的最主要方式。肖老师通过营造朗读教学环境,通过多种“读”的方式,激发学生递进式的思维能力。
一、以读为引,用对话朗读激发思维
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关键就在教师善于寻找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和文本语言进行有效的对话。如果不重视朗读,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会缺失,无法发声的课堂注定是一次失败的课堂。钱梦龙老师曾说过:“语文课程的教化功能是间接的、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是学生自己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无需教师刻意‘渗透’的”[1]。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 “读文本”时間,还应确保同学们和文本语言的密切交流,通过“读”的形式推动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2]。肖培东老师则深谙语文教学的本质,以自身 “读”的经验作为课堂引子,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先进行对课文本身的思考。
课堂片段一:
老师:我刚才读了一下这篇课文,在另外一个地方是小学四年级学的,在北师大的教材中是小学四年级学的,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小学四年级的文章要拿到初三来学?
学生1:我小学四年级可能年龄太小,无法完全明白,等我长大了才可以掌握作者告诉我们的道理,要保护、爱护森林。
老师:你不加上最后的话,我就会更加喜欢。事实上要告诉我们一个隐藏的道理“文章不厌百回读”,任何文章都会常教常读常新[3]。
肖老师通过对同篇课文位于不同年级教材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们自身要意识到,不同年龄阶段对同篇文章的理解具有差异性,面对课文重读,不能看到就直接将以前的思维模式重新套用。“文章不厌百回读”,要用多个角度去重新思考一个问题,用新的发展的思维眼光去看待课文,从课文中读出新义,这就是肖老师让学生形成递进式思维的第一层次——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能让学生的视野更广阔,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多种理解,形成类似“一题多解”的方式。学生在课堂前期如果就能建立发散思维,就会对后面知识的理解及再创造有着很大帮助。
在后面展开的教学环节中,肖老师先是让学生概括出文章讲述的主要事件:“我在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对张迎善做采访。”随后回归文本,找到这句话所在的段落,并且点出了关键词:人物是“我”、“张迎善”,动词是“采访”。紧接着,肖老师就以“采访”为抓手,对学生抛出了问题:“哪个是最像采访情境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从寻找阅读再到师生配合进行人物对话式朗读,教学环节由一句话概括全文事件(采访)过渡到对人物对话的朗读就显得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了。“肖老师用他多年执教的敏锐眼光,找准了捋顺文章各个环节“穴位”的要点,用师生对话朗读代替了生硬僵硬、死板无趣的文本特征的讲解”。同时,在师生对话朗读中,学生亲自感受采访话语的语感和语言特点,学生形象思维就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语感和语言特点是抽象概念,所以要借助美妙生动的形象来体现。与文字相比,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感可以带来一种通透感,而朗读就是一种典型的形象思维,读出来的文字会形成一种画面,是立体的,是有生命温度的。肖老师在启发学生“文章常读常新”的前提下,用师生对话朗读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文体特点,再收效于“读”,让学生回归文本语言,学生第二层次的形象思维的运用自然就顺利了。
二、反复品读,用对比形式体味内涵
在经过对话阅读后,肖老师通过反复品读的形式,不断地追问学生,启发学生进一步从文本中挖掘人物特点,进而通过字、句、甚至标点符号的对比体味人物话语内涵。
第一步,肖老师以人物采访的三问三答为教学点,巧设疑问,让学生反复品读,对张迎善“两短一长”的回答进行挖掘。
课堂片段二:
老师:朗读之后,有没有同学找出张迎善说话的特点?
学生5:比较口语化。
老师:还有没有?你发现他三次对话中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6:比较简单。
老师:简单?尤其是第几次比较简单?
学生:尤其是第一次和第三次比较简单[5]。
在师生进行人物对话的朗读之后,学生发现了张迎善话语口语化的特点,而且第一、第三次简单,第二次说到了栽树就不简单。接着肖老师让学生再朗读第二次说话简化后的句子,通过长短句子的朗读比较,进而让学生们意识到原因所在——对栽树工作的喜欢,对本职工作的热情,进而感受到话语形式的不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体现也是不同的,从而体味到张迎善话语当中的特点[6]。随后,肖老师再聚焦到具体词语,通过“草根根”、“石块块”、“苗苗”这些叠词,慢慢加深学生对张迎善人物语言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在人物采访类文章中,通过关键词把握人物话语内涵是一般教师都会做到的教学方式,从结果来看,也算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肖培东老师并没有浅尝辄止,他在句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步——标点符号的对比,让学生反复对话朗读,区别话语中句号和感叹号带来的不同之处,而学生也从这比较中很快就联想到了关键之处:如果用感叹号就会显示出骄傲的感觉,而张迎善的语言基本上都是简短平常的。所以两者一结合,学生再读张迎善的话语,就一定要读出朴实、勤劳、谦虚的感觉,还要有对种树工作的热爱,用肖老师话说就是要“贴着心读”。
肖培东老师在与学生反复对话朗读后,巧妙地让学生去思考细节之处“为什么不能用感叹号”,让学生们“以小见大”,在比读中深刻地体会到张迎善对“种树”这一职业饱满而深沉的情感。对人物话语进一步的解读,并不是肖老师单纯引导学生的结果,而是通过反复朗读激发学生递进式思维第三层次——对比式联想思维得到的,也就是说,是让学生通过事物对比进行的联想思维,对句子的长短还有标点符号进行修改对比,继而想象其中的不同之处,思考出作者对文本细节处理的良苦用心,就会对语言内容和言语形式有着更深的理解。
三、抓住话题,以细读触发情感思维
在完成对话朗读、反复朗读之后,肖培东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文章的话题所在: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在写什么——写手。以“手”为思考话题,紧扣文本语言,品味人物风采。这个话题从表面看起来很大,但是经过范围的细化,细读“对话第二段”,切入教学的内容也就变得浅了。学生围绕这段对话一遍又一遍地细读,基于之前有人物话语体现的特点做铺垫,学生就能轻松地做到由浅入深,抓住文章的重点和中心,触发情感思维,自发地感受到人物细节的典型性:从手的形态上感受到工作的艰辛。最后让同学们去读出 “艰辛的味道”。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情感思维就可以成功地激发出来,能够用深情、慢节奏、甚至略带沉重的情感基调去读出“艰辛”之感。
在完成了“手”细节的朗读之后,肖培东老师再次抽丝剥茧,用“这双手”引出课文人物的性格。
課堂片段三:
学生齐声朗读: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学生23:“紧紧”说明他力气大,力气大是他从事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裹”说明手较大。
老师:我们可以不用“紧紧”这个词吗?
学生:不能,这样就无法体现出其人很真诚。
老师:手里面包含性格特征,听见了吗?立即写下来。手与其性格存在关系。再读一下试试,要有“温暖感”。
“紧紧裹住了”
学生读
老师:原来手能够体现出性格特征,以此为其中一个依据,还有哪些能够发现其性格特征[7]?
上面这个课堂教学片段中,我们能够发现,肖培东老师巧妙地延续“细读文本”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进一步细读文本甚至是扣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对张迎善所建构的“正面积极”的隐含情感,从“紧紧裹住了”读出了张迎善的真诚,所以说,手和其性格有关联,要读出温暖感。“后面再继续研读,读出了这双手透露出的人生道理,读出平淡中所隐藏的伟大和小细节中潜伏的大来”[8]。在感知到人物性格的逐渐明朗和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的第四层递进式思维——情感思维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艺术形象的产生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情感思维结合起来,融合运用的结果。肖老师通过“手”这个话题,调动学生将情感思维和先前形成的形象思维交汇在一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仿佛跳出文本,透过教材,生动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了。
由肖培东老师《这双手》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肖老师全程都是让学生沉浸在朗读情境中感受语言魅力。以对话式朗读为主要方式,反复朗诵、细读等多样形式贯穿其中,其中的“读”既没有直达目标、用力过猛的功利性朗读,也没有为读而读、毫无情感的机械性朗读,而是“以小见大,由浅入深”,把文本读通,把语言读活,然后激发出学生四个层次的递进式的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对比)联想思维—情感思维,四种思维层层递进,合理统筹,从而提高了学生和文本的交互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9]。如果说“读”是课堂上显而易见的,热烈的“活”,那么由“读”牵引出学生递进式的思维就是隐性的、静态的“活”,这两种活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具有共生关系的。语文教师如何利用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递进式思维,肖老师执教的《这双手》就是最好的教学范式。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教师的价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陈泾霞.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以肖培东老师讲授《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7,(03):86-86.
[3]新浪博客.肖培东《一双手》教学实录[DB/OL].(2014-12-23)[2019-09-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0e3830102v9f5.html.
[4]苗新坤.融读:激活语文教学的密钥—浅谈肖培东老师教读艺术要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Z2):21-22.
[5]新浪博客.肖培东《一双手》教学实录[DB/OL].(2014-12-23)[2019-09-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0e3830102v9f5.html.
[6]苗新坤.融读:激活语文教学的密钥—浅谈肖培东老师教读艺术要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Z2):21-22.
[7]新浪博客.肖培东《一双手》教学实录[DB/OL].(2014-12-23)[2019-09-21]. http://blog.sina.com.cn/s/ blog_6590e3830102v9f5.html.
[8]陈其明.品读语言:“浅文深教”的有效策略——以肖培东《一双手》教学为例[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7,(11):2-2.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
作者简介:方婷仪,1997年3月出生,性别:女,籍贯:浙江台州,单位名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无职称,研究生学历(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