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2020-08-27 00:26陈雅风
写真地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陈雅风

摘 要: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师生角色和传统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授课,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与生为本的初中地理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 初中地理;以生为本;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7-0238-01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检验,部分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向学生传递大量的间接知识,采取着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教师逐渐意识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并积极地通过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此,本文主要从利用微课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渗透德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四点进行阐述。

1 利用微课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提前对学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由于传统的预习方式比较刻板,一般就是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的第几页到第几页,这种靠自觉性完成的作业,完成度不是很高。微课短小精简,重点突出,且表现形式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为了加强学生对预习的重视,提高学生的预习动力,教师可以将要预习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发到学生家长的手机里,让家长监督孩子进行微课学习。

比如:在进行“气候”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达成有效的理解,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就要能在授课过程中借助微课的短视频向学生播放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以达到提高学生预习质量的目的。

2 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的讲或者只有学生自己学,都无法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先学后讲的过程中,得到学习的满足感,提高学习的热情和欲望。自主探究是新课程非常提倡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能够改善灌输式教学的弊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先组织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导学案,比如:

(1)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分别是指哪三省?

(2)东北三省以什么样的地形为主?

(3)黑龙江是我们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4)鸭绿江是我们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5)东北三省主要以什么气候为主?

(6)东北三省的土壤特点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在课前导入的时候结合自己的预习内容回答这些问题,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也能帮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之后,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课堂的重难点,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教学环境中,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独立思考讨论活动,即:(1)讨论东北三省是如何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2)资源分布和交通布局对东北工业部门及其分布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样既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的提升以及高效率课堂的实现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3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地理是一门将生活现象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教育的发展,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并被教师合理的应用到了教学当中,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讲授地理知识,既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节课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Flash动画《地形雨》,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时,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并结合生活中爬山的经历,归纳:山地迎着风吹来的一坡叫迎风坡,另一坡叫背风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种雨就叫做地形雨。通过这样的方式,带领学生认识地形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地形雨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能有科学的解释,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创设生活情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

4 渗透德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然后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加以渗透,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这样做,既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能够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比如: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在学习《水资源》这个章节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水污染的原因、水资源的分布、還要使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关于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笔者倡导学生要学会一水多用,就好比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用涮拖布的水冲马桶等等;还要少用洗涤剂,用节水器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形成一种节约用水的意识,在生活中落实节约用水的行为。为了影响更多的人做到节约用水,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节约用水”海报,在学校和家庭推广节约用水的行为,这也能培养学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意识到节约用水是全社会的责任。

结束语:总而言之,初中时期,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用科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有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秉承新课程理念,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创设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学科应用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菊.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点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53.

[2] 陆凯.从“经验”到“素养”深化地理教学必由之路[J].名师在线,2018(30):71-72.

[3] 徐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71.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