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亮
[摘要]声乐教育是训练人们用声音艺术的表现人类情感。声乐教育也是音乐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之一,这一特点使它成为实施情感教育的绝好介质和载体。本文旨在通过对声乐教育特殊性的分析来探讨情感教育与声乐学习的密切关系以及声乐学习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承载作用。阐述如何在声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声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就声乐教育中逐步实现对学生情感表达提出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声乐教育;情感教育;关系;载体
前言
音乐最初的形成原因是人们对于某种情感的凝结和释放,用以表达某种心情和情绪。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具有专业性的一门课程,其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对于声乐表演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成功的声乐表演必须是充满感情的,这里的感情不止是要求表演者能够投入到表演中,对于表演的角色和情绪能够有着深刻的体会,更要求表演者能够将这种情感融会贯通,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自然的表现出来,情感描述不能过于目的化,要做到收放自如、情真意切。对于情感的掌握和表达没有一种明确的标准,主观性较强,因此,声乐教育中的情感教学效果好坏,多是由学生自己的领悟能力和生活体验决定的,因此,声乐学习要培养学生高超的音乐情感领悟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对于社会百态能够理解甚至亲身体验,丰富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声乐专业学校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是关键,同样情感教学也能反过来促进学生声乐技巧的提升,因此,将声乐教育看成是情感教育的载体,情感教育是声乐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前提。
一、对于情感教育的理解和价值分析
“情感”的产生受到客观事物满足个体需求程度的影响,其产生是对个体需求和客观事物满足情况之间的关系的反映。需求得到满足,表现为一种愉悦、快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则表现为一种遗憾、缺失等不愉快情感。情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动力和影响因素,对于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调节和支配的作用。
而“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隐性的部分,没有专门设置的情感教育课程,但是却通过其他课程将“情感教育”贯穿其中,但是“情感教育”却是声乐教育中的最主要部分,声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习者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把握,教导学生能够体会不同情感、表达情感,在各种不同情感中体会社会百态和各类角色。“情感教育”要求教育者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相应的情感活动和教育课程开展,在这些活动和课程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信念、情绪等情感元素的变化和发展,“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领悟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激发和消极的情感处理办法,让学生学会情感控制和调节,得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最终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学生良好的社会品质和精神品质。
二、情感与声乐学习的关系分析
(一)反映人类情感的声音现象——歌唱
歌唱的出现是人类语言表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反映人类语言表达水平和技巧的不断提升。歌唱对于人类情感的表达运用的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根据音乐的不同旋律、风格、音色、艺术化语言等元素的组合、提炼和创作者的艺术化理想化处理最终形成的。虽然歌唱表演不像人们说话那样自由无拘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歌唱能够表达说话时所不能表达的声音美和情感美。
歌唱的声音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要有相当响亮的音量,要有表达歌曲感情的各种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靠正确的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的共鸣作用。共鸣能够形成的声音质量变化,要比声带自身的发声能量大得多。当某个物体振动发出声响时,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物体的振动,从而增强了原物体振动的声响,形成了共鸣现象。歌唱的共鸣就是指歌唱发声时,由于气息冲击声带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同时引起了人体内其他各共鸣腔体产生共振的现象。由于共鸣时产生的泛音与声带发出的音组成复音,因此,它使声音得到了美化,达到洪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人的声带是极短的振动体,它发出的声音是微小的,全靠人体许多天然的共鸣腔体(如胸腔、咽腔、头腔等)将它扩大,这些共鸣腔体可以调节声带所发声音的大小、明暗及音色上的变化,并能调整其高度。
无论是那一门艺术,其表现的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且都是以情感交流与审美共享为目的。声乐艺术表现的目的是感动人、是传达思想情感、情绪和描绘情景。钢琴、提琴、民族乐器、交响乐等所有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都是手段,用这些方式表现出社会、时代,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才是最终目的。声乐教学对于学习者的要求不仅仅是声音音色的美妙和韵味,而是对于学习者多方面的审美能力的要求。
(二)声乐学习中的必要因素——情感
作为声乐艺术,通过歌唱所需要表达的情感、情绪才是歌唱的实质,所以在声乐教学及演唱过程中,对情感学习与体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声乐艺术表演对于情感的要求是必需的,没有情感的声乐表演,只能算是简单的发声工具,没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无法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声乐表演流于形式,难以发挥感染效果,这是声乐教育中最不应该出现的。
声乐表演和情感表现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却又相互对立的,声乐表现的技巧是情感抒发的基础,情感表现和抒发则是声乐表演的灵感和精华。在《民族唱法探索》一书中,中国音乐学院著名声乐教育家姜家祥就明确而具体地阐述了情感的调控与歌唱生理调节的辩证关系:“不应否认、演唱者心理、情绪对歌唱时的直接影响。因为歌唱时一种生理与精神密切结合的活动,只会活动的司令部都是大脑神经,如果演唱者精神振奋,此时发声器官也必然处于积极状态,便于很快组织起来。但是情感调节并不能代替声乐技巧,而是对声乐技巧的掌握与发挥骑着意想不到的推动、促进作用。‘以情带声虽然是个原则,但不能每时每刻都要求这样做。因为技术方法和基本功的训练尤其相对独立性,属于纯技术范围,不是单纯的用情感就能解决歌唱高音等技术困难的。”
实现声乐表演对于听众审美体验和感染的效果,必须要做到声乐与情感的高度融合,声情并茂,做到声乐表演和情感表现的高度统一,才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体验和精神力量。
三、情感教育对声乐教育的促进作用
情感教育是声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情感教育中,学习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和领悟,能够提升情感认识和感悟,在情感教育学习中,了解情感的产生原因,特点和发展影响因素,认识到情感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他人的不同情感产生原因和应对办法,也能在情感学习中做到对自身情感的良好控制和抒发,时有效地调节和排解不良情绪和情感的影响,激发积极情感和快乐因素的产生,实现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个有着良好情感体验的人,对于声乐的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更快地融入到声乐学习中,掌握声乐表达技巧,实现声乐学习的高效率、好成果。
首先,歌唱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化的发声过程,完美的歌唱就是演唱者通过对歌曲二度创作之后的情绪表达,作者的本意和这首歌所描绘的场景,合并成了演唱者的想象。因此,歌唱中情感和声音都是必要元素,缺一不可。有了情感基础,声乐学习者在研究发声技巧和情感表达途径时就简单多了,学习者通过相应的情感调动,能够对于声乐表演中的技巧和方法快速领悟,歌唱的气息和表现呼吸空气的深浅和强弱,影响整体的声乐表达效果。
一般来说,声乐表演者的首要演唱目的是唱出歌曲的情感,而要唱出曲目中蕴含的情感,不仅要求表演者能够熟悉和了解曲目的场作背景和创作人在创作时的情感体验以及人生经历,更要能将这种情感和经历转化成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可以讲歌曲的演唱过程看作是表演者对于声乐曲目的一次再创作过程,这种创作是要创作者加入自己的情感,对曲目有形的理解和感悟,而不是简单的翻唱和改编。
总之,情感是音乐以及声乐艺术表现的内容,情绪,情感也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客观世界的反映。声乐艺术的表现过强,并不只是简单的表现出歌唱者自我的情绪和情感,歌唱者还必须在准确地把握词、曲作者的创作本意,并融入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情感,还须在舞台上流畅的表现给观众,才能实现声乐艺术的表现目的。过去的声乐教育一直是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总结一套更有效的训练歌唱者运用情绪情感准确表现音乐的方法是具有现实的意义的。在声乐教学中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将有助于歌唱者在声乐学习中有效地掌握这一表现音乐的必备手段,以实现准确的表现音乐的目的,同时通过声乐学习进一步实现情感教育的功能。
四、如何通过声乐学习进行情感教育
声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音乐教育的实践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器乐教学等类型,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教学,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的思想方法是基本相同的。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的许多教学方法的尝试,已经取得了大量有益的经验。但是,声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声乐演唱情感的操控既符合艺术性又具有实际性意义的研究。其次,对声乐演唱所创造的声音本质还缺乏更具有科学意义的解释。通过对传统声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的分析,总结出积极有益的教学方法,并依据多维情感空间的情感理论,尝试在声乐教学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的情感教学的可能性研究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一)通过歌词的意境来感受情感意境
演唱者的情感审美感受是由词曲作家而引起的,好的演唱就是实现词曲作家、歌唱家、及观众情感的同步共鸣。例如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的《在哪桃花盛开的地方》,就是一首侧重写景的歌曲:“在哪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套数倒影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从歌词来看,抒发了词作者对自己故乡的一往情深,在演唱的时候,演唱者同样要怀着词作者的主观感受与评价,并化写景为情思,深层次地诠释这首歌曲的意境。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也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意境性的歌曲:“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通过歌词我们就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出歌曲所意欲表现的阿妹对阿哥的思念,借仰望月亮来含蓄的表达自己对阿哥的爱慕之心,一幅婉约、凄美的画面,一份纯真、执著的爱情。演唱者在演唱时候就要让自己的身心融入这幅画面,身临其境的感受在那个月夜,抒发那份思念。
(二)通过歌曲中音乐的变化来体验情感的跌宕丰富
音乐的不同旋律、节奏变化、音色、音高和音强等因素都是表演者寄托感情、抒发情感的载体。表演者的情感变化和起伏可以随着音乐的律动和变化而变化,音乐的律动和节奏变化也充分的表现表演者的情感变化。悠扬轻快的音乐能够让听众感受到表演者此时内心的欢快和轻松,带动听众陶醉在这种愉快的氛围里,而凄婉哀怨的旋律则会让听众感受到此时表演者内心的痛楚和纠结,融入到表演者的悲伤情感中。
情感审美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歌唱所以能广为流传就在于它富有感人的力量,即情感的力量,每当听到优美的歌声,动人的旋律、变化的节奏时,就会得到审美愉快,歌唱者和欣赏者都能同时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分享由此带来的审美愉悦。在我们生活中的一般情况下,如果说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或者一段话的时候,肯定我们的头脑中要先有一个念头,进而想你说话的对象先出一个有你意欲说出的这句话决定的表情,才开始说出这句话,在说完这一句话之后如果没有别的突发事件的打断,表情必然要延留一会儿才会消失,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情感的先现和延留。在歌唱中这种情感的先现和延留明显,例如歌剧《白毛女》中女主角演唱的“北风吹”选段,在前奏中乐队已经奏出了主旋律,喜儿孩子般等待过年的喜悦心情及等待爹爹回家的焦急心情交织在一起,前奏的最后一句句尾上的一行琶音是准备演唱的气口,在这个气口上同时也是情感先现的最后一刻,歌声开始,情感作为歌声的依据和歌声以及表情自然融合在一起,声乐演唱技巧和情感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得喜儿的心情通过歌声更好的表达了出来。
根据不同歌曲语言的风格也可以很好的表现各民族的不同情感,通过演唱时的润腔中加入的滑音、颤音、装饰音等等。例如歌曲《木兰从军》中的依据:“难坏了姑娘花木兰哪”中的“兰”字就假的下滑音就是标准的河南方言,很好的表现了河南的乡情及花木兰当时的急切心情。
一般来说,一首歌中的旋律和节奏会起伏变化,有高昂激进的高音部分、舒缓稳定的中音部分以及低沉的低音部分,和连绵起伏的山脉一样,高低有致、迂回变换。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一个音节或字在单独发音时它的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汉语语言中的四个声调在咬字、吐字中,虽然按三部分结构规律把字吐清楚了,但若字的声调不对,唱出来的字仍然容易使人误解。如果我们把四声搭配得当,就形成了声调的对比,有起有落,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朗读起来好听,唱起来易于上口,这就强调了诗词的节奏美、旋律美。
总之,歌唱的语言离不开字音的声、韵、调这三部分,只有掌握了字音的结合规律,演唱时辩证地处理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还要根据歌曲情感的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完整地表现出每个字来,才称得上真正完成了歌唱的咬字吐字。还有一点要强调的,就是咬字吐字重要的是要研究语言如何表现感情,一般来说,唱轻快的歌曲,咬字吐字应特别轻快、敏捷、灵活;唱雄壮的进行曲时,咬字应结实有力;唱抒情曲调时,咬字应优美柔和;唱慢速度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圆滑,相连,从而达到“以情带字,字里传情”的目的。
(三)利用音乐说故事,通过朴素表达引起情感共鸣
通过歌曲内容及对象来体验不同角色的性格情感最主要体现在歌剧演唱上,对各个不同人物和故事表达的心理及情感的体验是非常明显的,当然也不乏很多演唱者与景、物等对象之间做情感交流的。每一首歌曲的形象都是独特的,有个性的、典型的,通过演唱不同的歌曲就可以更深刻、更真实的体验不同的任务情感,从而使演唱者内心充满丰盈的内心情感体验。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性质与影视演员同质,要求歌者把自己想象成自己所演所唱的那个角色,在这里就形成了演唱者与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情感共享。而把音乐表演看作是一种故事的讲述过程,通过朴素的语言和音乐表达引起听众的共鸣。音乐与故事息息相关。音乐讲述故事、故事触发情感、情感产生共鸣,这让音乐成为人类的共通语言,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舞台上的金志文,就用一旧一新两首作品,极好地展现了这种魅力。
旧曲是《往事只能回味》,原版为尤雅演唱的经典作品,经邓丽君翻唱后被广为人知。金志文在踢馆赛操刀改编,放弃了原曲哀而不伤甚至有些欢快的基调,将“竹马青梅”最终抱憾分飞的故事推上台前。这样的故事在许多人身上都发生过。金志文从极简的编曲人手,一层一层加入情感力道,让遗憾在曲末最终爆发,引发观众的共鸣。新曲则是他自己作曲的《中国姑娘》,在返场中第一次演唱。让人意外的是,这并不是一首与爱情有关的情歌,而是一首感悟母爱亲情的“情歌”,或者说,是一首新时代的歌谣。金志文的演绎仍然游走在由浅及深的情感线上,唱腔朴素平实、娓娓道来,只在气息的收放中,加入了一些真假音转换的技巧,听起来有一点日本演歌的味道。
纵观这两首歌,金志文都用了极其朴素的表现方式,不管是唱腔还是编曲,都力求从简。因为金志文是一个会讲故事的歌手,懂得越朴素的“表述”,就越能直抵听众的心灵。但朴素并不等同于一味地减法,两首歌曲中分别加入的陶笛和大规模和声,适时地配合了歌词的节奏,煽情又不滥情。而这两首作品连起来,也可以说是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金志文娓娓道来的演绎下,《往事只能回味》中的“青梅”,或许跟《中国姑娘》中的母亲是同一个人。历经了时间,“春风又吹红了花蕊”,这位曾经的“中国姑娘”终于抚平了少女时期感情的伤疤,把所有的爱意都倾注于孩子身上,“唱起风儿轻,月儿明,树叶儿遮窗棂”的东北歌谣。在生活的磨砺中,她也不知不觉,用“小小肩膀”站成了孩子眼里的“墙”。而当她对儿子讲起“男儿志四方”的道理时,她或许已真正理解了当年对方“就要变心,像时光难倒回”的无奈,从而与自己达成和解。
上述可能是一个有趣的解读。但在孩子的眼中,母亲从来都是一个温暖的既定形象。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母亲曾经也“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她也青春过、爱过,或许也被伤过。尽管母亲从来都把最好的爱留给了我们,把最好的青春定格到了我们身上。金志文的这首《中国姑娘》,好就好在能够跳出一般歌曲对母亲扁平化的角色塑造,而将镜头拉长,将母亲定格在一个年轻的“姑娘”身上。就像我们身旁的某个女孩,有一天必然会成为某个孩子眼中坚强的墙。这种视角选择,更让人可亲可感,更容易为之唏嘘。以至于当时光流逝,作为孩子的我们,那么愿意为母亲重唱当年的歌谣。从《往事只能回味》到《中国姑娘》,这或许是一种舞台上的“巧合”选择。但金志文一以贯之的朴素表现方式,却让这两首歌的情境无缝连结到了一起。也就是这种朴素的表现方式,触发了普通人对于母亲的情感共鸣,让《中国姑娘》得以唱哭在场的观众,也唱进了许多人的心里。
结论
声乐教学和情感教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于学习者的声乐教学和情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习者的良好审美能力和领悟能力,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和今后能够对于情感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容易理解他人的不同情感,更是为了能够对于自身的情感进行把握,分析情感产生原因和影响,对于积极的情感,可适当采取措施维护和激发这类情感的出现和维持,发挥更大的积极影响,对于不良消极的情感,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排解,甚至及时预防不良情绪的出现。情感的良好控制能够提升人的生活和精神品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针对论文的分析,声乐学习者要将情感教育和声乐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实现整体声乐表现能力和情感领悟和控制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