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体验的初中实践体验课程建构

2020-09-10 07:22卢妙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初中德育

卢妙

摘要:新时代教育改革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倡导在中小学阶段进行研学旅行,从而更好地落实全面发展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的任务。基于生态体验论指导的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丰富学习经历和生活阅历,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文章将对研学的意义与价值、生态体验理论指导下的研学旅行之思考以及基于生态体验的研学旅行实施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生态体验理论 初中 研学旅行 德育

国家开放大学文法教学部部长刘惊铎认为,生态体验是德育现代化的时代新方位。所谓的生态体验理论是一种体现生态,回归生命,回归生活世界,凸显愉悦体验的教育思想。新时代生态体验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生态体验德育改革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的模式,彰显德育文化的原生态人本吸引力和感染力,创生出具有生态多样性和个性化特色的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德育实践样式。研学旅行作为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教育形态,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体验教育方式。相关教育部门也明确提出,要重视研学旅行,不断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研学旅行突破学校和课堂的限制,将课堂搬到了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际生活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更广阔的世界,让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深度融合,让教育突破了校园的围墙,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实践体验。

一、研学旅行的意义与价值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观点提出:如果要培养学生真正的社会学习生活能力,必须让学生走出校门,到自然界中,到社会中去,在大众的生活中去体验,真正实现“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体验教育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而研学旅行便是典型的体验教育方式之一。研学旅行让教育变得更加有价值、充满诗意,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立德树人的无限乐趣。

一是研学旅行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走近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通过研学旅行,学生走出课堂,用先进的文化、开阔的视野和多彩的活动拓展教育的空间,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实践相融合,从而更好地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二是研学旅行有利于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在生态体验研学中,学生会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亲身实践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等方式获得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知识和经历。生态体验研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体验,开阔了视野,在实践中不断发生思维的碰撞,积极思考,提升了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三是研学旅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有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生态体验研学主要是以集体行动为主,参与研学的学生一起合作探究,都有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的机会。这有利于学生在研学中深入生活,感受集体,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此外,在生态研学中,师生走近自然,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和社会,潜移默化地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养成绿色文明的好习惯。

二、生态体验论指导下的研学旅行之思考

生态体验理论是中国本土原创的理论体系。实践证明,这是新时代新课程改革德育现代化的新方向。生态体验理论强调参与主体的感受和体验,通过有生命感动的体验活动和生命阅历,使得学生在体验参与中不断反思,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进入在体验中思考的境界。

研学旅行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体验教育方式,在生态体验理论指导下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更有教育价值,凸显了设计和组织活动的科学性,从更深的层次拓展教育的新空间,让生态资源在研学旅行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学生既能感受自然、社会、世界,又能获得不同于课堂教育的新感悟,达到立德樹人的目的。生态体验理论强调回归生活实践。因此,笔者有以下建议。一是深挖研学旅游资源,突出研学特色。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主张学生回归大自然,研学旅行所选择和塑造的教育环境应该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二是强化研学课程管理,落实研学计划。研学课程是研学旅行的核心,设计有效、有趣的研学课程,引导学生在研学情境中学起来、听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挖掘自身的潜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基于生态体验的研学旅行之实施策略

推动生态体验教育与研学旅行的结合,将是德育现代化的新方向。本文将以本校初一(1)班开展的“和平倡议”日营的研学活动为例,探究生态体验理论角度下的研学旅行实施策略。

“和平倡议”日营活动的初衷与学校推崇和平与注重学生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相吻合。香港研学活动注重社区服务,目的是希望青少年融入社区,通过创新服务计划,与外界共同分享知识、技能及各地文化。鼓励青少年走出校园,参与到服务老人、残疾人士,捡拾漂浮到沙滩上的海洋垃圾等社区服务中去。因此,本次研学活动的主题是在活动中探索、发现、反思并学到和平与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做法。

1.建造体验场,突出主体感受

“和平倡议”日营活动的设计体现生态体验教育理念,凸显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德育活动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彰显德育的魅力。例如,“沙滩捡垃圾”的活动:

活动过程: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与香港李宝椿联合书院的学生一起到学校附近的海边捡海洋垃圾。尽管吹着凉爽的海风,学生仍然满头大汗,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小意外:有人的鞋子湿透,有人的手被玻璃碎片刮伤……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细致认真地清理海边残留的垃圾,直至天色已晚,学生才把捡到的垃圾带到相应的垃圾处理地点。

学生体会:在这个活动中,没有一个人把这个“捡垃圾”的活动当作儿戏,尽管这个活动听起来十分枯燥。在这个活动中,所有人都感觉十分辛苦,但看到海洋受到污染,心中更感到保护海洋、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清理行动,但这是迈向公益活动、保护环境、珍爱地球的一大步。

活动总结:在与香港李宝椿联合书院的学生共同捡海洋垃圾的活动中,学生发现活动充满生活情趣和活力。学生在快乐的生活体验中,在真实的活动中,产生了比课本说教更加深刻的感悟和体会,也对自身所处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学生的道德智慧被激发了,良好的德行也在养成,潜移默化中树立了环境保护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公益活动的观念。通过建造真实的体验场,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悟,凸显生态体验式研学的价值。

2.开放式对话,强化道德感悟

建造一个体验场,营造体验氛围,是使体验者顺利进入体验之境的关键。但如果只有体验场,缺乏开放式对话的氛围,体验者就难以表达真实的情绪。因此,在涉及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设计开放式对话,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也积极思考,使得活动更加真实有效。例如,“和平倡议”日营活动之“拯救行动”:

活动过程: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对应的卡牌,卡牌上写着不同公司与拥有的金额。活动情景是有一个湖受到了污染,而所有人的公司都受到了牵连,因此所有人需要一共筹集25万美元来拯救这个湖,否则将会牵连到这六个小组代表的主体的利益。当时小组扮演的角色有工厂、渔民房地产公司、旅游公司、政府环境保护组织、水利公司、原住居民。活动形式类似辩论会。活动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选出代表发言,说明自己公司捐款的金额,并阐述捐赠金额数目的理由和观点。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因为每一个小组所站的立场不一样,会有不同的观点碰撞,体现了每个立场主体的道德观念。在活动还剩下5分钟的时候,还差6万元的钱没有筹集够,所有人都万分焦急与紧张,但是谁也不愿意捐出更多的钱,都希望能有其中一方拿出更多的钱来捐助。最终,因为没有筹集够资金,无法“拯救”这个湖,所有人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

学生体会: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拥有的资金不一样,身份地位也不一样。掌握财富越多的人,或是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越能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相反,活动中的“渔民”或原住居民代表的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感受往往会被忽略,或者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这个群体的利益更容易受到损害。这个活动模拟了真实的生活,代表社会上的精英阶级拥有更大的主动权。但是,由于存在自私之心,他们为了个人私利,枉顾公共利益。通过这个活动,学生都能感到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应该关注公共利益,关注弱势群体,追求社会公平。

活动总结:“拯救行动”活动通过设计的模拟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活动。但这个主题有很多解决的方案,给予学生开放式对话的权利。学生主体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思考、新的交流,从模拟活动中感悟现实生活,总结体会,对人生、对社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无声之中渗透了德育,道德教育的魅力悄然散发。

3.反思性表达,提升道德自觉

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身处不同的环境和体验活动,在好奇心和灵感的引领下,必然产生很多新的感悟。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表达,与教师或同伴进行分享,这是生态体验理论研学旅行的重要途径。

本次研学课程设计了研学手册,包括听课笔记、学习记录、日记、活动总结与感悟等项目。每天写研学日记,既让学生的研学落到实处,也让学生及时对每日活动进行反思。此外,在研学过程中,班级公众号每日都会推出一篇关于研学日程的推文,记录研学的过程以及学生的心得体会。每日的研学日记以及公众号推文是强化反思性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的分享与总结,整个团队的思考都能得到升华,把自己最简单和原始的感动化为学习的收获和个人的成长。这更体现了生态体验研学的育人价值。此外,研学的收获不仅停留在口头的交流上,本次香港研学还开展了“研学纪录片”“研学小论文”“研学精彩图片展”等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研学成果,获得认可,也让他们有更深刻的学习感悟,在比较和印证中再次提升生态体验研学的价值,提升道德水平。

四、结语

总之,在生态理论指导下的研学旅行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新尝试,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创新,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品质和文化素养。生态体验理論指导下的研学旅行的内涵会在实践中越来越丰富,实施的策略也会越来越完善。生态体验研学旅行将是新时代教育形态的发展趋势,也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有利于中小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自然,认识和探讨世界。这将是教育的一大重要变革,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刘京铎,姚亚萍.生态体验德育优化师生生命样态[N].中国教育报,2007-12-22.

[2]刘京铎.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 J].教育研究,2010(12):91.

[3]黄大龙.生态课堂:教育的又一种追求[ J].人民教育,2008(6).

[4]刘京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3).

[5]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6):13-19.

[6]郑金嵘.开展研学旅行,培养核心素养[ 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1):127-128.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初中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