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超 闫伟光
摘 要:作为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当前一些高校在开展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制约了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本文对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简要分析高校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育 体育专业 运动生理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7(c)-0013-03
Abstract: As one of the basic disciplines of sports science, the teaching of sports physiology has an important basic rol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unsatisfactory aspect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ports physiology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restricts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exercise physiology. This paper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course teaching of exercise physiology, and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reform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course reform of exercise physi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education; Sports major; Exercise physiology; The curriculum reform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动教学和创新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向,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运动生理学教学工作,是体育专业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广大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从总体上来看,高校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规范化作用,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运动生理学课程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导致高校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引起高校及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改革性、创新性方法和措施,大力推动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努力提升教学有效性。
1 高校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
从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的整体情况来看,运动生理学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具有一定的畏难心理,特别是由于体育專业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而必须更加高度重视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但却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有的高校运动生理学教学缺乏科学性,还没有将运动生理学课程发展上升到更高层面,特别是还没有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入手进行优化和完善,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不注重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于运动生理学教学当中,课程设计过于理论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相对比较薄弱,这就直接导致运动生理学教学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而且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有的高校运动生理学教学缺乏系统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教学体系建设,还没有从促进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创新与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科学的安排,运动生理学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特色化、系统性等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直接导致运动生理学教学的效果不足;有的高校运动生理学教学缺乏创新性,特别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运动生理学教学”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不够到位,同时也没有将生活化、趣味化教学与之进行有效结合,运动生理学的互动性、探究性、融合性不强等,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对运动生理学教学课程改革给予了一定的重视,而且也进行了系统的安排,但仍然存在运动生理学教学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
2 高校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优化策略
2.1 突出运动生理学教学科学性
由于运动生理学的理论性较强,因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在推动高校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突出运动生理学教学科学性方面狠下功夫,在设计和优化运动生理学课程的过程中融入实践内容,努力使运动生理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特色化和效能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将“以人为本”落实到运动生理学教学当中,着眼于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运动生理学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除了要进行专业化教学之外,重中之重的就要进一步提升运动生理学教学的融合性、互动性和渗透性,使学生在学习运动心理学的过程中与基础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结合。要更加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而在开展运动生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教师在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交流讨论,进而使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理解更加深刻。突出运动生理学教学科学性,也要更加高度重视教学体系建设,比如在开展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生理学原理方面,应当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强化自身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指导服务能力,这对于促进运动生理学教学有效性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2 强化运动生理学教学系统性
由于运动生理学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体育专业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但运动生理学理论性过强,因而必须更加高度重视运动生理学教学的系统性,这也应当成为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构建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运动生理学教学体系,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要构建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应用于体育训练当中。强化运动生理学教学系统性,还要在构建科学、系统、创新的运动生理学教学“资源”体系方面下功夫,并且高校之间应当本着共建、共享、共用的思想,共同构建运动生理学教学“资源数据库”。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比如可以将“模块式”教学融入到运动生理学教学当中,并且要在项目设计、组织机构、深入实施以及保障工作,并建立相应的总结、评价、表彰机制。强化运动生理学教学系统性,也要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要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运动生理学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可行性课程改革建议,这对于推动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广大教师应当在这方面下功夫,高校也应当建立相应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2.3 提升运动生理学教学创新性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在推动运动生理学课堂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努力提升运动生理学教学的整体水平。要将“互动教学”作为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要将“社会治理”思想融入到运动生理学教学当中,通过建立相应的互动机制,使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文化性融入形成合力,比如可以引导社会机构参与到运动生理学教学当中,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制,并且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使社会人才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要更加高度重视教学模式创新,特别是要在应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推动运动生理学教学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比如可以制作具有趣味性、直观性、演示性的多媒体PPT课件,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运动生理学教学相关知识;再比如要将“微课”应用于运动生理学教学当中,进一步强化“微课”的综合性应用,并且将其与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要对“微课”内容进行适时更新,努力使“微课”在推动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运动生理学教学创新性,还要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別是要将“社会治理”思想融入到运动生理学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研讨,比如可以将运动生理学教学与“创客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运动生理学既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中高新体育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在开展运动生理学教学的过程中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也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但在推动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导致运动生理学教学有效性不强。这就需要着力于推动运动生理学教学向纵深发展,积极探索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重点要在突出运动生理学教学科学性、强化运动生理学教学系统性、提升运动生理学教学创新性“三个方面”努力,推动高校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慧敏,韩英甲,李晖,等.基于雨课堂的“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新西部,2019(27):157-158,164.
[2] 王昭君,王瑾,蔡红艳,等.运动生理学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8):624-627.
[3] 丽莎·R.拉缇卡,琼·S.斯塔克,黄福涛.高等院校内部因素如何影响课程决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9,3(3):4-15.
[4] 陈小琼,郝选明,梁健,等.《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学刊,2017,24(5):93-97.
[5] 翟昕元.运动生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194-195.
[6] 莫伟彬.基于教学科研一体化的《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探究[J].体育科技,2019,40(4):11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