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玲,周树平,陈强,柯江维,周艳,李 岚
(江西省儿童医院 南昌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呼吸科;2.检验科,江西 南昌330006)
头孢泊肟酯是日本三共公司开发的第3 代口服头孢菌素,于1990 年在日本首次上市,上市十多年来该品种剂型不断翻新,被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成人和儿童的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并被儿科多种疾病诊疗指南所推荐[1-4]。 该药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以及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儿童口服耐受性好等特点[5],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我国也自主研发出头孢泊肟酯于2002 年上市,已被批准投入临床应用,且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1,2]。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的分离菌100 株,观察头孢泊肟酯在两种溶剂溶解下对分离菌的敏感性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1 材料
1.1.1 菌株 回顾性选择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0 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诊断为肺炎的100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标本(痰液、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分离菌,分别为肺炎链球菌、β 溶血链球菌、无乳链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每种细菌各10 株。这100 株分离菌的药敏结果显示,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β 溶血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均对阿莫西林和头孢噻肟100%敏感;MSSA 对头孢洛林100%敏感;肠杆菌科(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噻肟100%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100%敏感。
1.1.2 菌株鉴定 采用Phoenix100 和BD-Bruker质谱系统将分离菌株鉴定到种。
1.1.3 质控菌株 将肺炎链球菌ATCC49619、流感嗜血杆菌ATCC10211、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 13、卡他摩拉菌ATCC25238、大肠埃希菌ATCC259 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作为质控菌株,质控结果均在可控范围。
1.1.4 抗菌药物 头孢泊肟酯颗粒, 购自天津医药集团津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60706。
1.1.5 主要试剂及设备 主要试剂有MH 肉汤、HTM 肉汤、5%裂解羊血、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普通琼脂平板、去离子水、0.10%碳酸氢钠液溶、45.00%甲醇溶液、β-NAD 辅剂。
主要设备有BD-FX400 培养仪、Phoenix100 鉴定仪、BD-Bruker 质谱分析仪、麦氏比浊仪、35℃±2℃恒温培养箱、35℃±2℃5% CO2培养箱。
1.1.6 药敏培养基 链球菌属采用含5%裂解羊血的MH 肉汤培养基;流感嗜血杆菌采用HTM 肉汤培养基;其余菌采用MHB 肉汤培养基[6]。
1.2 方法
1.2.1 MIC 测定 参考CLSI M100[6]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头孢泊肟酯的溶剂一,参考美国药典[7]和中国药典[8]使用45.00%甲醇溶液作为头孢泊肟酯的溶剂二;采用宏量肉汤稀释法(试管)[9,10]分别测定头孢泊肟酯在两种溶剂溶解下对受试菌株的MIC,每试管中菌液终浓度为5×105CFU/ml,使试管中头孢泊肟酯的终浓度梯度为256.00mg/L、128.00mg/L、64.00mg/L、32.00mg/L、16.00mg/L、8.00 mg/L、4.00mg/L、2.00mg/L、1.00mg/L、0.50mg/L、0.25 mg/L、0.12mg/L、0.06mg/L、0.03mg/L;同时建立空白对照和生长对照。
1.2.2 MBC 测定 从MIC 管开始及随后的每试管混匀后取出测试样品100μl,采用倾注法接种平板培养基,置入温箱中培养孵育。参考最初MIC 接种物浓度, 确定杀灭99.90%细菌允许的菌落数所对应的抗菌药物浓度即为MBC 值[9]。
1.2.3 敏感性评价指标 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是指其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常用的指标有MIC、MBC、MIC50、MIC90、MBC50、MBC90、PAE 等,其中MIC 和MBC 是指在一批实验中能抑制和杀死受试菌株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MIC50、MIC90 是指在一批实验中能抑制50%、90%受试菌株所需的MIC;MBC50、MBC90 是指在一批实验中能杀死50%、90%受试菌株所需的MBC[11]。
2.1 头孢泊肟酯在两种溶剂下100 株分离菌的MIC 结果 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头孢泊肟酯溶剂时,对链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及肠杆菌科的MIC50、MIC90 值均低于其使用45%甲醇溶液作为溶剂,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见表1。
2.2 头孢泊肟酯在两种溶剂下对100 株分离菌的MBC 结果 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头孢泊肟酯的溶剂时,对链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及肠杆菌科的MBC 范围均低于其使用45%甲醇溶液作为溶剂,表现出较强的杀菌活性,见表2。
表1 头孢泊肟酯在两种溶剂下对100 株致病菌的MIC(mg/L)结果
表2 头孢泊肟酯在两种溶剂下对100 株致病菌的MBC(mg/L)结果
头孢泊肟酯是3 位连有甲氧甲基,4 位羧酸上有Proxetil 基,头孢骨架7 位连有甲氧亚氨噻唑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本身无抗菌活性,为头孢泊肟的前体药物,经口服后在体内被肠上皮吸收及非特异性的酯酶水解成头孢泊肟,而头孢泊肟可与特异性青霉素结合蛋白1A、1B、2 和3 结合, 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异常并溶解从而发挥抗菌活性[5,12,13]。头孢泊肟在体外实验中可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7]作为溶剂,但目前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和45%甲醇溶液作为头孢泊肟酯体外实验的溶剂尚无研究。
本研究发现100 株分离菌对静脉使用的头孢菌素药物仍保持高度敏感, 而头孢泊肟酯在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溶解下对100 株分离菌的抑菌活性高于使用45%甲醇溶液溶解,前者与静脉使用头孢菌素药物敏感性相接近[14],后者则相反。 本研究同时发现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头孢泊肟酯溶剂时,其对链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及肠杆菌科的杀菌活性高于使用45%甲醇溶液溶解,前者与中国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监测基本相符[15,16];而后者则不相符。 由此可见,头孢泊肟酯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溶剂进行体外实验时可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 由此可见,头孢泊肟酯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溶剂进行体外实验时可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
头孢泊肟酯在体外极易溶于甲醇或乙腈,几乎不溶于水;而其在体内被溶解后可产生多种同分异构体,但发挥抗菌活性的有效成分为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头孢泊肟酯A 异构体与头孢泊肟酯B 异构体)。 有研究[8,14]表明在水-甲醇系统,水与甲醇比例为55:45 时主峰峰形好、保留时间合适,头孢泊肟酯A 和B 间分离度>4.0, 头孢泊肟酯异构体B>5000,可使头孢泊肟酯在45%甲醇溶液中充分置换出发挥抗菌活性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 0.10%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极微弱的碱,而头孢泊肟酯属于一种酯类物质,其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因此不具备酸性,不能和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二者的溶解属于物理反应过程。 而45%甲醇是一元饱和醇,具有挥发性和毒性,可与酯类发生酯化反应,二者的溶解属于化学反应过程。
综上所述,在使用肉汤稀释法进行头孢泊肟酯的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时,头孢泊肟酯使用0.10%碳酸氢钠液作为溶剂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使用45.00%甲醇溶液作为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