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洁
【摘 要】音乐对幼儿大脑发育有着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幼儿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故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作为培养幼儿教育人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其声乐教育进行的好坏会直接表现在日后的幼儿音乐教学之中。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声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4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正日益加深,幼儿教育开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故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吸引了足够多的目光。在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声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专业能力,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幼儿园胜任对幼儿的音乐教学工作。
一、正确声乐教育理念的树立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育是有一定特殊性的,其与音乐专业的声乐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会去考虑培养学生成为声乐专业人才的问题,而是要考虑使学生具备足以支撑幼儿音乐教学的声乐知识、技能、技巧,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育需要采取专门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可是,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声乐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毕业于专门的音乐院校,虽然具备较强的声乐专业能力,但是并不知道应如何才能让学生具备实施幼儿音乐教学的能力,导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延续音乐学院中那一套方法来进行声乐教学,往往带给学生的是不适合用于幼儿音乐教学的专业化声乐知识和技能。
正是因为这样,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育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就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声乐知识、技能、技巧的需求是“应对日后的幼儿音乐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要有意识地对教学的专业性进行适当调整,使得教学能在适当追求声乐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的同时,也重点突出相应的教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传授,令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具备一定的“师范性”特征,让学生能通过学习掌握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法,从而学生的就业实际需求才能得以更好地满足,进而院校才能成功地向各个幼儿园输送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声乐教育内容的合理安排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育是特殊的,教师在树立起正确的声乐教育理念之后,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对声乐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以考虑学生幼儿音乐教学技能培养需求为基础,来用好教材并予以适当补充。就声乐教育的教材而言,其内容安排过于侧重学生声乐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大多是安排一些美声歌曲与民族歌曲,然后流行歌曲只占很小一部分,儿歌则是难觅踪影,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是严重不符的。基于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声乐教育要想得以成功进行,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准确把握,以学生要掌握声乐演唱技巧和幼儿歌曲演唱教学能力为主导,来对声乐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作出调整,既要适当削减美声歌曲和民族歌曲在教学中的占比,仅存留足以让学生获得相关声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的量即可,又要更为积极地将流行歌曲和儿歌引入到教学中来,再将前面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幼儿歌曲的唱教技能培养之中。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才能学习到可以服务于幼儿音乐教学的声乐演唱知识、技能和技巧,让声乐教育能够与幼儿音乐教学相互关联起来。
三、声乐教育模式的科学安排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声乐教育多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师要一次性对全班几十名学生进行授课,会忽略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差异、能力水平不同、个性化需求等问题,根本无法完全实现“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需求,故此种教学模式对声乐课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极为局限的。所以,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育中,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并用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来使声乐教学的形式能够变得更为丰富,使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同时得以满足。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育可以使用集体教学的方法为主导,分组教学、分层教学、个别辅导、自主探索等方式为辅导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用集体教学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普适性教学,将其中最为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和基本技巧传授给学生,既有助于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也能让学生在集体带动的作用下去适应学习,为学生的自我歌唱能力提供集中发展的良好平台。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具体表现来选择使用其他方法来予以补充,或是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形成“小分工、大合作”的有效学习,或是采用分层教学来兼顾不同能力层次学习的不同学习需求,或是采用个性化教学来满足不同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最后,教师再试着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东西去进行更为自由的未知性探索,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到足夠多的声乐知识和技巧,促使学生能顺利形成足以支撑日后进行幼儿音乐教学的声乐技能。
四、声乐教育评价方法的巧妙安排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育亦需履行完一整套教学流程,教师务必要在教学告一段落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用评价来更好地指导后续教学的进行以及确定应该如何来安排复习教学。此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若还采用“试卷考试+平时表现”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参考值,并不具备实际评估价值,完全不能体现学生在正式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时候的能力水平,对后续教学及复习教学的安排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根据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育的评价方法应有所改变,教师要联系到学生需获得声乐理论和技巧的实践能力这一关键来更为巧妙地去进行安排,在原本“试卷考试+平时表现”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参考项目增设,把“实操公开课”纳入到评估中来,最终形成“试卷考试+平时成绩+实操公开课”的三位一体评价方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专业技能具备水平进行准确评价。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育是独具特色的,教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厘清教学的具体步骤,通过“正确声乐教育理念的树立”、“声乐教育内容的合理安排”、“声乐教育模式的科学安排”、“声乐教育评价方法的巧妙安排”这四个步骤来更好地完成教学。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育才能得以进一步发展,开始与音乐院校的声乐教育完完全全地区别开来,向各大幼儿园输送一批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郑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70-71.
[2]李梦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再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000(01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