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言“道”编辑讲“理”成就科学道理

2020-08-25 07:45李濒
出版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分工合作

李濒

[摘 要] 科技图书的出版凝结了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劳动心血,作者从学术角度出发,讲明科学道理以及来龙去脉,编辑根据作者提供的稿件内容,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出版行业的各项规定,对作者的稿件内容进行进一步编排和文字加工,并合理安排图标、公式、文字等各项内容。两者的相互理解和密切配合才能成就一本优秀的科学著作。本文仅就作者与编辑之间如何通过分工与合作相互成就,最终出版优秀作品的过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 科技图书出版 分工合作 编辑 作者

[中图分类号] G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 (2020) 04-0048-06

Excellent Science Work Publishing by th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Author and Editor

Li Bin

(China Science Publishing & Media Ltd., Beijing, 100717)

[Abstract] Science publications are the result of the painstaking efforts jointly made by both authors and editors. However, their roles are different. Authors provide the content to be published while editors further treat the content by way of formatting, language editing, re-arranging figures, tables or formulas etc., where necessary, in compliance with readers reading habit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publication. Furtherm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uthors and editors to cooperate closely in this pro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publishing excellent works through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editor.

[Key words] Science Publishing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ration Editor Author

人類自从发明了文字,无论是刻在书简上还是印在纸张上,其上面记载的内容就是人类知识的传承,同时也是教育的工具,这就是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知识的有形载体。因此,书就是承载各种道理的有形之物。

“道”的含义在中国文化里内容十分丰富,通俗解析,“道”就是各种自然规律。“理”字原意是将璞玉加工成美玉的过程。科技图书出版的过程,其实就好比是对一块璞玉雕琢的过程。能否成为传世精品,不仅取决于材质的优劣,更取决于雕刻师对材料的感知、理解和设计。作者提供的充满科学道理的原始稿件,只有通过编辑的精心加工、编排、设计,才能成为被广大读者认可的精品。世上没有不合格的作者,只有不合格的作品。

1 好的科技图书源于对读者的理解

在讨论如何成就一本优秀科技图书的时候,作者和编辑最不能忽略的是图书作品的目标读者。科技图书出版本身的意义在于对知识的记载和传播,而传播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读者的阅读。被读者忽略或者被讨厌的作品,将达不到传播的目的,那出版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重视读者并理解读者不仅是作者写作的根本,也是编辑工作的核心。

1.1 科技图书应该注重目标读者群的确定

如果说文学作品注重作者本身的情感表达,艺术作品注重艺术家的激情释放,社会科学作品注重哲学家对人类社会的臆想,读者只能被动地去体会并接受作者的感受和表达而不能去影响或者选择,那么科学作品则不同。科学作品是基于真理、公理和人类已知的科学知识,展示新的探索和科研成果,一切要以事实为依据,即使是假说也必须建立在符合现有知识逻辑的基础上。教育读本和科普读本更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地瞎编,一丝一毫都不能偏离科学的知识范畴。正是因为这些限制因素,读者对科技图书的选取就比文学艺术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读性要好,知识点要足,编排要合理,内容要简洁,图表要适度,装帧要漂亮,价格要公道,否则,就去买其他出版社的同类书了。

不同读者对于同一本书的感觉可能是不一样的:学生认为有点难,教授专家认为太容易,教师认为不够系统,家长觉得书太贵,作者看自己写的书觉得已经很不错了,编辑看还有很多瑕疵没法弥补……总之,从读者角度看图书成品,感觉会千差万别。因此,科技图书在开始写作时就应该确定目标读者人群,毕竟专业图书不是谁都能看懂的。科技图书对读者的设计、对读者的感知、对读者群的确定,比任何其他学科都更重要,因为科技图书必须保证目标读者能够读得懂并喜欢读。

1.2 对读者群的认识决定经济效益

科技图书的读者,除了直接读书的最终读者,还应该包括虽然不直接读书,但却是掏钱买书或向最终读者推荐图书的人,如学生家长、老师和辅导员、图书管理员、政府机关的采购员、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网上的各种荐书者等。这群人可能简单读过书,可能是有销售或者教学任务在身,也可能是被子女强迫掏钱,或被单位的团体需求所迫,总之,他们是除读书者本人以外对图书有直接经济贡献的群体。对他们来说,也许书名、封面、内容简介、图书折扣等更起作用。但作为重要的图书消费群体,出版人不能忽视他们在消费时的感官需求及经济承受能力。

所以,科技图书的发行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和书店销售人员比任何人都更加期盼科技图书编辑能够策划出版一本在同类知识和功能(教育功能、科普功能、高端领域等)方面超过其他同类产品,同时又能照顾到读者群中各类角色需求的图书。这样的书,在内容上能获得真正读者的高度评价,在市场销售表现上有良好卖相,在定价和销售政策上能考虑到消费群体的实际承受能力。策划出版这样的书,应该是科技图书编辑的追求。

1.3 理解读者的最好方法是成为读者

无论是作为科技图书编辑,还是作为出版策划人、图书发行人、市场营销者,要策划好的产品,要将一本书卖好、宣传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读书,特别是和自己的出版发行方向一致的图书。也许有些书根本读不懂,但依然要去感受每本书的逻辑内涵、策划理念和精华所在,甚至缺陷。如果有机会,要和与图书相关的读者、作者、业内人员进行沟通,听他们对于同一本书的不同感受和反馈,这样对于行业内的任何从业者都是有益的。无论你是策划编辑还是文字编辑,无论你是大区经理还是排版员,也无论你做国内市场营销还是国际版权贸易,多感受图书本身和图书周围的人,对策划出版更好的图书一定是百利无害的。作者和编辑要想成就一本优秀作品,感知读者是基础。否则,无论是作者的“道”,还是编辑的“理”都会成为无源之水。作品即使出版也可能根本就没有道理。

2 作者“言道”是一本好书的核心价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道”的形容。从现代社会的解释来看,“道”就是自然规律,在现今的科技发展阶段就是真理范畴的东西。从科学技术角度来看,无论是浅显的“牛顿定律”,还是深奥无边的宇宙科学,都是人類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而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里,编辑都不如真正的从业科学家理解得深刻,了解得全面。因此很显然,要出版一本具有科学价值的好书,作者的“道”必然是核心。所有一切外在的东西,包括文字、编排、图表、装帧等都是为了突出科学著作的核心内涵。

2.1 作者核心思想的体现需要编辑的沟通甚至参与

也许作者有好的科学理论体系,也许作者有重大的科学发现,也许作者有庞杂的实验数据,也许作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博物学家,但这些仅仅是成就一本好书的基本条件。基于编辑对读者的了解,基于编辑对作者要呈现科研精彩的渴望,也基于科技界对科研成果核心的评价或者基于大学对某一课程的设计,科技图书编辑应该在稿件形成初期就与作者进行沟通——从书的核心内容开始。原因不难理解,一本书不可能全部内容都是精华,那么从基础部分到精华呈现需要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对图书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的原因。在稿件形成初期,编辑应该代表读者与作者对话,告诉作者读者想看什么以及怎么看才能看懂内容的精华部分。如果设计教材,编辑就是学生,应该告诉老师(作者),怎样才能更容易地理解课程结构,并通过学习教材学到知识并通过考试。如果缺少这个过程,到交稿时再发现问题,退稿、返工的工作将会非常艰难和尴尬,更别提出版一本优秀作品。

曾几何时,科技图书的编辑还参与或部分参与研究机构的科学考察项目,那时候跋山涉水、登船远航的队伍中也能够看到编辑的身影。编辑对科学家的理解会更加直接,情感上更有基础,工作沟通也更加顺畅。现在这种工作传统在国内出版社已经看不到了。但是没有了亲身参与,没有了深刻体会,编辑讲话的分量就下降了。如果编辑的工作从资助费起步,从稿件交齐开始工作,其实成就一本好书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很多。

2.2 作者的核心价值要贯穿始终

目前有些出版单位及编辑认为,作者交稿之后,只需要再看一次校样,就可以等着图书出版拿稿费了。有些出版单位的编辑甚至认为,书的定价、宣传、销售,都是出版社自己的事情,无需作者操心。这种看法其实不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从一本书策划出版那一天起,出版单位及单位内的每个环节,都应该不仅充分尊重作者的建议,保障作者的权益,同时,更应该充分挖掘作者在图书以外的所有价值,注意利用作者现有及扩展资源,如作者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其对于本专业图书读者群结构及其阅读习惯的了解,其同行关系群网等。这些资源对于成就一本好书,实现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有价值。出版社可以建立作者数据平台,将这些资源按照知识服务的结构进行智能存贮和碎片化处理,以便于作者核心价值的充分利用。

3 好编辑成就好书要讲“理”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这句话基本不适用于科技图书出版行业,对于文学艺术出版界倒很可能适用。找到一个名作家,莫言也好,齐白石也罢,基本上后期的编辑工作和市场收益都有了保障,因为名人作品的内容通常改动较少,而且还具有相当的市场号召力。科技图书则不同,即使是知名作者、知名科学家,也不能保证稿件文字的正确性和市场号召力。越高深的东西,看得懂的人越少。虽然也有特例:在改革开放初期,科技大发展、全民学知识的时候,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一书居然卖了十几万册。但据说那时全国能看懂这本书的也就几十个人。有特例并不意味着奇迹总能发生。所以,科技图书出版更适合另一个规律,那就是有好的作者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而成就一本好书,则要把长征走完。然而,这可能也是科技图书从业者的乐趣所在。

3.1 编辑出版必须要守住底线

随着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国家对出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达到出版一本好书的终极目标,为了使工作事半功倍,编辑必须要在编写阶段就介入作者的创作,明确划出出版禁忌的红线,凡是触碰这些出版红线的项目,无论是多有名的作者,无论资助费、后期包销数量多么优厚,都不能承接。这些红线主要包括:与国家大政方针不一致,在意识形态上有重大偏差;涉及国家保密数据及相关内容;侵犯他人著作权;书中内容弄虚作假,科研数据不真实;有损国家形象,严重违背科学常识和道理。

当然,在科技图书编写、出版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其他问题,但有上述问题的图书项目如果无法改变,就应该立即停止推进,这也是编辑应该先期介入编写过程的原因所在。

3.2 编辑应该成为好书的总设计师

科学技术知识是有完整的体系和严谨的内部逻辑关系的,因此,所有科技图书的出版必须遵从科学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呈现形式,不能如文学作品可以随意修饰和跳跃。科学家在写作过程中由于本人的基础学问深厚,思维经常会在高精尖的范畴里跳动,多有忽视比如一些专有名词的解释以及一些科研工具(包括数理化知识和现代化设备)的说明。那么,编辑就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对这些内容进行及时修正和对作者进行提醒,要把作者飞起来的思维拉回到地面上。

编辑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工作是与作者协商,对全书的内容结构进行设计。不同类型的科技图书有不同的内容结构规律。金字塔型结构适合于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专著,道理要讲透,精华部分要有光彩。火车轨道型结构适合于大学教材类图书,全书每个章节必须环环相扣,有联系又有递进,同时与教学大纲要求相一致。很多大学教材虎头蛇尾,前面内容非常重,越到后面内容越随意越轻飘,给人后面的内容可以不学的感觉。在笔者看来,应该倒转过来,前面的基础部分可以轻一些,越到后面反而应该越精彩,这才符合教材的出版规律,也符合读者(包括学生)的阅读规律。当读完一本书掩卷回味时,应该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在距离本书结束比较近的地方,这才能让人有不忍释卷的留恋感。

因此,编辑应该成为一本书的总设计师,在撰稿阶段就应该根据该书的内容特点、作者想表达的核心内容、能够看懂此书的读者的基本结构等,给作者提出篇幅建议(这与后端的设计、生产、定价、营销等都有很大的关联性),向作者介绍成书的大概设想,比如开本、精平装、定价范围、印数的大致估计、出版社大概会把书发到哪些地方等,请作者尽量在此框架内进行书稿撰写。到基本成书时,编辑还要与作者沟通,请作者在学术界或行業内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对该书进行非官方的预热推广。

3.3 尊重出版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也许有编辑会说,目前工作压力这么大,每个编辑每年要编辑12—14本书,甚至几十本书,考核指标不仅有品种,还有选题、年度回款、利润、发货、库存、退货等,这些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时间对每本书进行前期介入,跟作者仔细沟通。收到“齐清定”的稿件,能够按照计划出版就很不错了。

听起来上面的想法和言论满有道理,现在的编辑的确工作压力大。但上述所有前期介入的工作,如果没有提前介入,后期都是要补充完成的,比如:稿件如果不符合选题意图,完稿后也需要调整;内容如果经过审查存在问题,也需要作者修改;在设计和校对过程中发现问题,在成本计算方面出现偏差,资助费出现问题,都需要解决。一系列情况如果在前期介入,早期预防,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到后期就可能发展成为大问题。所以,前期介入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以笔者的工作经验来看,经过前期介入的稿件,后期从审稿到编辑加工、校对、设计、质量检查、成本核算都会大大节省时间,而且更容易做出好书,产生较好的市场效果。换个例子,为什么杂志每期都能够准时出版,那是因为关于稿件的工作,编辑都做到了前面。科技图书编辑不妨也借鉴一下。

图书的编辑环节,如选题论证、编辑审读、专家审查、编辑加工、校对、质量检查、蓝样复查等,之所以一个都不能少,归根到底是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在笔者看来,每一个环节的设立都是对其后环节编辑工作的前期介入。举例来说,策划编辑的工作是保证书稿对读者有真正的实用价值,同时,在书稿进入编辑加工流程之前消灭掉诸如理论错误、思想错误、逻辑错误、结构错误等原则上的问题,这样,后端流程就可以将工作重点放在消灭语法错误、错别字、图表的位置调整等一般性错误上。如此,每个环节都可以节省很多关于不确定错误的解决时间,提高效率。

笔者见识过也听说过太多稿件经过多次审稿、多次校对都过不了关的事例,也见过图书试排多个版面、设计多个封面作者都不满意的情况,甚至还有出书后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依然存在原则性问题的个案。每个环节一次次地推倒重来,编辑焦头烂额,费心费力且效果极差,仿佛给一件衣服反复地打补丁,目的就是能够凑合着穿出来,这样的成书很难成为精品。笔者以为,这主要是因为不懂编辑工作的道理、规律,没有做好前期介入。

4 “道”“理”合一 成就优秀作品

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优秀的、流芳百世的著作,其中不乏科学著作,比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霍金的《时间简史》、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华罗庚的《数论导引》、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等。这么多不朽的科学论著,却很难查到这些书的编辑是谁。在知名编辑大家队伍里,也鲜有科技图书的编辑。究其原因,有行业对科技图书编辑贡献的忽略,但更重要的是,当一个好的科技图书编辑、出一本好的科技图书相当不容易。与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图书对编辑的要求相比,科技图书对编辑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基础知识,而且要不断地学习,跟进不同科学学科的发展;而且对编辑的逻辑思维、文字功底也要求很高。

作者言道,编辑讲理是科技图书出版的规律。这就好比没有璞玉的发现,就没有玉雕精品的呈现。反之,即使有流芳百世的“和氏璧”,但无技艺精湛的雕刻师,再好的材料也变不成秦始皇的“传国玉玺”。科技图书出版的过程也是作者和编辑相互成就的过程。出版优秀的科技图书作品正是“道”“理”合一成为道理的最终结果。而如何在科技图书出版工作中追求“道理合一”的境界,则是科技图书编辑一生要探索和追求的过程。这是因为编辑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作者,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念和知识结构,因此,编辑在秉承图书出版通行规律的同时,要不断适应不同作者的行文特点及沟通方式,同时要有自己的编辑理念,双方要在不断的沟通中,将各自的知识和理念相互融合,达到彼此理解,相互适应的状态。这里面包括对读者对象的确定、对作品中知识结构的梳理、对作品核心部分的确定,作品中每一部分在整个作品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搭建等,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作者和编辑共同完成的。这就是“合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了作品的灵魂,也就是未来读者能够看到的“道理”的形成。这之后才能讨论最佳的表现形式、最合理的结构设计、最严密的内容审查和编排、最经济的生产方式等问题,最终出版一本“最有道理”的科技图书作品。

由此看来,科技图书编辑比任何其他门类的图书编辑在介入作者稿件工作方面都要更加深入。当然,图书出版后,作者和编辑不能只关注销售量,更要关注那些能够看懂此书的读者是否能够买到并爱不释手。编辑需要明白,在科技图书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不同的参与人员对图书产品的看法是不同的:作者对书如亲生子女,关爱有加;编辑对出版的书如带过的士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关爱但不再亲切;读者对书如朋友,因为缘分所以相识,因为有用所以阅读;营销人员对书如幼儿园老师对小孩子,谁家的孩子漂亮,谁家的家长能够提供详细的营销材料谁就会受到偏爱;图书销售人员将书都视为商品,变现能力最重要。编辑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明白如何与作者配合,尽量在图书编写设计过程中,在融合了作者科技思想的前提下,考虑到后期各个环节对图书的需求,如让读者保持对图书的长时间喜爱,吸引营销人员对图书的关注,激发销售人员在相对长的时间里向读者推荐的热情等。这一切,都是编辑成就作者作品过程中的规律。

一本書能否成为百年名著,能否被一代一代的读者传看,可以由作者编写的内容决定,也可以由当值的编辑决定。任何优秀的作品不仅离不开作者与编辑的各自的心血,更离不开将各自心血合二而一,有机地融入到作品中的过程。

5 结 语

在出版优秀作品方面,我国的出版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而对科技图书出版来说,差距更大。这需要科技出版行业的同仁共同努力。要摒弃目前行业内不好的工作习惯,创造能够让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深入学科环境的机会。要注重培养科技编辑人才,让更多的编辑懂得编辑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门学问。出版企业要肩负为读者提供优秀作品的社会责任,需要一批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从事科技图书编辑工作。他们能够充分理解科学家和教育家的情怀和他们所要表达的“道”,他们不为出名,却乐于奉献,热衷科学,感怀知识传播的伟大,并深醉其中。

参考文献

[1]林潇.回归“工匠精神”培养编辑素质[J].出版科学,2018,26(6):26-29

[2]赵迟.试论编辑设计理念的打造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9,(7):86-88

[3]吴平.学术出版的价值与意义[J].出版科学,2019,27(6):5-8

[4]周光明.新形势下图书出版对图书编辑的要求[J].科教导刊,2015,(7):32-33

[5]阎现章,张馨月.新时代编辑职业追求的思考[J].出版科学,2018,26(6):22-25

[6]蒋桐,苏晓珍.塑造编辑品牌的三个维度[J].出版科学,2019,27(3):32-34

[7]刘清田.编辑工作的正当性及其权利[J].科技与出版,2019,(12):83-87

[8]李国昌,马严,陈琪.论编辑新发展观[J].出版科学,2018,26(3):28-31

[9]孙惠玉.学术出版方向从设立到坚守[J].科技与出版,2020(4):63-67

[10]任文京.时刻不忘强化图书编辑责任意识[J].中国出版,2012,(3):45-47

(收稿日期:2020-05-05)

猜你喜欢
分工合作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之浅见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
如何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学会合作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谈分工合作在体育课中的教学拓展
浅谈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