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天
摘要:文章对初中数学开放题的类型与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教学实例,重点阐述结论开放型习题的解题方法,主要包括由因导果、画图解法、大胆猜测等方式,使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解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最后,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力求通过坚持教学开放、贴近实际生活、注重学生情绪等方式,在开放题教学中贯彻落实陶行知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知识,并做到灵活运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开放探究题 解题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放探究题属于重要题型之一,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条件或未给出明确结论,需要学生通过猜想、推断、证明的问题。开放探究题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新性强等特点,对学生的数学基础与解题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对此,教师应注重解题策略与技巧的传授,坚持开放式教学,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又快又准地完成习题解答。
一、初中数学开放题概述
1.习题类型
开放探究题的类型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如下。一是条件开放。此种题目一般是根据所给的结论,反思应具备的条件,并且此类条件并不具备唯一性。例如,若AB与DB相等,∠1与∠2相等,请填写适当的条件,使△ABC与△DBE全等,则需要填写的条件应为( )。此类题目便是条件开放式习题。二是结论开放,在相关条件之下,对相应对象是否存在进行探究。其一般有两种结果,即结论存在或不存在。在解题时,需要先假设其存在,然后根据既定条件演绎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并对结论是否存在进行判断。三是条件与结论均开放。此类习题的条件与结论均不固定,需要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自行填写、推理和分析,对内部蕴含的结论与数学规律进行探索。例如,30名学生乘坐两辆汽车去学校,在与学校相距10km之处,一辆车子发生故障。此时还有40min上课,正常行驶的车辆的限客数量为20人,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0km/h。问在此情况下,全体学生是否会迟到?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时,重点在于在只有一辆车子的情况下,首批学生已经到校,剩余学生是在原地等待,还是步行一段路程。两种不同走法所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2.习题特点
一是新颖性。此类题目条件较为复杂,最终结论不固定,且解题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可改善传统封闭式题目的简单化、机械化解题的弊端。
二是灵活性。此类题目较为生动灵活,部分题目可追溯出多种条件、探究出多种结论,解法不尽相同,充分体现数学自身的灵活性。
三是发散性。此类题目还具有较强的发散性特点。由于答案不一致,在解题时需要应用多种思维方式,从多角度着手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探究各类解题方向。
四是创新性。此类题目创新性强,在教育功能方面优势明显,符合当前数学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初中数学开放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在初中数学习题体系中,开放探究题的类型众多。本文以结论开放型为例,通过案例分析,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究和阐述。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现有条件推测相应的结论,与条件相符的结论多种多样,具体的解题方法如下。
1.由因导果
此种解题方式是从题意分析着手,顺向推理,也可根据题目已知内容,通过观察、计算、归纳等方式,得出最终结论。
例:已知△ABC和△DE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但两者的大小不尽相同。如若将AE和DB两条线连接,判断AE与DB的数量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如下图1所示)。如若将DB连接起来,并将该直线以D为顶点顺时针旋转90°,转到DF线处,将AF连接起来,判断DE与AF线的数量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如下图2所示)。
分析:首先对图形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已知条件AE与DB的位置选择相应的图形,并列出条件,根据Rt△ACE与Rt△BCD间的全等关系得出最终结果。在解答第二问时,可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对直线DE与AF的数量、位置关系进行探究。
解题:(1)直线AE与DB长度相等,且二者处于垂直状态。原因为:
根据图1可知,将直线DB延长,与AE相交于点M。因CA与CB相等,CE与CD相等,∠ACE与∠BCD均为90°,因此Rt△ACE与Rt△BCD具有全等关系,进而AE与DB相等,∠AEC与∠BDC相等。又因∠AEC与∠EAC相加为90°,在△AMD中,∠AMD的数值为90°,所以AE与DB为垂直状态。
(2)直线DE与AF长度相等,且二者处于垂直状态,原因为:
根据图2可知,假设ED与AF相交于点N,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直线BE与AD相等,由于∠EBD减去∠BDC等于90°,∠ADF减去∠BDC等于90°。因此∠EBD与∠ADF的数值相等。又因直线DB与DF相等,因此△EBD与△ADF之间为全等关系,因此DE与AF相等,∠FAD与∠E与∠EDC均为45°,进而∠AND为90°,也就是DE与AF之间为垂直关系。
评析:在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时,应按照已知条件进行猜想和证明。通常情况下,开放习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较高要求,对其归纳、推理能力进行考察。在判斷某个结论是否成立时,应根据情形进行分类讨论,灵活运用学过的定理与公式等知识,便可精准、高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2.大胆猜测
在开放题教学中,教师应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数学知识能够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其解题自信。此类开放题属于特殊的数学题目,其条件、答案与解答不尽相同。一些问题无法由一个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在解题过程中,对于全开放式结论,不妨通过大胆猜测的方式,猜想可能出现的各种结论,并对想到的结论逐一验证,直至得出与题目条件相符的答案。对此,在开放题解题中,教师可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解题。根据合作学习理论,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角色,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分配,有助于独立、竞争与合作三种意识的锻炼和提升。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教师给出以下题目。
例:已知点P(x,y)位于第二象限,且y的数值不超过x+4,x与y均为整数,请写出一个与上述条件相符的坐标。
题目一出,各小组便纷纷展开讨论。根据已知可知,P点位于第二象限,那么x的数值小于0,y的值大于0,因此x>-4。又因x为整数,因此可猜测其数值可能为-1, -2,-3。若x的值为-1,则y的数值为1、2和3;若x的值为-2,则y的数值为1和2;若x的值为-3,则y的数值只有1。
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好课堂纪律,并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及时帮助小组走出困境。当小组讨论取得成果时,教师应及时表扬和鼓励。此类题目主要对学生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要求其具备发散思维,能够快速、精准地获取答案。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已知条件中的关键性信息进行概括,再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重建,通过猜想与拓展,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利用新知识中的内在联系解答问题。
三、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
1.坚持教学开放,控制开放度
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不利于新型人才培养。而开放题教学理念与模式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当前的人才发展需求。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开放教学,也许在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可积累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发散思维也将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数学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学生发散创新思维的教学中,每位教师都应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差异性控制好课堂教学的开放度,要做到收放自如。
2.贴近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属于基础学科之一,是数量关系与空间图形的综合体。在数学学习中,大多数概念和理论均由数学家抽象概括而成,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为学生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以实际生活为背景,与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相贴合,营造民主、轻松的氛围,以此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应恰当地选择题目,遵循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多设计一些与学科本身、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拉近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让其切实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同时也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并由此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要求方面,不应单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学活动,而是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的提升。适当减少基础知识考查的题型,增加一些有层次、开放性的题型,这样便可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
3.注重学生情绪,克服畏惧心理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已经习惯了完整的已知条件与唯一的结论。因此,在思考与解答时,学生经常采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在解答数学题时,要么轻松搞定,要么无从下手,这势必会对学生的解题自信造成打击,不利于思维锻炼。由于开放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开放性,传统的解题方式不再适用,难免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其厌倦、畏惧数学。对此,在开放题教学中,教师应奉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每位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引导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建议学生写学习日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其树立数学自信,有效克服畏惧心理,显著提高数学成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开放性习题已成为主要题型之一,对学生思维与数学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应深刻认识到此类题目的教育价值,并在各类题目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挖掘,探索更多科学有效的解题策略,通过坚持教学开放、貼近实际生活、注重学生情绪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潜力,使其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卓峰.谈初中数学开放题的类型与解题策略[ 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9(24).
[2]赵娟.初中数学开放性习题的常规类型及其解题思路[ 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7(1).
[3]李燕京.初中数学开放性习题的常见类型及其解题策略[ 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115-116.
[4]宋蓓.初中数学解题策略的研究及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