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慈悲

2020-09-10 07:22沈忱
今古文创 2020年24期
关键词:自性芙蓉花辛夷

【摘要】 《辛夷坞》是盛唐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整诗清丽隽永,历来受到各家激赏。然历来关于本诗的评价,或停留于表层,或未得其要旨。如胡应麟“五言绝之入禅者” ①或沈德潜“幽极” ②二语。但二者均作浮光掠影式的点评,且均为体验式的论断。对《辛夷坞》一诗,尚未做深入探析。本文拟以佛教教义为基点,阐释王维《辛夷坞》中关于“空”的内涵以及由“空”引申而出的慈悲之心。

【关键词】 空;慈悲;佛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10-03

一、观花而证“法空”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初读之,确能感受到木芙蓉的清新可爱。陈铁民先生认为芙蓉(莲花)当是王维的想象,芙蓉即辛夷,王维将辛夷视作芙蓉花一般洁净。长于枝梢的“芙蓉花”,于山中吐绽红色的花萼。

此处,当注意“发”字。“木末芙蓉花”是王维对“芙蓉花”做客观表述,好似泼墨画一般,静态呈现。而“发”字则将此句盘活。王国维在论及“境界”时,说到“‘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其中的“闹”和此处的“发”有异曲同工之妙,“鬧”字表现了春天的喧哗繁盛,节奏更为激越;而“发”字虽然也将生机轻轻拈出,却更为静默,王维甚至将初春时节的辛夷花的生命体征隐去,仅用“发”,于静中体现动。最后才用“红”字,为这静谧的初春辛夷图,缀以色彩。此联动静结合,明暗分错,却丝毫不见斧凿的痕迹。

若仅上句分析至此,似也并无不妥之处。然王维受佛教影响甚深,不能仅停留在字句层面分析,当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佛教中,各派思想纷繁复杂,对于现象界的看法,仍各有不同,但大致可认为现象界是无实体的“空” ③。了解了佛教关于现象界的看法后,我们再回到诗本身。王维为何在描写辛夷时,没有掺杂任何感情色彩?甚至连动态的花萼生长也弥漫着静谧的气氛?如果从佛教教义来看,则不难解释。诸法自性本空,诸法的定义具有普遍性,其外延囊括了一切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山川河流、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他们的自性都是“空”的。龙树菩萨所谓“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④《心经》中也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⑤。“空”与“色”不一不异,因此眼前的花朵就算是娇艳欲滴,其自性都是“空”,为根与境和合而成。无论是“发”还是“红”,都是虚无妄相。所以在王维的客观表述之下,隐去了花朵的生命体征,春山之中所“发”的“红”萼,是无实体的虚妄。

王维以佛教现象论为统摄,透过了辛夷的表象直达其本质。虽不言佛家语,却能尽得三昧。用冷峻沉寂的叙述,来体证万物的本质,同时以静写动,将迁流之世囊入虚静之中。

二、定下而知“我空”

佛家的“法空”可理解成现象界的纷杂万物。万法是空,那么作为思考、修行、轮回的主体的人呢?这在佛教史上同样有着极为激烈的争论 ⑥。但大致的取向是作为修行、轮回主体的人,肉身为五蕴和合 ⑦,五蕴为无自性,即空。心为主体。心性本净,由于无明,而生起五蕴之身。那么如何才能够证得“空”呢?这就涉及佛家所讲的三学 ⑧,严格的戒律能生定,定可分为思维层面与行为层面。就思维来讲,是不起妄念,无分别心;就行为层面来讲,便是不造恶业,以及禅定。

我们看下联第一句,“涧户寂无人”。这里面的“寂”字是全诗的诗眼,“寂”即寂静安静。在此,“寂”既是原因,又是结果,观花而证“法空”,是因为外界的寂静,因为幽玄深远的环境,而使王维内心的寂静,内心妄念的寂灭,才能证得“法空”。但是光证得“法空”还远远不够,还需了知“我空”。“无人”二字,便是了知“我空”的证明。

在本诗中,不能将“无人”简单地理解为除王维之外,别无他人。参考上联,王维在静态描写花的生长时,有意无意间,将观花主体,即王维本人隐去。单从字面来看,若“无人”是别无他人,则王维本人当为“有”,前一联隐去了观花主体的“有”,此处又强调了观花主体的“有”,这显然与逻辑不符。王维作为幽独景色的观赏者以及整首诗的叙述主体,应当处于潜隐状态。如果 “无人”不仅仅是讲别无他人,连观花主体也“无”呢?虽与现实不符,却合乎佛家教义。

汉传佛教重视“法我二空”,通过观“诸法无常”,进一步参悟出五蕴和合而成的肉身也是“空”的。佛家悟空的意义在于,不再贪恋世间的情欲。因为从佛家观点来看,人所做的诸般恶业,都是为了使肉身得到满足,为了欲望而造作,产生恶业,由此堕入无尽轮回。当明白肉身并无实际意义时,对于情欲的贪恋也就失去了其滋生的土壤,人也因此能在轮回中解脱直至涅槃。

因此由“木末芙蓉花”到“涧户寂无人”,我们可以将其视作王维本人,参悟的过程。王维对于整个过程的只做客观描述,并无私人情感掺杂。

三、悲悯

从之前的论述,可以明白,王维已经了知“人法两空”,似乎已经可以算是跳出轮回而证涅槃,而这并非是最终。自己成就涅槃,并不能说已完成修行。这便是佛教大小乘之间的区别,吕瀓先生在《印度佛教史略》中,论及佛教大小乘之别,说道:“大乘者何?一言以蔽之,一切有情成佛之教而已。乘为运度运载之义,即谓佛教期自己一身之解脱为小,今对此说自他解脱为大,故合名大乘教也。” ⑨,在此,“有情”是指世间众生,小乘教义仅追求一人涅槃成佛,而大乘佛教追求有情众生涅槃成佛。在《大智度论》中,认为“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有二种,一者但自为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差别。” ⑩自利利人的行为,同时也符合中国本土兼济天下的传统价值观。汉传佛教,除早期有小乘佛教之外,其余时候,皆是大乘佛教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在通过观花知“法空”,禅定知“我空”情况下的王维,已经完成了自利的实践过程,但尚未触及利他。从自利到利他,缺少一个关键的心理活动——慈悲。

在佛教教义中,慈悲是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动。何为慈悲 ⑪?即希望与众生同乐,为众生拔去一切苦痛。慈悲是佛教传教活动的根本立足点。释迦牟尼曾讲到自己传教的缘起:“解脱众生苦,处生老病死。以慈悲心故,为说四真谛” ⑫释迦牟尼的本意在于,自己为众人弘扬佛法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众生未解脱剧痛,而自己因为慈悲心的缘故,希望用佛法来使众生得到解脱。这佛教的这种思想,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得到最大的发挥,地藏王菩萨在其前世为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长子时,曾发弘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苦罪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⑬地藏王菩萨在其愿誓体现了自己的慈悲情怀,世间众生皆苦,而地藏王菩萨本身的修行已经俱足,希望众生均得解脱,并且以众生的解脱成为自己成佛的前提。

王维在《辛夷坞》的末尾谈到“纷纷开且落”,正是体现了众生仍受轮回之苦的现实状况。“开”与“落”,恰好浓缩了世间众生的成住坏空,“开”即生,“落”即死。

佛教理论中,生死的来源,正是众生造下恶业,业力的作用,使得众生堕入轮回。王维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世间的现实状况。但我们不能仅着眼于字面,应当挖掘此句背后的含义。“人法两空”这是王维所体悟到的,他却没有满足于此。因为他意识到了世间众生仍然处于轮回迁流的苦海之中。受制于五言绝句句式短小,语言凝练,王维并未在诗中广发弘愿。但我们仍能感受到诗歌背后的情绪返翻涌,从观花知“法空”,禅定知“我空”的绝情灭欲,到以佛教教义观照世间万物迁流不息、轮回无尽的慈悲情怀。值得注意的是,王维此处的慈悲之情,与佛教所要灭的情,不能一概而论。佛教所要灭的,是以肉身和意识为基础,所产生的欲和情,即贪嗔痴。而王维此处的慈悲之情,是具有超越性的,是超功利性的,为了世间众生的解脱而产生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纷纷开且落”一句,视作整片诗歌的升华部分,不仅仅是情感的升华,同时也是主题的升华。王维在前三句中,静默观照“法”与“我”,情感一直处于潜隐甚至泯灭的状态,然而在末句,字面表述仍然是寂静,但是情感却喷薄而出;而在诗歌的主题上,前三句表達了小乘佛教自利的修行实践,末尾以“开”和“落”体现了世间万物迁流轮回,将自利与利他紧密结合。而这两种升华,均是以慈悲之心为统摄。

注释:

①②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中华书1997年版第425页。

③原始佛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其含义是指三世之有为法,是迁流无常的,而现象界的“诸法”(色),是因缘和合无自性的,不存在实体。部派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则认为世间万物是有自性的,存在实体。到了汉传佛教,则以般若空宗为主,认为现象界的本性为空。以天台宗与华严宗为代表,接受龙树菩萨“中观论”,在肯定诸法本性为空的基础上,承认现象界的假有。不论各宗派思想如何驳杂,关于现象界的判断,大致相同,均认为诸法自性本空。

④《中论》卷4:“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⑥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反对当时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梵天所创,而作为被创造的人,生来便有种姓的差异(婆罗门、刹帝力、吠舍、首陀罗),因此佛教倡导平等,世界万物是因缘和合,人也是因缘和合,是没有灵魂的(不承认有“我”),也非梵天所创造。但是佛教同样承认轮回,这就造成了逻辑上的矛盾,既然是因缘和合,那么业力的承担者以及轮回的主体在理论意义上,无从立足。部派佛教中有的派别如说一切有部、犊子部等立“补特伽罗”。到了大乘时代,则强调“二空”,即“法”“我”两空。

⑦色、受、想、行、识。

⑧丁福宝《佛学大辞典》所讲:“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

⑨吕瀓:《印度佛教史略》,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9页。

⑩《大智度论》:“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自为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差别。

⑪丁福宝《佛学大辞典》中讲到:(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人生乐,大悲拔一切生苦。”

⑫《长阿含经》卷1。

⑬《地藏菩萨本愿经》卷1。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印)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08.

[3]恒强校注.长阿含经[M].北京:线装书局, 2012,12.

[4]龙树菩萨.中论 · 十二门论[M].释迦佛印经会, 2007,12.

[5]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01.

[6]吕瀓.印度佛教史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6:49.

作者简介:

沈忱,男,土家族,重庆石柱人。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单位:西南大学。

猜你喜欢
自性芙蓉花辛夷
你好,我叫乌鸫
止痛消炎野芙蓉
芙蓉花赞
辛夷坞里辛夷花
禅悟·自性·高山流水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浅论荣格心理分析的自性观
《八月之光》中乔安娜的人格原型分析
变色芙蓉
树洞艾生的江湖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