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方案培养普通高校学生心理韧性的实践研究

2020-09-10 12:28刘继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体育精神课程思政

刘继华

摘  要:本文提出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政策指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拟通过人育、物育动力的形成,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1)“课程思政”实施及大学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2)“课程思政”方案中的物育动力与心理韧性2个维度成正相关,人育动力与心理韧性4个维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课程思政  心理韧性  体育精神  人育  物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7(c)-0087-03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olicy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to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 as to exert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psychological tough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the motivation of human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1)The valid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mplement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questionnaires are satisfactory.(2)The two dimensions of PE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rogram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and the four dimensions of human education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re also positively correlated.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ports spirit; Human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大学生是人格可塑性较强的群体, 其心理韧性因传播媒介、多元文化的冲击等消极影响,认知、意志力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这使高校通过对新生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其心理韧性培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政策指引,以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动力论为理论基础,以提升学生心理韧性为出发点,旨在通过思政教育理论和方法与体育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理抗壓能力,加强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通过精神动力的内化作用培养学生心理韧性这一人格次级特性。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课程思政方案为研究对象,在北京联合大学选定大一、大二学生102人为实验对象。

1.2 研究方案

1.2.1 “课程思政”方案的实施

教师进行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方案实施过程中以人育动力和物育动力为影响因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教育的方式构成一个课堂内外、人物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网络。

1.2.2 实验问卷的设计

参照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等量表,人格系统框架和Kumpfer心理韧性因素-过程整合模型,为防止学生身心系统出现失衡或失序,加入保护性因子教师支持,以制衡方案中压力、挑战对学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支持心理韧性重整。设计与本研究课程思政相关的影响因子体育“课程思政”方案由体育教学人育动力(教师教育动力、群育动力)、体育教学物育动力因子构成,大学生心理韧性由精神或动机、积极认知、教师支持、人际支持4个因子构成。

2  体育“课程思政”方案影响普通高校学生心理韧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课程思政”实施及大学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问卷在数据统计中分别计算问卷内各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计算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结果课程思政实施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92,大学生心理韧性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16,两者均大于0.7,说明2个问卷具有较高的测量信度。

2.2 体育“课程思政”实施及大学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课程思政”实施问卷KMO值为0.843,介于0.8~0.9之间,同时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伴随概率为 0.000,小于0.05,拒绝零假设,这证明“课程思政”实施问卷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问卷的KMO效度检测的值是0.886,介于0.8~0.9之间,同时 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0.05,拒绝零假设,这证明大学生心理韧性问卷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综上表明问卷在总体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内部一致性以及较高的有效可靠性。

对“课程思政”实施问卷的11个测量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得到提取了2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共因子。累计方差变异解释量为73.466%,表明“课程思政”实施问卷因子结构具有区分效度。人育动力和物育动力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值分别介于0.661~0.843之间、0.794~0.847之间,均大于0.5由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该问卷具有很高的收敛效度。

对大学生心理韧性问卷的13个测量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得到提取了4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共因子。累计方差变异解释量为74.071%,表明“课程思政”实施问卷因子结构具有区分效度。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值介于0.662~0.865之间,均大于0.5,由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该问卷具有很高的收敛效度。

2.3 体育“课程思政”方案实施及大学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研究变量相关分析

如表1所示,“课程思政”方案的2个维度呈两两显著正相关;“课程思政”的2个维度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4个维度也呈两两正相关。这说明这几个维度是同方向发展的。

2.4 体育“课程思政”方案实施及大学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多元回归分析

如表2所示,判定系数R2在0.513~0.575说明拟合效果良好,R2=0.742说明各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人育动力回归系数为0.550、0.698、0.802、0.753(P﹤0.001),物育动力的回归系数为0.245、0.172(P﹤0.05),接受H1、H2、H3、H5、H7、H8正向影响原假设。

3  结论与建议

3.1 体育“课程思政”方案实施及大学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

课程思政实施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心理韧性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分为0.892、0.816两者均大于0.7说明2个问卷具有较高的测量信度。2个问卷KMO值分别为0.843、0.886,介于0.8~0.9之间,同时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0.05,拒绝零假设,这证明“课程思政”实施及大学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2 体育“课程思政”方案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课程思政”方案的2个维度呈两两显著正相关;“课程思政”的2个维度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4个维度也呈两两正相关。这说明这几个维度是同方向发展的。

在“课程思政”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的影响分析中,6项假设均得到支持,即大学生在参加”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人育动力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精神或动机、积极认知、教师支持、人际支持4个维度均产生正向影响,物育动力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的精神或动机、人际支持2个维度产生正向影响,这说明“课程思政”方案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3.3 建议与对策

建议从顶层设计出发增加校园体育文化物育的影响力度。结合学生心理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方案内容,扩大样本提取量,深入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Fred Luthans,著.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101-102.

[2] 赵灯峰.思想政治教育动力论[D].安徽大学,2017.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4).http://moe.gov.cn.

[4]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8,20(9):1426-1447.

[5] 刘祥卓.体育课足球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实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6] 刘冬冰,董艳国,龚勋.探讨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模式与构建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5):129,131.

[7] 徐來富,吴家华.论习近平新时代体育思想的三个维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1):17-22.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体育精神课程思政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精神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