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抗日战争时期社会生活研究综述

2020-09-10 07:22王泓然
今古文创 2020年24期
关键词:社会生活

【摘要】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针对抗日战争的学术研究也在探索中一步步向前发展,渐渐地,抗战时期的社会生活进入了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近十年来相关研究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增添了抗日战争史的全面性、复杂性,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社会生活;《抗日战争研究》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57-02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这一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现代化进程、人民国家意识、民族凝聚力等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针对抗日战争的学术研究也在探索中向前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国际学术思潮的影响和国内史学界对旧有研究问题的反思,社会史研究兴起并逐渐成为热潮,这也为抗日战争研究开阔了视野,除了关注上层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抗战时期的社会生活进入了历史学家的研究范畴,增添了抗日战争史的全面性、复杂性。本文将以《抗日战争研究》为视角,梳理近十年来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研究,希望可以一窥这方面研究的大概面貌,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

一、抗日救亡下的社会动员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救亡、发展自身,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社会动员运动,这些运动还常常与社会改造并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妇女运动方面。张志永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与婚外性关系》一文中关注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婚外性关系,他认为这一现象因为各方面压迫出现并渐渐扩大形成一个群体,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她们的双重性:不满现状、倾向革命和素质不高、投机取巧。于是把她们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让她们参加动员运动,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体现了妇女政策的灵活性、正确性。田苏苏的《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女性婚姻问题的考察》和雷甲平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治理》分别关注了晋察冀边区和陕甘宁边区的女性婚姻问题,在文章中均提到中国共产党对包办婚姻、童养媳、买卖婚姻、一夫多妻等旧婚俗的改造,从而增强女性婚姻自主权,改变长久以来女性的屈从地位,进一步保障女性经济、教育、继承的权利,使得广大妇女同志融入社会生活,参加生产活动、抗战支前和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从妇女视为重中之重的婚姻家庭入手,改造过去不合理的风俗习惯,将妇女解放出来,动员她们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极大地增强了抗日力量。

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方面。韩晓莉的《抗日根据地的戏剧运动与社会改造——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从戏剧运动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动员与改造,中国共产党在旧戏班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地革命剧团,通过对旧艺人的培训将他们改造成革命文艺工作者,并确立了为工农兵创作的原则,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反映真实社会生活。不同于戏剧这一娱乐形式,薛云、李军全的《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春节娱乐:1937 - 1949》从春节入手,通过利用、改造、推广、审查,政治化的春节娱乐使思想教育获得支持,推动了革命宣传和社会动员,但作者也指出这一方式难以长久。中国共产党借助或利用乡村文化和习俗的旧有形态,构建话语权,进行社会动员与改造,既取得了成效,也显现出问题,随着形势的改变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在国统区,谭刚的《重庆城市广场政治空间的形成与抗战精神动员——以都邮街“精神堡垒”广场为中心(1937 - 1945)》从空间角度,对重庆都邮街“精神堡垒”广场做了探究,在广场内张贴抗战标语、政要照片,举办各界要人讲话、民众检阅活动、升旗仪式等活动,形成了城市广场政治空间,有助于进行抗战精神动员。

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抗战时期的社会动员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细节方面,是抗战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政治权力的强制干预下,它也构成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抗战时期的学校教育

中国共产党因为扎根农村,民众教育背景薄弱,素质较差,教育机构和设施短缺,所以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属于开创性的,侧重于基础教育与扫盲运动,教育政策方针紧密联合实际,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申国昌的《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研究了晋察冀边区的小学教育,包括其方针和任务、经费与设备、课程与教材、生活指导与课外活动,总结归纳了小学办学成就与特点,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尚微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经费研究》中指出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但学习用品、衣被、伙食自备,因为经费入不敷出,开辟多种经费来源,如教产公产收益、自行募捐、教育基金、组织学生生产等等。中国共产党在扫盲中还开展了冬学运动,让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增加识字率,同时进行革命宣传,王元周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运动》指出,新文字就是用字母文字取代汉字,这一倡议将汉字当作封建传统加以反对,并把中国难于融入国际归咎于汉字的难学难记,所以中国共产党想将新文字在苏区发扬光大。新文字冬学运动虽便于群众使用,边区政府也给予新文字合法地位,却终因难于说服群众接受、没有创造出相应的社会生活环境而使新文字无用武之地,最终归于停办,民族国家建立需要自己的文化,废除汉字与之矛盾,这也决定了新文字的失败。

在这一时期教育方面,有不少学者针对基督教教育进行了研究。基督教晚清以来被固化为“帝国主义走狗”形象,正值国难之际,基督教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形象塑造,很好地将教徒与国民身份相结合,在中国抗战史、教育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张龙平在《抗战时期的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中指出,中华基督教教育会在抗战时期的中学救助、大学规划上积极与校董联合会及背后西方差会联系,对战时教育的继续发展功不可没。周东华的《赴国难、爱中国:浙江基督教教育的抗日救亡运动探析》,解析了浙江基督教基础教育和以“之江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在战时所做的种种努力。在后方教育方面,暨爱民、刘鹤的《论抗战时期的湘西教育》关注了湘西教育,湘西原是邊徼地区,战时成为国民政府战略转移枢纽,于是本地教育有了大的跃进,加上从外地迁入的学校的示范作用,湘西教育完成了现代转型,但作者认为这一繁荣呈现偶然性、外源性,也暗藏了背后的衰落趋势。

三、战时社会问题

日本全面侵华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首先是毒品问题。蒋杰在《战争与毒品:战时上海的毒品贸易与消费》中指出,控制毒品贸易是日本“毒化政策”和“以战养战”政策的重要内容,上海沦陷后,日本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于1939年成立华中宏济善堂,进行所谓的“合法贸易”,除此之外非法的毒品走私活动也十分猖獗,随之作者探究了毒品的经营销售、消费与犯罪处罚,最后得出结论,战时上海毒品贸易由鸦片转向合成毒品,由帮会主导转向由日籍毒贩主导,并且处罚转向轻罪化、经济化。吕天石、肖红松《沦陷时期天津烟毒问题探析》中,作者对日伪天津政权实施毒化活动的机构、法规、各种方式放纵毒品泛滥进行了研究,揭露了日本毒化罪行。

其次是人民从东部战争区迁往后方所形成的难民问题。周树槐《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省赈济会的难民救济活动及其社会影响》中提到,贵州省因其独特地理位置成为国民政府难民救济工作的重要区域,设置贵阳运送配置难民总站,再加上贵州省赈济会,他们办理难民登记、组织难民服役、建立农场与难民工厂、推广难民贷款、为难民贫民免费治疗,对难民、本省、国家意义重大。

还有郑立柱的《华北抗日根据地抗属的生存状况与政府应对》,因强壮劳动力参军,抗日军人家属生产生活出现诸多困难,直接影响前线部队的巩固扩大和根据地社会的公平稳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抗属优待政策:物质优待、助耕代耕等生产帮助、给予荣誉的精神优待、在招工入学方面抗属有优先权。还健全组织机构,进行群众拥军优属思想教育,并切实开展优待活动,如帮抗属打水背炭、拜年慰问、购买生活用品时给一定优惠,改善了抗属物质生活,激励了将士英勇杀敌,推动了部队的扩大与巩固。

四、其他方面

在抗战时期的医疗工作上,张玲的《抗日战争与西部内陆省份公共卫生事业的现代化——以四川省为中心的考察》和郭京湖的《论抗战时期成都的防疫行政与地方实践》将注意力放到战时国民政府内迁西南后大后方的医疗工作。因政治中心转移,西部战略地位上升,相应的医疗卫生事业也被重视起来,蒋介石正式出任四川省政府兼理主席,直接促进了四川战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战后公共卫生事业大省地位的确立。

根据地医疗工作主要体现在中西医合作与群众医疗卫生工作的展开,如王元周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疫病流行与群众医疗卫生工作的展开》和温金童的《试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中西医合作》,根据地因各种医疗资源的短缺,于是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尽可能整合所有资源,西医、中医、兽医团结互助,克服困难、共同发展,这特定条件下的办法并不是权宜之计,对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意义深远。

在经济上张玮的《抗战前后晋西北乡村私人借贷》、李建国的《试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的负担及边区政府减轻民众负担的措施》让我们了解到了根据地战时大致经济状况。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抗日战争时期社会生活研究中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把一省、一市或一片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呈现明显的地域特色。但是,总的来说研究仍是采取从上到下的模式,上层的权力和政策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因为地域较小,深入农村,政策落实与平民百姓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但国统区,尤其是大城市中,政府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与人们的生活产生联系,恐怕是值得商榷的,或许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地方。相信,在各方学者的努力下,抗日战争时期社会生活研究将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刘长林,章林.“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学术研讨会”综述[J].近代史研究,2015,(04):154-159.

[2]吴媛媛.“社会群体视角下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2015,(03):155-158.

作者简介:

王泓然,女,山省呂梁人,学历:硕士;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中国史专业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社会生活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
网络文化发展对社会生活影响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马克思视阈下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意蕴
从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看当前文艺作品的创作
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